我們現在也需要對人工智能有個大致的認識,接受它,并且學習使用它,這是對老師提出的一項新要求。
面對未來教育,教師職業要關注哪6個方面?教師角色如何改變?
1.缺點轉化師讓孩子的特點變成閃光點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質與特點,有些特點可能被我們定義為缺點,比如好動、調皮。但是我們并不能簡單地將一個孩子的特質定義為優點或者缺點。一些貌似缺點的特質可能在某些地方和時機就變成了優點,甚至閃光點。
2.綜合評價師讓成績不好的人也能成為好孩子
現如今,有一些評價方式把人異化成了不同的等級,不合理,也不正確。人才沒有高低,教師有教師的評價標準,明星有明星的評價標準,所以不同行業也應該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3.私房菜廚師幫學生找到自己最愛的那盤“菜”
如果在請客吃飯的場景下,怎樣才能讓所有人的需求都得到滿足呢?
教師和學校也應該盡量提供足夠多的選擇給學生,這樣才有助于學生需求的滿足,也有利于其特長的養成。
4.實踐動議師讓孩子成為組織者、策劃者、實施者
有的老師和家長認為社團活動是高中、大學的專利,其實不是。不僅僅是大學,小初高也應該讓學生開展屬于自己的社團活動,并且在社團活動之中要讓孩子成為社團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和實施者。
除了社團這種活動,把這種模式引入到我們日常的學習與課間生活中也是很必要的,但是具體操作還需要我們老師來進行相應的嘗試。
5.心靈按摩師從傳統的講授者成為孩子的伙伴
在以往傳統教育之中,老師只是一個單純的講授者,這種角色過于單一,遠遠不能滿足新時期促進孩子多元化發展、自由化發展的要求。
6.智能協作師投入技術懷抱,機械性工作交給“機器人”
我們教師要敢于將批改作業等重復性的簡單工作放手給機器,自己則去從事一些機器無法完成的工作,諸如對孩子的引導以及對學生心理的關注。所以,我們現在也需要對人工智能有個大致的認識,接受它,并且學習使用它,這是對老師提出的一項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