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鳳春
[摘? ? ? ? ? ?要]? 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信息技術走進了中職的數學課堂。作為教師更要與時俱進,使教學手段變得多樣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以一次授課內容為基礎,探索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適時、正確地利用信息技術,如PPT、微課、雨課堂等形式融入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關? ? 鍵? ?詞]? 信息化;中職數學;教學過程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152-02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對教育領域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推陳出新,推動中職數學教學的改革進程。中職數學教師以現代化教學理念為指導,通過運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改善現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優化中職數學課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激勵他們參與數學探究活動,啟發他們的思維,在提升其數學學習能力的同時,還能增強他們的信息素養。最新版的《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學習活動中。”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學會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特別是理論性較強的數學課。本文以一次授課內容為基礎,探索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適時、正確地利用信息技術,如PPT、微課、雨課堂等形式融入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一、對《角的概念推廣》這節課的深入分析
(一)分析本節課的教學背景
《角的概念推廣》這節課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中《數學(基礎版塊)》的教學內容。教師在開展本節課教學內容之前,可以先帶領學生一起回顧角的基本概念以及特殊角方面的知識,并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探究學習氛圍,增強他們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對角的概念相關知識進行拓展探究,引導他們學習正角、負角、零角等概念,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理解,而且還能為其以后學習三角函數的定義域以及性質提供幫助,在建立穩固基礎的前提下,使學生更加順利地學習三角函數有關的知識。通過深入分析本節課的教學背景能夠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提供針對性的指導,使信息化真正發揮作用,有效提升中職數學教學質量。
(二)了解中職學生的學習現狀
中職學生處于思維比較活躍的年齡段,他們性格活潑,也樂于觀察,對動手操作活動的參與性也較高,但是他們的數學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欠缺,也沒有完善的知識構架。中職數學教師通過在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將課本上難以理解抽象概念及定理形象化,為學生建立直觀化的認知,促進其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活動,有效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除此之外,信息化數學教學能夠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在獲得學習效果的同時,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三)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深入分析“角的概念推廣”的背景及實際意義;
2.讓學生掌握以下概念:正角、負角、零角、終邊相同的角,并能夠對角的象限作出清晰的判斷;
3.通過開展趣味化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力,提升他們的計算能力,以促進其數學應用能力的提升;
4.通過營造濃厚的合作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探究欲望,有效激發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四)把握本節課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正角、負角、零角、終邊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2.難點:掌握負角及終邊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二、開展《角的概念推廣》信息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教學準備
教師將制作好的課件或微視頻上傳到教學共享平臺上,并為學生設置相應的課前探究問題,及時查看學生的完成情況并作出評價。
(二)交流學習
教師將學習資料發到平臺上之后,讓學生通過手機客戶端查看,利用QQ或微信為學生創建學習交流群,讓學生在群里交作業、提出問題、交流問題、檢測查看教師評價等,同時,教師在群里做好教學總結,并將結論發到交流群或留言板上供學生查看。
(三)知識鞏固
教師可以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多種優勢發揮幾何畫板、動畫、游戲等功能的作用,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加深他們對本節課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三、信息化手段下的《角的概念推廣》實施方法
教師可以將教學環節細化,分為課前準備、課堂交流、課后鞏三部分,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以啟發他們的思維,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課前準備
1.制作課件
教師課前制作好課件,標清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本節課的重點:認識正角、負角、零角、終邊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難點:負角及終邊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學生初中階段學習過0°~360°的角,現要把角進行推廣,涉及到負角及大于360°的角,從而就會出現終邊相同的角,這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因此在課件中這一部分的內容要盡量詳細。
2.制作微課
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師在課前利用Camtasia studio錄制軟件制作好兩個微課:(1)認識正角、負角、零角;(2)終邊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這兩個微課通過雨課堂供學生課前預習,聲情并茂的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學習的情況進行安排,對微課進行暫停、回放等操作,從而高效完成練習。
3.檢驗學習效果
通過課件、微課的學習,學生對角已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教師通過雨課堂把自測題發給學生練習,學生一完成練習,雨課堂立即公布結果。學生通過練習來檢測學習的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也可以通過雨課堂檢測學生學習的進度及效果。
4.提出問題
學生課前預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惑,這時學生就可以把問題放到班級QQ群上,供大家一起討論,或者記下來拿到課堂上大家一起交流解決。
(二)課堂交流
首先,教師以問題為導向,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以分組討論的形式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一組體操比賽視頻“腱子后空翻直體900°!”引入課堂,此時學生看到播放視頻,注意力瞬間集中,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此視頻與我們今天學習的視頻的什么關系?并在此時提出探究問題“生活中的角都在0°~360°范圍之內嗎?”然后,讓學生通過課前學習開展合作探究。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看體操視頻資料。學生得出結論:完成整套動作,旋轉3周也就是1080°。通過這樣一種以微課為形式開展問題式教學的方法能夠使學生深入認識角的概念推廣知識,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率。
因為課前已經有課件及微課做鋪墊,教師稍微做點撥學生立即能明白什么叫900°,從而引出正角、負角和零角。接下來在交互式白板上畫出正角、負角和零角。在作圖過程中發現有些角的終邊是相同的,如30°與390°、720°、-330°等,這就是本次課的難點:終邊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從作圖中讓學生自己總結,教師強調:終邊相同的角連同在內都可以寫成集合:S={β│β=α+k·360°,k∈Z},教師強調:(1)k∈Z;(2)是任意角;(3)終邊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相等的同終邊一定相同;(4)終邊相同的角有無數個,它們相差360°的整數倍。
最后,教師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設置拓展性問題。問題一,分針旋轉一周是多少度?時針旋轉一周是多少度?問題二,觀察本專業學習內容中是否涉及角的問題?問題三,利用幾何畫板作出390°、-330°、30°的角,并指出它們分別在第幾象限,分析這幾個角和終邊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三)課后鞏固
教師提前制作好與本節內容相關的課后練習,通過雨課堂發到學生的手機客戶端,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有選擇的練習,最后提交作業。作業包括基礎板塊和提升板塊兩大部分,教師指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幾何畫板進行練習,并讓學生將學習成果以小組的形式上傳到交流群里供教師查看。
四、針對信息化的《角的概念推廣》教學反思
1.利用信息化手段講授《角的概念推廣》這一課,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能夠彌補以往教學的不足,利用現代化教具,突破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模型。
2.整個過程都借助信息化手段來開展教學,能夠細化教學過程,使課前準備、課堂交流與課后鞏固層次分明,營造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的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也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效果突出。
3.事實證明,在數學教學中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夠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完成,推動新課程的改革進程。
總之,信息化教學成為重要趨勢,中職數學教師在現實教學中,應不斷探索多樣化的信息技術教學形式,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同時,增強他們的信息技術能力,以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邊孝偉.讓現代信息技術為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添彩[J].電子世界,2013(9):152-153.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