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放
[摘? ? ? ? ? ?要]? 在計算機技術不斷革新的時代,借助計算機的高效媒介,網絡技術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工作、生活與學習均能夠看到其身影,與每個家庭相關的教育領域應用極為明顯。內容主要將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作為具體的研究主體,結合網絡技術,對翻轉課堂在該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以期推動課程改革。
[關? ? 鍵? ?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自主學習;C語言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164-02
在過去多年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計算機專業同樣如此。計算機專業是一門較為復雜的課程,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進行講解,學生難以理解重點知識,而且不利于提升其實踐應用能力。此時,運用翻轉課堂,讓計算機課程煥發生機,就顯得意義重大。下面筆者將以《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例,展開研究。
一、翻轉課堂概述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課上講、學生課后做作業的教學模式,對課堂內外時間的運用進行了重新分配,賦予了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權力。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利用課堂的寶貴時間,將課堂學習的重點放到項目學習上,同教師、同學一起尋找解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及其他現實存在問題的方法,對于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具有更高層次的理解。傳統的需要教師占用課堂時間來講授的知識由學生在課前通過互聯網或多媒體的學習方式自主完成,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就所學的知識與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互相答疑解惑,創造一個積極自主學習的網絡環境,通過網絡教師也可以有更加充裕的時間來同學生多交流和溝通。在課后的學習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規劃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學習節奏和呈現知識的方式,教師通過講授法和協作法來促成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式,達到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真實的學習的教學目標。翻轉課堂模式同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其他教學方法和工具在內容和模式上有所重疊,都是屬于大教育運動的一種,教學模式的創新核心都是為了增加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讓學生能夠更加靈活、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成果。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目前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學到很多優秀的在線課程,有些知識的傳授目前不一定非要到課堂上才能學習,學生在家里就能夠自主完成。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是基于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所產生的,它顛覆了基于印刷術的傳統課堂的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引發了學校對教學模式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的重要變革。
二、翻轉課堂應用意義
(一)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
在實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后,學生可以通過觀看錄制的教學視頻來學習,因為這種多媒體方式的便利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合理安排時間和地方進行學習。學生可以將學習安排在家里或者戶外,在輕松的氛圍中來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而不像傳統的教學方式,只能在課堂上緊繃著神經,跟隨老師的節奏,生怕遺漏知識點。學生通過視頻講解的方式來學習知識,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來調整視頻學習的節奏,懂得就一帶而過,不懂得或者不明白的可以反復觀看,同時如果有重要的知識點需要思考和記筆記,隨著可以暫停,當在學習中遇到自己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時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教師和同學們求助解決。
(二)增加了師生的互動性
翻轉課堂給教學帶來的最大改變是增加了課堂教學中學生和教師之間及學生之間的學習互動。在翻轉課堂中因為教師的角色定位發生了變化,由傳統的內容傳授者轉變成了學習的教練,讓教師擁有了充足的時間和每一位學生交流,并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中,有針對性地指導每一位同學。當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如果有部分學生對于共性問題都存在疑惑的話,教師就可以召集這部分學生成立一個輔導小組,通過舉辦小型講座的方式來解答類似的疑問。舉辦小型講座的優點是當學生存在疑惑時,教師能夠及時給予指導和答疑。當教師的角色由內容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習的指導者時,教師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觀察學生的互動。學生為了更好地學習自發成立了學習協作小組,在學習過程中互幫互助,相互借鑒和學習,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不斷深入的學習和理解新的知識,擺脫教師講授知識被動吸收的被動式學習方式。教師以一種欣賞的眼光來觀察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方式,尊重學生們自發形成的學習方式,這樣也會得到學生良好的反饋。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也逐漸地認識到教師是在引導他們更好地學習,而不是對他們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發號施令。教師的作用是指引學生成為更好的學習者,并能夠深刻地理解課程的內容。當教師和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和諧交流時,就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加深了家校的銜接性
