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丹
[摘 ? ? ? ? ? 要] ?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是旅游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基石,因此學好該課程中的知識內容,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課改的基礎上,提出學案導學法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該課程的教學中,對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具有促進作用,對學案導學法的優勢、原則及具體運用情況進行探究。
[關 ? ?鍵 ? 詞] ?中國旅游地理;學案導學法;課程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146-02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推進,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為了更好地將固定的知識點生動、靈活地呈現給學生,我們引入了學案導學法,學案導學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最近一段時間里,在教育領域得到大力的傳播及應用,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提高了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教學中很多一成不變的模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能力需求以及新時代的教育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學案導學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探討了該方法在中國旅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
一、學案導學法的相關概述
(一)學案導學法概念
學案導學法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之前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水平和各個專業學生學習水平的具體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精心設計,讓學生在教學設計的內容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包括在課前對所學知識進行自主預習、不明白的問題和同學進行探索、討論,最后對知識點做好總結,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1]。
(二)采用學案導學法教學的意義
學案導學法是教師通過分析當前學生學習的整體狀態,共同討論出新型教學方法,其主要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起到的作用不僅是將理論知識傳遞給學生,還需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掌握學習的基本方法,學會學習,愛上學習,為其日后的各項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激勵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中處于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二、中國旅游地理課程學案導學法的編制原則
(一)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在學案導學法的具體應用中,主要改變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由被動接收的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的學習狀態,作為教師,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各方面實際情況作為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時,需要針對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從而制定適合各個學習水平的、能夠充分調動所有學生參與到教學環境中的教學方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為出發點,在進行課程內容講解時,需要增加一些模擬講解的機會和討論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
(二)堅持趣味性的原則
眾所周知,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中的內容涉及的范圍廣且復雜,理論性較強,想要掌握本門課程中的知識內容,首先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學案導學法編制時,應該堅持趣味性原則,保證課程內容的有趣性,以游戲的方式走進教學中,比如,在《山水神秀——吳越文化旅游區》的教學中,采用接龍的方式讓學生闡述自己知道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及上海等地著名旅游景點,如果有學生不知道,將會受到小小的懲罰,通過游戲競賽的模式,課堂氣氛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很多平時性格內向的學生也能踴躍參與到問題的思考和解答中,此外,教師在講課時的語氣也需要一改之前的平淡,努力將語言組織得具有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2]。
(三)堅持探究性的原則
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使用學案導學法進行教學,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師編寫學案的能力。本門課程在介紹中國旅游資源地理概況的基礎上,著重介紹了全國11個文化旅游區的地理環境特征及其對旅游業的影響,其中包含很多抽象的理論概念,這些概念中提到的觀點不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感受,如果還是用以往的方式教學,不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教師在編寫學案時,需要堅持探究性原則,可以通過分組討論,讓學生之間先對抽象的理論知識進行深入了解,各抒己見,然后教師進行糾正指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提高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三、中國旅游地理課程學案導學法的運用
(一)學案導學法在預習環節的運用
由于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中涉及的知識比較廣泛、復雜,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需要學生在進行課程真正講授之前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預習。在預習環節應用學案導學法,提高預習的效果。對于部分學生來講,其自制力較差,在課程的預習環節并不能達到良好的預習效果,而在預習環節中應用學案導學法,讓學生在課程講授之前,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分組討論,例如:按寢室分成學習小組,寢室長負責預習和落實,大家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中做好預習工作,學習起來更加愉快。整個預習過程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疑問進行引導分析,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不僅能夠提高預習效果,還能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需要突破的疑惑點,吸引學生在課上認真聽講[3]。
(三)學案導學法在討論環節中的運用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討論環節是學生之間相互分享、共同探究問題的重要環節,通過討論環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學案導學法,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然后根據預習內容,共同探討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通過編制學案中的具體內容,讓學生討論課上需要解決的重和難點知識,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然后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結合學生討論過程中尚未解決的內容進行重點分析,滿足學生求知的欲望,比如,在《山水神秀——吳越文化旅游區》教學中,讓學生思考吳越文化旅游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人文地理環境特征及地理環境特征對旅游業的影響。去過本區的同學討論分享當地旅游資源的具體情況和參觀游覽的感想。真實的旅游經驗能夠滿足其他學生對該地區的好奇心,同時也能激發學生探討課堂知識的疑惑之處,等待課堂中教師的講解,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學案導學法在討論環節能讓學生帶著充分的準備參與到討論中,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知識,突破難點;此外,還提升了學生合作溝通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敏捷的反應力。
(三)學案導學法在課堂講授環節的運用
中國旅游地理課程知識繁多、覆蓋面廣,包括各地的歷史文化知識、民風民俗、風物特產、飲食、旅游景點等,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鍛煉技能,常常采用模擬講解的方式來學習。這時學案導學的作用就尤為重要,需要教師在學案編制時,做好充分的學案計劃,根據學案計劃,有序地開展教學。
比如,在《山水神秀——吳越文化旅游區》課前學案中,將宏村、黃山、廬山、井岡山、中山陵、夫子廟、杭州西湖、周莊等景點布置給各小組,并做明確要求。各小組課下制作景點講解PPT,課上進行模擬講解,要求講解聲音洪亮,內容準確,趣味性強。其他同學認真傾聽,準備點評和質疑。點評要求:表達清楚,言簡意賅。點評講究方法:先評對錯、再評表達,可加上自己的見解。被點評的學生要將知識錯漏及時記錄在筆記上。
學案導學法在課堂講授中的運用能讓學生在分組完成任務時,查找資料,相互探討,實現“做中學”。在小組講解展示時,教師有針對性地點撥,實現“做中教”。學生相互講評,發現問題,自主解決,攻克重點,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當導游的樂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使學生的想象力與表演力得到提高,為其今后從事導游工作奠定基礎。
(四)學案導學法在課后總結應用中的運用
課后總結應用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最后環節,也是學習知識總結的重要環節。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是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而學案導學法在課后總結中起到的作用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歸納,并通過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檢測,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基于新課程改革,適當降低了學習結果在教學中的比重,提高了學習過程在教學中的比重,教師根據學生在總結應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為日后學案的完美編制奠定基礎。
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中應用學案導學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探索知識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通過學案導學法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對中國旅游地理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蘇燕萍.學案導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3):237-238.
[2]胡堯.地理教學中“學案導學”法應用探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4):13-14.
[3]胡秀杰.淺談學案導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8(9).
[4]葛懿斌.學案導學中的反思[J].教育,2019(Z1).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