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金花
【摘要】伴隨我國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對小學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數學是學生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科目,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一種新方式,是教學方式的一種創新。小學數學教學實現生活化指的是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將生活融合到教學之中,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實現教學效果的良好提升。本文首先講述了小學數學教學實現生活化的必要性,隨后再根據具體的例子指出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生活化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140-01
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不斷取得發展,發展所導致的結果也就是教學要求也得到了提高,對于教育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決定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于現階段教育發展的需求。小學數學的學習相比其它學科來說還是相對比較枯躁的,而且由于其邏輯性相對較強,想要學好也并非易事。把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也可以提高教師教學效果,從某種程度上可以極大改善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指的是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前提下,數學教師將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把課本內容生活化進行講解,以實現教學目標。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達到教學生活化,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于數學內容的理解,同時學生在實踐中進行深入探索,不斷去思考領悟,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的具體表現
1.依據實際學習情況,激起學生探究意識
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自然就不會對數學產生排斥甚至厭惡的情緒,反而會消除難題對其的困擾,學習積極性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起來有興趣,有克服難題的動力,這才是學好數學最重要的前提。例如,教師在教授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原理時,可以讓學生結合平行四邊形的特征進行研究。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可以讓同一桌子的兩位同學分別拿著一模一樣的長方形,一位將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一位則保持原狀。經過研究分析后,發現拉長的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發生變化。隨后讓學生拿著多個三角形,去拼湊成平行四邊形,同時讓學生總結拼湊成平行四邊形的三角形需要有哪些特點。最后得出結論,只要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無論是直角、銳角還是鈍角三角形,都能拼成平行四邊形,而且該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都是三角形的底和高,由兩個三角形組成,三角形面積為平行四邊形的一半,因此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可想而知,為底乘高除以二。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從很大程度上激起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加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1]。
2.實現學生相互合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的任務不僅只是傳授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之間通過相互合作以解決遇到的難題。所以,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到實際教學之中,將實際生活與理論知識相互結合,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說,你爸媽打算到銀行進行存款,但是不清楚定期存款會產生多少利息,這個時候學生就可以應用數學知識幫自己爸媽計算。如果打算存一千塊錢,存三十個月,根據銀行利率是百分之零點八,最后連本帶利是多少錢?經過公式計算得出結果是一千兩百四十元。這種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通過相互之間的協同合作,可以提升凝聚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
3.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事物具象化
我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媒體技術也是發展迅速,已經廣泛應用于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之中。現階段,由于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過于陳舊,課堂教學過于傳統,填鴨式教學普遍存在,學生對于數學中的一些立體圖形并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學習存在很大困難,導致學習興趣不大。所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抽象的立體圖形具體地呈現出來,便于學生學習理解,極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課堂教學效果也能夠得到一定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具體體現,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處不在,比如在工程建設中,就涉及到很多數學計算,學生只有掌握扎實的數學理論基礎,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社會主義的偉大建設之中。總的來說,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一種創新,能夠有效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能夠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欲望,進而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馬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之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1):143-144.
[2]葉亞軍,周虹,彭志敏.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文學界(理論版),2012(03):39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