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麗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一直都是教育界關注的重點,數學的學習對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計算能力的提升有著極大的幫助。正因如此,小學數學教師才要更加“專業化”,從學科知識入手提高專業能力,從教師職責入手提高專業素養。
關鍵詞:知識技能;責任感;文化
我們經常說的教師專業化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過程。我國目前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方式已經開始參照國外。國際教師教育改革的動向我們時刻都在關注著,目前教育界公開認同教師養成教育中要達成以下四種基本品質,即精通學科專業知識、具備扎實的教育教學知識技能、具有社會與政治責任感以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一、精通學科專業知識
數學素養是現代公民必須要精通的專業素養之一。小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打好基礎,那么小學數學相當于“地基型”教育,只有地基打得夠勞夠穩,才能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好鋪墊。精通專業學科知識是每個老師入職的門檻,就小學數學學科來說,教師必須要對教材有深層次的研究。小學數學的教學分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模塊,這四個模塊貫穿于不同年級。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年級、認知能力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二次轉化。我們常說想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桶水。對于整個教材體系能夠統籌規劃,對于每節課的知識點又能細致入微地解讀,這樣才能在工作崗位上日積月累地打磨出自己的“專業”。
二、具備扎實的教育教學知識技能
教師對于其他職業來說更加考查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心理素質、身體狀況、家庭教育等因素都會對學習產生影響,教師也需要“對癥下藥”,精通十八般武藝解決班里的各種突發狀況。平日里我們除了研究教學任務之外,還要大量閱讀一些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的書籍,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積累相關經驗,以備不時之需。想要成為一個受歡迎的老師,需要在課后積極與學生交流談心,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了解他們對于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困惑。這樣不僅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那么在什么時候談話、談話的內容、談話的方式、和誰談等問題都是需要教師運用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來解決的。
多讀書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可以集百家之長。作者將自己的觀點和簡介插入其中,我們還能讀到各地名師的教學經驗、教學實錄、教學設計等。看書中文字時腦海就因為這些文字浮現出相關的教學畫面,感嘆老師的教學構思實在是精妙,這可能就是“術業有專攻”的魅力所在吧!
隨著知識儲備量的增加,敬畏意識就會越濃厚,這是我讀完此書的最大收獲。我不懂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山高路遠,我也才是剛剛起步。
三、具有社會與政治責任感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書”指的是教給學生學科知識,“育人”就是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多師范學校的校訓都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不僅要提高專業素養,還要重視個人修養。在校期間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互動都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也在提醒著我們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給學生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教師要對自己肩負的社會與政治責任感有清楚的認識。
小學生都有“向師性”,他們會不由自主地模仿、傾向、趨近教師的行為,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更是要引起教師的注意,以身作則,起到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比如說在學習“圓的認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到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劉徽”和“祖沖之”。世界上最早用于探索計算圓周率的方法就是劉徽開創的“割圓術”,這種方法在當時科學地計算出了圓周率π小數點后四位的結果。教師可以引入當時的計算方法——“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這樣的計算方式讓學生完全可能還有點困難,教師可以把這一模塊的內容當作趣味數學,讓學生領會到我們祖先的智慧和數學這一門學科的博大精深,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已經印在了腦海里。這樣的教育信念讓我更有信心面對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也讓我對自己從一而終地“高標準、嚴要求”。事實證明,我們不僅要用心記住這八個字,還在每天身體力行。強大的精神支柱是我們前行路上最大的靠山,也是夜里最明亮的一盞燈。
四、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作為炎黃子孫,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精神食糧,教師需要通過課后閱讀大量書籍、觀看相關紀錄片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現在的教育要貫穿始終,我們不僅要看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還要注重他們內在文化修養的提高。比如說我們在學習“軸對稱”的過程中,就可以將故宮的圖片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入關于故宮修建的知識,給學生觀看一些故宮里陳設的文物。因為古代以對稱為美,這節課引入故宮與課題也非常契合,這有利于幫助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提升文化自信。
【小結】
秉承向上的教育信念,樹立良好的教育理念是我們必須要達到的目標,想要專業素養有質的提升,教師就必須要在工作的時候認真研讀教材,積累教學經驗,還要時刻在身邊備好相關書籍,提高個人涵養,達到內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