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濱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質的日漸完善和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務是人才的培養,做好高校學生黨支部基層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更進一步的重要戰略任務,高校教工黨支部在開展工作過程中發揮的實踐中,以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一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何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廣大高校教師從務實與創新的角度出發,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對新時期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貫徹落實有基礎性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教工;黨支部;學生;創新服務
一、高校教工黨支部在高校育人過程中的作用
(一)高校教工黨支部是先進文化的傳聲筒和科技創新的引路人
大學是新文化孕育的基礎土壤,最年輕的一代新生力量引領著每一代新文化運動并且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政治思想以及文化傳播和學術的走向。當今社會,社傳播方式多元化,學生可以從多方面攝取到更多的信息,更容易收到社會新現象和新思潮的影響和左右,這就更加需要通過教師能直接影響到學生,讓學生在大學這個小群體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受到更積極的組織文化和正統的核心價值的熏陶。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新鮮血液,是時代的希望、國家的朝陽,是文化的繼承者,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是社會價值觀的傳承者。《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把教育系統黨組織建設成為學習型黨組織。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黨員干部、教育廣大師生。”只有充分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揮黨組織的先鋒模范作用才能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偉大事業。重視基層黨組織的建設,人才才是最終我們需要的社會資源,先進的文化和思想才能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黨政工作,肩負起先進文化的傳播和科技創新的引領任務。
(二)教工黨支部是黨聯系高校師生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大學生群體直接反映著當代先進大學生的社會風貌及優良品質。高校教工黨支部是黨在高校展開工作的基層組織,負擔著宣傳大學生、組織大學生、團結大學生、帶動影響大學生把黨的政策和方針路線落實到個人,充分讓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充分實施,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教育,高校教工黨支部戰斗力的充分發揮,直接影響到到黨的方針、路線是否能充分貫徹執行。
(三)高校教工黨支部肩負著教書育人的基本任務
認真貫徹黨中央的教育方針,及時傳達黨的聲音,要求教工黨組織抓好在校教職員工以及學生的學習教育,全面發展,育人為本,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思想道德修養、教學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才能科教興國,讓國家屹立在世界強國的舞臺上,只有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完成新時期賦予高等院校大學生的根本任務。“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政治理論學習、思想道德提升、科研能力拓展等學生一切健康成長的要素,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培養。傳授知識的同時,帶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把大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教工黨支部必須要擔當的重要政治責任。
(四)高校教工黨支部承擔著維護學校和諧穩定的重要任務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始終跟隨黨的腳步,堅持正確有效的決策方針,根據黨的要求和自身教育方針把握好自身職責,增強教工黨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當今社會高速發展,高等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創新,我國也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加深對科教興國,大力開發人力資源,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認識。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堅持走黨的路線,根據黨和國家有關教育的各項規章制度,盡可能的使學校工作有章可循,充分發揮廣大教工黨員在工作中的模范和骨干作用,營造法制健全、政治和諧的育人環境,在行動中體現我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黨員風范。
二、教工黨支部在高校育人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實踐途徑
(一)支部共建,教學相長,建立高校師生黨支部聯建長效機制
良好的黨員素質是教工黨支部工作實踐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的外在表現形式,只有自身思想素質達到黨的標準和要求才能在黨政工作中擔當學校教育工作擔當骨干力量,有更好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積極作用。高等院校教工黨支部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目的,通過規章制度明確黨員的職責,使黨員的個人目標和黨支部的目標達成高度的一致性,引導學生黨員的成才方向,強化學生黨員的先進意識,因此想要對教學方向,科研成果一節社會服務等多項基層黨組織產生更大的推動力就一定要在高校推廣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共建制度,通過聯合建設,可以整體提高教工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的綜合素質,一個成功的教工黨支部中,必定有一批堅信能夠按照黨的方針路線實施工作,有能力戰勝各種困難,充分發揮支部作用的優秀黨員,思想政治學習與理論實踐相結合,黨員師生相互敦促,從黨建知識的細微處著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由局部到整體,從抽象到明確目標,結合當前的社會焦點,逐步完善黨建工作,共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集體優勢,調動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教工黨員的先進意識帶動學生積極向前。
(二)微信微課,網絡媒介,充分開拓教工黨支部育人
智能多樣化的網絡給信息傳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更加有效的提高了黨建文化的傳播效率,確保了師生在網絡平臺解讀當政策的準確性,擴大了黨政工作對民眾的覆蓋面。開會聽報告這種單一的傳導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基層黨員對黨教工作的需求,網絡建設能夠突破地域和實踐對黨教工作的傳達,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在線學習等網絡媒體形式,夠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和發展方向不拘泥于刻板教學,因材施教,真正實現了師生教學相長。新媒體為教師和學生之間搭建互動平臺,更為教師和學生交流思想、情感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根據不同學生群體的接受程度和需求,有針對性的調整黨建活動,完善網絡化的黨建模式,加大各種網絡平臺的推廣力度,細化網絡操作的工作流程,兼顧人文性和實用性,借助網絡的便捷與覆蓋面推廣基層黨建文化,激發學生對黨建文化的普及、了解,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與參與性,提升學生整體對黨建文化的滲透和傳播,切實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效。
(五)建立激勵機制,增加教工黨支部和廣大黨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教書育人,做好黨建工作關鍵在于思想建設,要結合大學生的思想特點,有的放矢,把學生的思想興奮點和黨政工作結合起來,在嚴格考察標準,增強工作透明度以及公正度的前提下,注重考察知識水平、工作能力,全面衡量黨員干部,結合標準合理的測評要求以及相應的民主推薦建立激勵機制,激勵光大黨員積極參與與競爭,為學生健康成長、施展才干創造條件,增加廣大年輕學生黨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激發教工黨支部的生機與活力。
結論
廣大高校教工黨支部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與時俱進,在更好的肩負起教書育人職責的前提下,關愛學生,弘揚優良教風,以自身的道德行為言傳身教,在思想和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直,愛崗敬業,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從一言一行起到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參考文獻:
[1]努力營造和諧的人文環境充分發揮機關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J].李榮國.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04(04)
[2]激發企業機關黨支部活力[J].陳力.東方企業文化.2012(05)
[3]如何有效發揮機關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J].郝鵬騰.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4(01)
[4]關于機關黨支部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郝鵬騰.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