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治國 劉紅梅
【摘要】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行,使得素質教育成為了教學內容中的重中之重,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成為了教學的最終目的。數學來源于生活,與實際生活是有很大的聯系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方法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的數學內容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能夠使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思考問題,不自覺的就提升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方法的運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2-0156-01
一、運用“生活化”方法的重要性
1.調動了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枯燥煩悶,已經不符合這個時代發展的需求,將“生活化”方法應用到小學數學的課堂中,豐富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效果。
將“生活化”方法應用到小學數學的課堂中能夠調動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體現在小學生能夠運用課堂中的數學知識完成現實生活中的任務,從而提高滿足感。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運用數學知識完成相關的社會實踐,小學生在買菜的過程當中就可以應用到數學內容,菜品的單價以及購買的斤數可以鍛煉小學生的乘法運算能力,多種蔬菜加起來的總數可以鍛煉學生的加法運算能力,小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能夠快速的運算出這些數據,會讓小學生覺得很驕傲,從而更加努力的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2.提高了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階段的國家越來越需要創新型人才,所以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刻不容緩。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生活化”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熱情并自覺的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緊緊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尋找的過程中發散思維,從而刺激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將“生活化”方法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
1.結合生活實際,充分挖掘教材
數學來源于生活,在對教材進行編寫的過程中編寫者也一定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將教學內容制定的與我們的生活很接近。小學數學老師在備課的過程當中要結合生活實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將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與數學教學結合起來,在實踐的過程中增加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有些數學內容是非常抽象的,只有將日常生活與相關的數學知識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充分理解數學教材中的內容。將二者聯系起來也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想到數學的知識,也是對數學知識的一個復習過程。小學數學老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也可以將實際生活中的案例與教材的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運用正在學習的內容對該案例進行分析,從而達到鞏固的效果。
2.創設生活情景,激發學生思維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更注重的是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思考,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內容的真正含義。小學數學教師幫助小學生創設生活情景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若是用提問題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教學,將會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為對小學生提問題就會促使小學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聽課的狀態,并且對該對問題進行仔細地思考,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也不應該只是講理論知識,還應舉辦一些活動,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菜市場的情景,一部分小學生扮演賣菜的人,一部分小學生扮演買菜的人,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活動,運用不同的數學知識,從而使小學生充分理解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
三、結束語
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行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只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對小學生講授必要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將“生活化”方法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因為將“生活化”方法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調動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且提高其創新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有效的應用“生活化”方法,可以從結合生活實際、充分挖掘教材以及創設生活情景、激發學生思維兩方面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李玉婉,周春玲.關于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職業技術,2017(11):96-98.
[2]林秀媚.淺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7(0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