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生由于心理原因,在自身所采取的學習策略上也容易造成偏激的效果。他們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框架去調整學習技能的失調,導致對英語學習更加的不知所措,他們無法正確的掌握和調節系統化的英語學習,而自身學習結構的簡單和多處細節的忽略,也造成了南轅北轍的厭學心理。本文通過幾方面原因的認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善對策。
【關鍵詞】中職學生 ?厭學心理 ?英語學習 ?改善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110-02
一、當前農村學生厭學英語的主要原因
(一)學習目的不明確
許多農村的中職學生由于不能準確理解學習英語的必要性,不能將英語正視為是一種必要的知識技能,導致他們認為這僅僅是一種生活中很少觸及的外國語言,以為學了并沒有太大的意義,便導致自身對英語學習的目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逐漸對英語產生了厭煩的心理,也失去了應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成就動機低,目光短淺
由于農村發展落后,許多中職學生由于自身經濟條件以及落后思想的影響,導致他們對于自身受教育方向沒有一個好的正確的規劃和展望,他們大多數認為遲早要步入社會打工,讀書多了并沒有其他的益處,由此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他們的學習態度的正確性。
(三)消極的學習情緒影響
由于英語學習過程中要記住許多的詞匯及其自身的知識難度,許多中職學生由于無法處理好剛開始的厭煩情緒,自身對于失敗后所產生的煩悶和自卑心理也無法進行積極的調整。再加上一些教師和家長大多采取訓斥、埋怨等錯誤的教育方法,導致他們容易形成一些不正確的自我評價,產生心理消極的陰影,一見到英語課便會厭煩甚至是逃課,到最后英語成績越來越糟。
二、改善農村中職學生英語厭學心理的對策
(一)培養學生正確而又明確的學習目的
中職學生只有首先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的和必要性,才能產生必要的熱情和學習興趣。所以中職英語教師要通過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根本了解,使他們產生對英語的全面性把握,積極調整他們基礎的缺失,由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看到自身的英語收獲及所提高的英語能力,刺激他們的興趣產生。尤其對于農村的孩子,中職英語老師一定要通過新時代的普遍理解的不同,去引導他們清楚為什么要去學習英語,如何把英語運用在自身的生活中,通過正確的引導,再配以獨特的教學方式,讓英語的現代化用途更加融入到學生的眼中,讓英語跟他們自身的人生規劃聯系起來。
(二)激發學習興趣
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在英語方面,他們的興趣形成是受多方面因素所影響的。而促成中職學生正確的學習興趣養成有幾方面的共性。首先,在他們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之后,要鼓勵他們培養較強的學習意識。其次,自身的求知欲。最后,便是他們的成功感和驕傲自豪感,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表揚,而這些表揚不僅來自于他們自身家人、老師等所帶來的直接接受的評價,通過客觀上的周圍人的其他因素對于他們自身的精神狀態和身體條件是有較大的影響的。這些因素的正確運用對于農村中職學生激發自身的英語學習興趣,也會有很好的幫助。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而正確的英語課堂教學氣氛的培養,對于師生關系的和諧也是有一定依賴性。所以,中職英語教師應正確培養師生之間,甚至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和互相合作配合的學習關系,營造一種寬松、民主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氛圍,讓他們清楚學習能力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學習能力及方法的正確運用,積極培養自身的學習熱情,學習成績自然便會提高,而不要為了英語成績去刻意的維護一種師生關系,刻意的去制造熱愛學習的假象,要真正的從心出發,做到教學相長。
(四)創設情境,讓英語課堂成為學習的快樂場所
中職學生對于自身英語學習的遠景和規劃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以情景為基礎才會讓自身的學習規劃更加有的放矢,而非無本之木。所以,中職英語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性格特點,為他們創設一種綜合性的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教學情境。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的教育問題引導學生去積極地思考,共同合作,共同進步,并刺激他們的求知欲望的產生。
(五)拓寬多種學習渠道,加固學生學習的信心
英語的學習是長時間的積累過程。隨著學習難度的不斷增大,中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好奇心便會逐漸淡忘,由此便會引起學習興趣的逐漸降低。所以,中職英語教師要積極改進不同的教學方式,運用靈活多變的英語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去抓住自身的學習信心。比如說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展示的方法,讓他們擔任教師的角色去共同學習,也可以通過表演、朗誦等課堂活動,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融入到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既幫助他們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也讓他們充分把握住這樣的英語教學方法,多種學習渠道的共同運用一定會加固學生的學習信心。
(六)與家長共同關注學生成長, 給學生以期待
我們都說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所以,教師應積極與家長合作,讓家長發揮出“第一任老師”的作用。積極調整家庭的學習氛圍,以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生活關系。同時也不能忽視一些簡單的生活習慣以及交流、評價等這些對孩子學習影響極大的因素。長期的英語學習會讓學生慢慢忽視去發現學習本有汲取知識的樂趣,家長也應鼓勵學生以平常心正確看待,積極與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養成分享喜悅和失敗的情感吐露的方法習慣。教師也應與家長積極保持聯系和溝通。讓家長更多的去鼓勵孩子的英語學習。要學生面對厭學英語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并積極調整內在和外在的一切因素,轉變這種厭學的情緒,讓其成為一個長期而系統的框架調整狀態。當學生、學校和家庭三點一線共同形成根本性的交流的改變渠道時,對于學生的英語全面發展也是有幫助的。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職英語教師只有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對自身學習活動的結果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評價,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自我準確的評價中,讓其對自己進行一定的價值肯定,也是對知識的再次回顧。讓學生通過細心而冷靜的分析,養成自身細心觀察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改掉自身的英語學習錯誤,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保持自身穩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通過多方面不斷調整,徹底解決學生厭學英語的情緒。
參考文獻:
[1]申自力,劉麗瓊,崔建華,陳力,彭茹靜,劉寧.我國中小學生厭學研究存在的問題[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04)
[2]鄧紅,高曉明.農村中學生學習心理及影響因素研究——來自甘肅省榆中縣的調查分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9(01)
[3]王艷.應該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談學生厭學、犯罪等不良行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20)
[4]戴煒棟,楊凡.英語教學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一條龍”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02(11)
[5]英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2011
[6]楊新軍.初中英語提高課堂效率的對策分析[A].2017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7
作者簡介:
張曉敏(1983-),女,漢族,中學一級,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