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雄
【摘要】高中歷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將歷史知識的內涵與作用為學生進行有效的闡釋,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加強重視,能夠主動分析并感悟歷史規律。本文對高中歷史教學工作中,如何有效建設高效課堂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歷史 ?高效課堂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040-01
高中歷史教學中,對歷史知識展開深入分析,用歷史規律印證現實社會生活,使學生能夠從生活中對歷史知識進行感悟,在相互印證的過程中實現對歷史知識的有效理解,并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重視,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建設需要以學生的主動投入為基礎,積極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正確認識。
一、利用實際案例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重視程度
歷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記憶與傳承,而不僅僅是一種文字記錄。自古以來人們始終沒有中斷過對歷史的研究和記錄,其目地便是要從歷史當中找出社會發展的規律,將這些規律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對社會的發展提供更為有效的經驗。歷史教育工作中,要使學生對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形成最為直觀的認識,能夠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從歷史事件當中進行經驗和規律的總結,以其為基礎去觀看現實社會,從而更好地調整自己,更加順應社會的發展,更好地調整工作與生活。
例如,學習羅斯福新政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介紹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在1929-1933年間出現了非常大的經濟危機,當時的美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夠緩解并扭轉經濟危機。教師要將這個過程中其所安排的各項措施向學生進行介紹,讓學生從歷史資料當中去分析歷史規律,并將其中的規律與現實社會的發展相對應,進行歷史與現實的相互印證。教師還可以通過布置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資料,對2008年的經濟危機展開分析,評估其對世界經濟與政治造成的影響。并將其與羅斯福時代的經濟危機展開對比,分析兩次經濟危機當中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學生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對收集到的資料展開深入剖析,對當時的政府所采取各項措施和調控后的效果進行分析。
二、創設歷史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知識內容的獲取需要經過積累和體會才能獲得。而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歷史情感意識,力爭將學生帶入到歷史學習情景中來,學生能在良好的情景中進行知識內容的深度學習,能在理解歷史事件的同時,多個視角和角度的感知歷史事件,體會歷史的整體發展進程。其實人類經歷了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在漫長的人類發展歲月中,每段歷史都有一些教學素材能引入到課堂中來,學生通過歷史事件的學習和解讀會深刻的認知每段歷史。
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主動地獲取歷史知識,探知歷史事件帶來的歷史影響。如,教師為學生講授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的相關歷史內容時,教師讓學生了解當時三國為何不能統一,三國鼎立過程中雖然相互間有過戰爭,但最終沒有誰始終處于頂峰。我國在很多歷史時期都出現過這種僵持局面,而這種僵持局面的打破需要歷經很多年,教師讓學生思考,為何其中的兩國不聯手大敗一個大國呢?教師提出的問題很有深度,學生也在思考,若兩個小國聯手大敗其中的一個大國,兩個小國在進行屬地的劃分,是否就不會有大國的威脅呢?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探討這個問題,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逐步發現,國家間的爭斗涉及到政治斗爭,遠不是簡單的兩打一。學生了解這個道理后,教師再為學生引入后續三國的發展以及魏晉南北朝的歷史。教師可以使用紀錄片播放的方式為學生展示這段歷史,在紀錄片中有很多歷史人物的重點講授,教師要求學生在聽紀錄片的時候將這些人物重點提煉出來,詳細的論述這些人物在歷史發展中占據的重要地位,若沒有這些人物中國的歷史能否被改寫。然后教師要求學生詳細的查閱這些人的生平故事,做成小型微課的模式,在課堂上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總之,教學活動中教師使用歷史情景引入的方法,不但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在深化學生學習理念的同時,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獲得提升。
三、引入新教學理念,將學生看成課堂教學主體
高中歷史教學中為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在改變傳統理念的前提下,使用先進的教學觀念開展教學工作,這是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我國教育工作一直以來是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開設的,導致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課堂,學生僅能成為課堂的從屬地位,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進行教學理念的適度改變,盡量做到以生為本,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譬如,教學活動中教師開展“小講堂”的活動,既在知識內容學習完成后,教師選定部分學生將近期知識內容做好系統化總結,在“小講堂”上進行系統化知識講授,通過“小老師”的提問,學生能積極的參與課堂討論中,且能在知識內容提問和回答中,大家形成較好的互動,最終由“小老師”進行系統知識內容總結,大家一起總結出近期的重難知識點和系統框架圖。又如,教師為深化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認知,可以讓學生選取一些歷史事件進行場景表演。有的學生選擇“民族資本主義短暫春天”這個章節進行表演,由三名學生分別扮演資本主義、封建主義、西方列強這三個“大山”,通過對話和情景表演的方式,展示出他們對民族資本主義的壓榨,其中每個階級為何不想讓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起來的原因也要在表演中體現出來,最后為大家呈現出民族資本主義在夾縫中求生的不易。學生通過表演能更好的理解這個章節內容,也看到了民族資本主義曇花一現的場景,隨之就淹沒在歷史的長流中。
結束語
高中歷史課堂高效教學方法的開設不但能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事件,更能在歷史規律掌握的過程中,讓學生深刻的了解到歷史對現實生活的指導,從而能在深化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有提高,使歷史教學的高效性更好的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薛立軍.新形勢下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性初探[J].學周刊2012(05):12-13
[2]王濤,胡娜.高中歷史課程“高效課堂”構建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