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浩
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對生態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特別是林木資源的開采和利用越來越多,使得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導致各種惡劣天氣和自然災害頻頻暴發,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因此為維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應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將生態建設作為首要任務,生態建設中的營林生產是其中重點工作內容之一,通過進行營林生產工作,能夠更加有效地管護和培育森林資源,使森林資源的面積不斷擴大,改善樹木的質量和產量,進而維護森林生態環境的平衡。基于此,本文簡述了營林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對營林生產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營林生產工作;意義;問題;策略
一、營林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
營林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1)維護水土資源。營林生產工作在林業生產中極為重要,最為重要的是營林生產能夠有利于維護水土資源。加大營林生產力度,既可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問題,又可讓水土達到穩定狀態,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地沙漠化的現象。此外,營林生產還能夠較好地改良土壤結構,可避免土壤中的水分被過度蒸發,還可降低水澇等現象。(2)防風固沙。隨著生態惡化以及亂砍濫伐現象較為嚴重,現有植物種類和數量都日益減少,對當地氣候造成較大的影響;而其后的改變又會導致相當數量的植物難以適應,造成植被進一步減少,形成惡性循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由此可見,營林生產貴族極為重要,既能擴大植被覆蓋面積,又能滿足當前國民經濟發展對于林木資源的需求,還可保護植物的多樣性。(3)提供林木資源。營林生產工作不僅能增加森林資源,而且還能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更多的林木產品。植樹造林能生產出更多的林木資源,為人們所用。
二、營林生產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苗圃管理和苗木培育問題分析。營林生產工作中,如果苗圃管理沒有較高的水平,將會影響到營林生產,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和苗木的數量都遠遠無法達到社會需求,與此同時,苗木的質量也差強人意,這是當前營林生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生產和生活對森林資源的需求量持續增加,給林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因此,林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滿足當前社會對森林資源需求,同時還能維護森林生態系統平衡,必須要創新苗圃管理和建設的方法,才能真正促進林業發展。然而當前苗圃管理和建設的方法過于傳統,培育出的苗木在質量方面還有瑕疵。此外,在更新造林過程中,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工作,最終導致苗木的投入成本較高。在選擇造林樹種的過程中,沒有依照其用途條件進行選擇,故而導致樹種比例和結構存在不合理現象,影響苗木生長,同時在壯苗和良種的選育、引種以及高品質苗木的利用、推廣等工作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2、營林生產跟不上市場實際需求。主要體現在:(1)由于沒有認識到造林設計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實際的造林設計工作中流于形式,并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生產規劃和策略,導致生產策略缺少有效性和科學性。(2)在營林生產工作中,并沒有從營林生產的角度出發設計造林規劃,致使造林規劃的設計不科學,在執行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秩序性和合理性,出現很多問題。例如在種植戶進行造林過程中,首先會先了解市場的需求情況,選擇相應的種子,待樹木成才至少需要幾年時間,而在這期間,市場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對種植戶所種植的樹木已經不再有所需求,因此種植戶只能以低價出售樹木,收獲的利潤極低,給種植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3)在營林生產過程中,林場中會恒生雜草,這些雜草會影響林木生長,因此很大程度上使林木的生產量減少、質量下降,導致營林生產跟不上市場實際需求。
3、營林工作人員素質問題。營林生產工作是一項實踐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因此,對營林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當前從事營林生產工作的部分工作人員在技術能力和專業素質方面不夠突出,營林生產的實踐經驗不夠豐富,還有一些從業人員認為營林生產工作的時間過長,并且工作條件比較艱苦,不滿意當前的薪資待遇等,由于多種原因選擇放棄營林生產工作。為了保證營林生產能夠繼續運行,營林生產管理者必須要為此項工作增添人手,由于沒有更多的時間培訓新人專業技術,只能讓工作人員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故而導致當前營林生產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在實際的營林生產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
三、加強營林生產工作的策略
1、加強種苗基地建設,全面提高造林苗木種植質量。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追求生活品質的同時,也更加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營林生產逐漸彰顯出經濟價值。為保證營林經濟收益得到提高,需要采取相應的方法:其一是必須要使單位面積造林苗木的成本減少,從而使營林生產苗木的投入量得到控制;其二是在營林生產的過程中,減少單株苗木的生產成本,將精力放置于培育苗木方面,大大縮短苗木生產培育的時間,同時全面使營林生產工作中的苗木存活率提高。
2、合理制定營林投資標準以及因地制宜選擇樹種。(1)合理制定營林投資標準。為能夠使營林生產收獲最大的經濟效益,首先必須要對營林生產工作中的各種樹木價值進行調研,營林工作人員要通過網絡、書籍等渠道收集各類樹木的資料,全面掌握其相關內容。在此基礎之上,營林生產管理者還需要做好不同區域內營林投資標準的測試工作,在確定可行之后,再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制定投資標準,以此來保證營林投資標準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還需要將市場經濟發展作為營林生產的指南針,用心調研市場的需求,預算未來市場發展需求,科學的選擇營林生產樹種,從而保證營林樹木的價值,這樣便能保證營林生產始終處于盈利狀態,收獲更多的經濟效益。(2)因地制宜選擇樹種。在進行營林生產的工作中,樹種需要結合地形條件和當地氣候來進行選擇,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選擇樹種,才能保證苗木的質量和生產產量。營林生產的過程中,種植的樹種不只一類,因此,營林生產管理者要結合林場的實際情況,選出多個樹種,并科學地進行造林規劃設計,將這些樹種搭配著進行種植,保持合理的種植間距,使樹木之間形成高矮不一的層次,這樣不但豐富了林場的造林種類,同時還能保證林木健康生長,并能夠有效減少病蟲侵害林木,全面提升林木的質量。
3、加強營林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整體綜合素質。由于現階段營林隊伍中,技術人員流失,營林隊伍工作人員缺少穩定性,營林部門應當結合生產需求,對營林生產中領導部門、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基層工作人員進行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尤其要加強對專業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的培訓。對于一些低學歷的優秀人才,鼓勵其進修,進一步提高營林工作者的技術和專業知識,解決營林工作專業人才隊伍的斷層現象,提高營林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營林生產對于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必須要切實加強營林生產工作,全面促進林業資源快速增長。因此相關部門在營林生產過程中,必須加強對生產工作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策略解決存在的相關問題,從而實現科學種植和管理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振華.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民營科技,2015(06).
[2]陳安京.淺談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6(15).
[3]于野.探討營林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園藝,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