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玲

[摘? ? ? ? ? ?要]? 通過研究分析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的實踐與探索情況,以實際調研(問卷、訪談、跟蹤調查、隨堂聽課觀察等方法)為支撐,根據中高職學校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培養的現狀,并利用SPSS統計軟件實證分析,試圖為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全面的銜接提供基礎和依據,并通過尋找電子商務專業在中高職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和產生問題的原因,構建切實可行的銜接模式。
[關? ? 鍵? ?詞]? 電子商務;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 G710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9-0094-02
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要重點推進中高等職業教育的科學銜接,逐步形成適應行業產業發展需求,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互相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近些年來,我國職業教育“3+2”模式在學科建設、課程體系搭建、辦學特色上響應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和中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相關政策,積極接軌國際職業教育標準和教育理念,同時結合地域特色、學科建設特點、社會人才需求情況,因地、時、政策制宜,形成以實踐為導向、辦學特色鮮明、專業銜接體系完善的現代化中高職教育。
隨著互聯網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新型工業化促進了各區域產業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電子商務行業面臨著良好機遇,基于市場環境和政策導向,國內眾多大中專院校開設了電子商務課程,一些學校能結合自身辦學定位,利用區位優勢和地方政策扶持,改革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
一、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的現狀
本文基于SPSS對本地一所中高職院校約五千名學生、教師的抽樣問卷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部分教師、學生進行訪談,聽取專家意見,從而了解中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招生狀況、專業設置、課程設置、評價狀況及內部各層次間的銜接等方面現狀。為探索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問卷共發放500份,回收467份,回收率93%,其中有效問卷412份。問卷將分為教學培養目標(X1)、專業設置(X2)、專業招生(X3)、學歷銜接(X4)、技能培養(X5)、專業實踐(X5)六個方面,通過分值來進行測量。
根據問卷中的分值數據歸類后計算平均值:
滿意度數據正態分布統計
結論:由上表可知,六類參數均值集中在70到85之間,其中教學目標均值為81.4,高于其他指標,根據訪談等其他支撐性材料可知該校在教學上有較為明確的目標和辦學定位;專業設置均值為78.9,說明該校專業設置較為合理;學歷銜接為77,說明該校在中高職銜接學歷上積累了一定可行的經驗;專業實踐均值為76.6,說明該校注重實踐教學,能夠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將自身優勢和課程教學相結合。但從表中我們也能看到,該校技能培養均值較低,僅為72.8,說明該校對學生的技能培養不足,有待進一步提升;專業招生均值也較低,為71.8,說明該校在招生中沒有狠下功夫,缺乏一定的優質生源。
二、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現狀形成原因
(一)教學、評價體系不兼容
目前中高職院校設置的電子商務課程體系不兼容是主要的癥狀,多數學校遵循傳統教學體系和指導性教學大綱,課程設置陳舊,教學理念不夠創新,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一些學校開設電競、直播等專業又過于以市場為導向,忽略教學的本身目的。同時人才培養上同質化嚴重,缺少差異發展提升優勢和競爭力的培養方案,在學校的辦學定位、專業設置定位上跟風嚴重,本身辦學層次低,無法吸收優質生源,同時在發展定位上模糊,無法抓住重大發展機遇,在課程設置上,中職、高職兩個階段無統一完善的教學體系,部分課程設置重復,造成師生時間成本的浪費。
另外,許多中高職院校目前還停留在傳統評價方式階段,通過考試、作業等結果性的評價作為參照。發展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以能力為本位的評價等模式在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效果評價領域還未得到普遍應用。
(二)技能培養和專業實踐有效性弱
很多中高職課程設計上無特色,教材陳舊,所授內容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相脫節,缺乏教、學、研、產整體化教學模式導致學生不能學以致用,走上工作崗位需要重新深入學習,造成時間成本的浪費。電子商務行業對社會經濟、政治、自然等情況要求較高,如果不能緊跟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政策,無視科技技術的革新以及不能有效結合地方文化、區位優勢、氣候地貌等可能影響電子商務進行的諸多因素,加之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重疊和重復影響課程質量和教學效果,這就會導致在技能培養和專業實踐上不盡如人意。
三、促進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有效銜接的對策
根據理論分析和數據統計分析的基礎,本文提出幾點促進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有效銜接的對策。
(一)建立科學的教學體系
中高職課程銜接的有效性應建立在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基礎上,以創新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和實踐情況設計課程,課程體系可以分為兩大方面:大綱指導課程和校本課程。同時將課程模塊化分為基礎通識課程、專業知識、創就業課程、實踐課程等,每個模塊下可設置相應課程:如專業理論課程可設電子商務基礎、跨境電商法規、國際貿易理論等理論課程,專業實踐課程可開設平面設計、網頁開發、電商數據分析、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等,在中高職兩個教學階段:中職的課程應以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教學為導向,按照需求安排一定的專業理論課程,專業課程要突出基礎理論部分,教學目標在于培養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職的課程應盡可能以實踐技能為導向專業化培養,同時做好學分互換、累加等學分認證工作。
(二)以實踐教學為導向
目前全國開設電子商務課程遍及大中專院校,面對本科乃至更高層次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夾擊,中高職院校在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上可以做出獨有的特色和亮點。一是利用校企合作、校政協同育人,以市場為導向培養人才,以實踐加理論方式交替授課,通過和企業進行戰略合作,訂單式培養電子商務人才;二是加強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建設好創業孵化基地,鼓勵自主創業,為學生創造申報政府和社會設立的電商基金項目、進行電子商務創業提供必備的條件和信息,比如開設流量引入微課堂、創業融資途徑和申報程序等。這些也將對推動本地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經濟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三)擴大招生途徑、塑造職校形象
職業學校一直以來面臨著生源不足、生源質量不佳的困境,對學生來說,中考成績不理想才會退而求其次選擇中職,同時,職業學校的畢業證書社會認可度低,教學資源不足、辦學定位和特色不明顯等諸多原因導致生源質量不佳。另外,職業學校招聘教師門檻也不高,教育主管部門和教學單位對教學不夠重視,學生缺乏有效的就業保障和進入普通高校的有效銜接機制,因此,職業院校應努力擴大招生途徑,積極塑造自身健康形象,比如對優質生源進入職業院校可以進行全額獎學金激勵,提供多種學習通道,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四)健全中高職學歷銜接體系
除了課程體系的有效銜接之外,中高職教學學歷的銜接則是從制度上為學生求學提供保障。目前的中高職學歷管理辦法是“三二分段”考生必須通過轉段考試合格后才能升入高職階段學習,通常來說,中職和高職兩個階段都是在一所學校學習,高考也是通過對口單招進行升學,這一點與普通高考學生相比選擇余地更小,很多學生聽從家長和老師的建議選擇專業,經過學習后發現不適應、不喜歡,想進行更大的專業調整也會比較困難。因此,應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給予他們更多的專業、學校、學制選擇余地。
參考文獻:
[1]關春曉.關于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考核評價機制的研究[J].電子商務,2018(2):21-22.
[2]高雷.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24):89-90.
[3]張赟.“3+2”五年制電子商務專業中高職課程吸納街探索:基于對30所中職院校教師的調查[J].高教論壇,2016(9):78.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