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冬

【摘 要】目的:本文分析了舒適護理模式應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所取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進行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中盲選80例納入本次研究之中,第二組40例接受常規的基礎護理干預,第一組40例患者接受舒適護理模式干預,對第二組和第一組患者焦慮情緒評分、止血時間、住院天數、治療費用、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展開分析。結果:第一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焦慮情緒評分、治療費用明顯低于第二組,止血時間、住院天數明顯短于第二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第二組,在不良反應發生概率的對比上,組1發生的概率相對較低,組間結果對比存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舒適護理模式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護理效果,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縮短患者止血時間和住院天數,值得推廣。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時間;舒適護理模式;焦慮情緒
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之中常見疾病,主要是指病患的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部、十二指腸以及胰膽等部位發生病變而引起的出血現象,而進行胃空腸吻合術的病患在手術后出現出血的現象也屬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范疇,大量的出血現象是指病患在數個小時之內其失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或者為循環血容量的20%。病患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為嘔血以及大便呈現黑色,還會伴隨有因為血容量減少而引起的急性周圍循環的衰竭。若患者在短時間之內大量出血,則會致使其臟器出現不可逆損害,嚴重威脅其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臨床的治療上,根據病患的具體情況來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治療,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需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來對病患進行護理干預,以提升其治療效果和護理質量[1-2]。本文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中盲選80例作為納入研究,分析舒適護理模式應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所取得的臨床效果,研究如下文詳述:
1 研究資料
1.1 患者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進行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中盲選80例納入本次研究,按照治療時間先后順序進行例數納入。第二組男女之比為21:19,年齡29歲-82歲,平均年齡為(70.46±5.70)歲。第一組男女之比為24:16,年齡31歲-83歲,平均年齡為(69.82±5.28)歲。本次研究患者均證實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屬知曉治療方案、護理方案,并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患者均可積極的配合醫師、護理人員進行治療和護理干預。本次研究之中第一組和第二組進行資料展開分析,結果沒有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第二組40例接受常規的基礎護理干預,在患者入院的時候協助患者進行檢查,加強住院治療期間以及出院前護理干預等。第一組40例患者接受舒適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如下:
(1)心理方面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展開調查,了解患者的學歷、工作環境、職業、個人愛好、家庭狀況以及對于上消化道出血知識的認知,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及時改正起不良行為,樹立起正確的認知。護理人員和患者展開溝通和交流,告訴患者、家屬護理干預的服務形式、目的、時間以及相關內容,患者、家屬自愿簽署了護理服務協議。護理人員需要及時了解患者的實際狀況,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按照患者的實際狀況進行護理內容的更改,以保障護理的人性化。
(2)生理方面的護理干預。出血期間患者需要絕對靜臥休息,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取平臥位,保障患者心腦供血充足。若患者嘔血,則需要將其頭部偏行一側,抬高下肢,保障患者呼吸道的通暢,減少因為大量嘔血而進入患者的呼吸道,進而引起窒息。患者嘔血之后,需要口腔的清潔,以幫助患者消除異味,保持口腔的舒適和清潔,避免患者再次嘔血。按時幫助患者進行蝠安神,對局部長期受壓部位、骨隆突起部位進行按摩,避免患者出現壓瘡。定期進行床單的更換,時刻保持被褥的清潔,減少褥瘡。若患者出現腹痛,則需要檢查是否出現腹膜刺激征,之后再進行相應的處理。指導患者取最佳的舒適體位,告知器放松方式,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1.3 觀察指標
在本文的研究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相關對比內容為:護理的效果、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以及病患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研究
數據主要是應用PPSS22.0軟件對數據展開統計,計數資料多是經過(n%)進行數據表述,計量資料多是經()對結果展開相應的表述,檢驗水準多是應用P<0.05對結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若符合P小于0.05,本次的研究結果具有相應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對比
第一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焦慮情緒評分、治療費用明顯低于第二組,止血時間、住院天數明顯短于第二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第二組,組間結果對比存有明顯差異(P<0.05)。詳細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生概率對比
在不良反應發生概率的對比上,組1發生的例數為2例,發生的概率為5%;組2發生的例數為8例,發生的概率為20%。通過對比,組1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相對較小,數據展示如表2。
2.3 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對比
在病患對護理滿意程度的對比上,第一組非常滿意為21例,滿意為16例,總體滿意程度為92.5%;第二組非常滿意為18例,滿意為14例,總體滿意程度為80%。通過對比,第一組對護理的總體滿意程度相對較高(P<0.05),數據展示如表3所示。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之中有很高的發病率,在大出血的時候還會伴有血容量減少致使畸形周圍循環衰竭,該病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健康[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發病之后需要絕對靜養,但是該病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消極情緒,若患者的不良情緒無法及時糾正,則會影響患者的正常治療、預后,因此需要加強護理干預。舒適護理模式是一種較為全面的護理方法,能夠按照患者的實際狀況選擇護理方案的制定,從患者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進行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得到最為有效的護理干預,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充分從病患的角度出發,讓病患得到舒適的護理體驗,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護理質量[4-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第一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焦慮情緒評分明顯低于第二組,止血時間、住院天數明顯短于第二組,在不良反應發生概率的對比上,組1發生的概率相對較低,治療費用明顯少于第二組,而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第二組,組間結果對比存有明顯差異(P<0.05)。概而言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舒適護理模式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護理效果,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縮短患者止血時間和住院天數,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惠菊芬,魏建紅,鄒小蘭,等.影響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出院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8(33):223.
[2]劉蘭春.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要點分析[J].智慧健康,2018,4(31):135-136.
[3]唐文鳳,沈晗.綜合性護理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療效果、出血量及護理滿意度影響評價[J].名醫,2018(10):162.
[4]趙敏霞,陳霞.全程優質護理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復發率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10):33-35.
[5]曹莉,陳紅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的效果[J].當代醫學,2017,23(36):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