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
摘要:近年來,市場經濟不斷在進行變革,很多的國有企業在政策的支持下,國有企業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所占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國有企業也不斷地在進行變革,尤其是財務的方面。本文將就國企會計改革的實踐活動的主要的內容,進行了一些有關的探討。
關鍵詞:國企;會計改革;實踐探析
國有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就需要不斷地進行解決。財務方面是一個公司重要的組成部分,掌握著一個公司的命脈,資金方面對于公司的未來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國有企業需要不斷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才能加速公司經濟效益的發展,使得公司獲得更多的利潤,推動國有企業的發展。
一、國企會計改革的主要內容
1.國企會計改革的大趨勢
自21世紀以來,國有企業的發展經歷了很多的變革,其總體的發展趨勢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國有企業的發展的總體趨勢要不斷進行改變,才能適應現代化經濟市場發展的潮流。現階段國有企業又面臨著新的變革,國有企業的不斷壯大,稅務方面就會越來越多,還有很多的內部因素,收入和利潤與支出的資金的比例嚴重的失調,國有企業正在支撐著巨大的壓力,因此,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重視財務方面的變化,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及時地解決,否則就會影響整個國有企業的運營。國有企業雖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斷地發展,但是國家政策體制的改革會影響到國有企業,一旦發生變動,就會失去與非國有企業的競爭的優勢,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國有企業的發展需要時間,要去適應體制改革的內容。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推動下,國有企業又面臨著很大的危機,公司的財務部門無法經受很大沖擊,就要不斷借鑒其他企業的相關經驗,加強公司經濟體制的完善,不斷地增加現代的要求,要去適應市場經濟的趨勢。
2. 國企會計改革制度的實施
國家最早的一次經濟的改革是在1978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階段的經濟體制的改革,直到1984年結束。主要的實施的目標是經濟的改革,進行市場的調控,只有不斷的發展經濟,提升國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隨著國家的第一次經濟體制的變革,國有企業開始發展,在1993年國有企業制定了新的相關財務的規定,會計行業也隨之發展,財務的相關管理規定對于國有企業提出了很多具體的要求,國有企業要按照要求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國有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嚴格地遵守相關的規定,提升自身會計專業工作的能力。
3. 國企會計改革的相關法律條例
國家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時候,給予國有企業一系列的相關優惠的政策,國有企業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發展得很快,相比較其他的企業具有很明顯的優勢,對于國有企業的后續發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根據政策支持的內容,相關的國有企業也制定了很多管理方面的規定,每個企業都進行制度管理上的變動,對于財務方面,每個公司都進行了足夠的重視,聘用了專業的會計人才,對于人才的招聘都是嚴格地進行把關,改變了以往的財務管理模式,任何的財務支出都需要相關的主管部門進行審核,對于企業的項目資金的預算都是按照一定的流程,將不同類型的財務支出給各個不同專業人才進行管理分配。比如,資金的借貸、公司的利潤以及公司的不動產等,還有專門進行監督的部門,隨時跟進公司的財務最新情況,有利于充分的保障國有企業的利益。
二、國企會計改革的必要性及作用
1.國企會計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化,國有企業的財務會計在管理方面還遺留了很多的問題,對于國有企業的發展具有不穩定性的影響因素。因此,國有企業的財務會計方面還是要進行不斷的變革,進行調整,才會使企業更好地進步。有些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并不是依靠自身工作能力進行任職的,而是依靠某種關系以及不正當的利益關系進行到崗任職的,這樣的工作人員的會計專業的工作水平很低,不具備專業的會計知識,對于會計的工作沒有足夠的了解,不能意識到公司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勝任會計的本職工作。還有一些國有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會隨便的使用自身的職權去獲得自身的利益,會使用自身的職務之便,去做假的財務記錄,會導致公司出現財務危機,使得企業的利益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的企業明明很多的項目很賺錢,卻看不到真正的利潤,嚴重會導致企業不能正常的運營,公司的財務部門是整個公司的核心部門,資金出現問題,公司很難在堅持下去,就會面臨破產。
2. 國企會計改革的作用
國有企業現代化的發展推動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促進著國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國有企業的發展不斷地邁入新的層面,國有企業的體系結構的改革要不斷地適應國家市場發展的規律,要以市場經濟的制度為基礎,國有企業的不斷發展是通過不斷地進行企業的相關管理制度的改革進行實現的。國有企業要時刻關注市場發展的趨勢,對于市場經濟的相關內容要充分地把握,深入研究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要充分地意識到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重要性,要把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作為企業發展的目標,國有企業對于市場經濟的發展的整體都要高度的重視,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趨勢,才能不被市場淘汰,才能不被其他的企業碾壓,才能不斷突破以往的成績,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實現經濟的穩步增長,企業規模才會不斷地壯大,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出新的力量。
三、國企會計改革需要進取的方面
1. 將公司的管理層進行分化,避免出現權利糾紛
以往經濟體制的主要內容表示,國有企業的所有資金以及產業等都歸屬于國家,國有企業的所有利潤都是要交給國家的,國家進行合理的分配,但是在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之后,對于國有企業的資產有了詳細的分配,但是國家還是占主要的地位,是國有企業的核心。國有企業要根據國家的相關管理規定進行運行,國有企業要將資產分配到投資人、法人代表以及經營者等,相關企業的利益也會按照股份的比重進行分配,還要承擔同等責任,比如,公司出現虧損的情況或者負債的情況,相關的負責人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公司的發展一定有一個領導人,公司最大的管理者應具備很強的綜合管理能力,要聽取員工的相關意見,不能將公司的任何決定都由管理者進行直裁,否則不利于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很容易產生公司的權利糾紛,內部如果出現矛盾激化,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作。
2.提升財務工作者素質及配備,加強系統化、精細化財務
國有企業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綜合的工作素養影響著國企公司的整體發展。有很多國企公司的工作人員專業勝任能力不是很強,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總人數沒有達到相關規定的人數,人力資源不足,會影響整個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國有企業要想更好地進行變革,就要對財務部門的會計人員進行合理分配,要不斷吸納專業的會計、專業的人才,提升整體工作人員的素養以及工作的效率,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積極地開展公司的新項目,使公司實現較快的轉型,更好地適應現代經濟體制,快速地融入企業的市場,要不斷地加強公司財務部門的監督與管理,使得公司的經濟能夠很好地掌握在管理人的手中,要建立完善的財務體系結構。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正在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同樣國有企業的發展也可以推進國家經濟生產總值的增長。國有企業不能一直按照以往的經濟模式進行發展,要不斷地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才能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要不斷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新要求,采取相關企業較為發達的經驗,學會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建立嚴格的規章條例,不斷地加強財務部門的建設,合理地運用現有的人才資源,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麗娟,曹亞男.國企高管政治動機、會計穩健性與投資效率[J].商業研究,2018(05):118-123.
[2]彭丹旎.信息化背景下會計憑證規范化管理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6(28):81-82.
[3]韓福恒.華晚集團首席財務官宋文閣:會計要幫助“混改”國企實現價值最大化[N].中國會計報,2016-08-26(005)
[4]賈曦,廖彩霞.國企稅務會計籌劃及管理工作的問題研究[J].中國商貿,2014(32):179-180.
[5]王海育.優化薪酬科學管理 完善企業激勵機制[J].中國電力教育,2014(19):78-79.
[6]陳瑤.企業會計工作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發展[J].中國集體經濟,2008(26):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