翻轉課堂的實行改變了教師和家長對于孩子在學校表現的評價方式。在翻轉課堂實行以前,父母在開家長會時關注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比如安靜聽講、行為恭敬、舉手回答問題、不打擾其他同學等,這些在傳統的教學中是一名學生聽話好學的外在表現,但是對于教師而言回答起來卻比較糾結。在實行翻轉課堂后,前面的這些外在問題已經不是父母和教師關注的重點,目前二者關注的真正問題是孩子是否在認真學習,如果他們沒有好好學習教師能夠采取什么措施來幫助他們學習。通過對這些真正問題的談論,能夠讓家長和教師一起為了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而共同努力。
三、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翻轉課堂模式應用研究
(一)課前準備
教師要做好充足的備課準備,按照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標準,將完整的C語言教程拆分成相對獨立的多個知識點,并針對每個知識點設計具體的學習任務單,任務單主要包括任務名稱、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建議、學習任務、資源鏈接等方面;教師以知識點為單位制作教學視頻,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和分析,并針對每一個知識點編制相應的多套進階練習題。在上課前兩周,教師將制作好的學習任務單、微視頻、進階練習題、配套的C語言程序及其他學習資料上傳至網絡空間。學生按照學習任務單的要求學習相關的教學視頻,并利用進階練習題來檢測自己學習的效果,如果進階習題全部答對,那就可以進行下一項學習,如果沒有完全答對,就會提示錯誤原因,就要重新學習相關的視頻資料,再重新完成進階練習題。學生要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在課前將教師任務書中要求掌握的知識全部學習和掌握。
(二)課上講解
因為學生在課前已經通過自學完成了知識的學習,教師沒有必要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教師的教學重心要轉移到根據學生進階練習的答題情況來講解在自學中存在較多問題的知識點,如for循環的步長不為1時,如何表示步長的變化等。然后,根據學生課前自學的內容來布置相應的編程練習,例如,在for循環中,要求學生編寫程序來求在1000以內能被4整除且能被5整除的數。學生小組運用課前學習的關于for循環知識,通過編程的過程來將知識內化,并利用學生小組協作實施任務的方式來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引導作用,并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個性化問題進行詳細的答疑解惑。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提交自己的作品,教師組織學生對作品進行自評、互評,最后由教師點評。教師通過點評環節來總結課中所學的重要知識,對于沒有很好掌握的學習內容需要學生重新進行學習和鞏固,并使學生能夠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三)課后鞏固
教師在課中教學結束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布置拓展任務。在布置拓展任務時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難度的拓展任務。對于那些編程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后要求他們利用所學的for循環知識編寫程序打印出所有的“水仙花數”(指一個三位數,其各位數字的立方和等于該數)。這道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難的,但是學生如果通過課堂上的協作學習和教師的細心引導,是能夠在課后運用所學的知識編程來解決該問題的。對于那些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后運用所學for循環知識編寫程序求古典問題:有一對兔子,從出生后第3個月起每個月都生一對兔子,小兔子長到第3個月后每個月又生一對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問每個月的兔子總數是多少?對于初學者而言這是一道非常難的編程題,但是如果學生能夠同同學一起探討,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并借助教師的在線指導,是能夠編寫出正確的程序來解決該問題的。
四、總結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C語言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增加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由傳統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由于教師在網絡上發布的教學資源可以被學生反復使用,學生可以對沒有掌握的知識進行反復的學習,指導掌握為止,提高了教學效果。同傳統的C語言教學模式相對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采用以后,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成績一般的同學也有明顯的進步,但對于尖子生和成績很差的學生效果不明顯。“翻轉課堂”教學的施行,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為學生以后的繼續深造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C語言程序設計“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對培養學生獨立完成C語言程序設計,提高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頻率,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翻轉課堂是現代信息化技術和互聯網發展下產生的一種創新性教學模式,也是為了適應新時代對教育改革要求所進行的教學改革的重大突破。本文在詳細論述了翻轉課堂的概念和現實意義后,對該模式在C語言程序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新的變化和進步。所以,我們要不斷努力學習和掌握翻轉課堂的新理念、新方法,始終保持在教育理念的前沿陣地,更好地將翻轉課堂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1]秦建華.何高大.翻轉課堂:理據、優勢和挑戰[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5):17-20.
[2]朱宏杰,朱赟.翻轉課堂及其有效實施策略芻議[J].電化教育研究.2013(8):79-83.
[3]劉紅霞,張永恒.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C程序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15(4):83-86.
[4]李文錦.游戲化學習在C語言程序設計的應用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2015(7):76-77.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