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霞
摘 要:審美是人們認識世界、理解世界、體驗生活的一種形式。學會審美,懂得審美,不但能豐富思想、生活,還能提高對事物的認識能力,讓生活充滿色彩。小學生正是意識、審美、認識等能力逐漸形成的時期,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嘗試審美教育,不但能拓展學生的思想和視野,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積極、樂觀、自信等性格的形成。
關鍵詞:小學生;審美教育;素質教育
人們在生活中不但要認識生活,還要懂得用審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從而有效地改善我們處理生活瑣事和學習的態度。對于小學生來說,從小培養他們的審美觀、審美能力,不但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擴大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提高學生認識的一種途徑。不但是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塑造學生形象氣質的途徑,更能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有信念,有積極的態度,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那么,作為小學代課老師,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對小學生和滲透審美教育呢?
一、老師要注意教學語言的美,在課堂中滲透審美教育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有些人說話會讓人聽起來如沐春風,如淋甘雨,這就是語言的美。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年齡還小,涉世不深,對一些深層次的美還不能及時發現、理解。這就需要廣大小學老師在課堂講課中充分發揮語言的優勢,通過新穎別致的詞語和引人入勝的表達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
首先,在教學中充分展現漢語的魅力。音韻優美,字正腔圓是漢語最明顯的特點。作為老師,如果能在教學時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對語言進行合理、科學的組合,將會使學生說出的每個字、每個句子不但有節奏感、旋律感,而且還有剛有柔,有緩有急,抑揚頓挫,能牢牢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課堂上。同時,也能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觀以及審美能力。所以,作為小學代課老師,要想在各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老師課堂教學的語言很重要,這也是對學生最直接的審美教育。
其次,在教學中注重審美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結合。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平臺,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度過的,因此,老師要充分利用課堂,不但要對學生進行應有的知識傳授,還要結合素質教育要求,通過老師優美、風趣,且有節奏感的語言,滲透審美的教育,讓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全面提高其綜合素質,實現素質教育的價值和目標。
二、教學中老師要挖掘內容美,注意滲透審美教育
實踐證明,不管是數學還是語文,其內容都各具特點,各有所長。數學中的對稱、協調、平行等各種圖形能使數學學習變得豐富多彩,更能將學生帶入知識內容的學習當中,幫助他們發掘數學的奧秘,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也是一樣,我們在教學中不難發現,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結合小學生學習的習慣和需要,經過層層篩選、優中選優才錄入課本的,每篇課文都文美質優,無論是從內容、故事,還是描寫的方法和語言等,都融入了豐富性,散發著和諧美。總之,只要老師能在教學中通過自己的教學藝術,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把學生引入教學情境,讓學生進入內容的意境中,學生不但會產生共鳴,還會借助老師形象的講解與課本配圖,達到豐富學生情感、激發學生想象力的作用。這樣不但能讓學生主動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索,也能培養學生對課本內容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比如,在一些描述人物的文章中,老師可以借助對人物的精神和品質的弘揚,讓學生感受人性美,看到人性的光輝,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學生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實現小學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最終推動素質教育的穩步發展。
三、通過一些活動,實現對學生的審美教育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關系,他們學習任務相對比較輕松,因此,他們的學習和成長不只在課堂上,還可以適當融入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活動。而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實現對小學生的審美教育,就要根據各項課程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天性,給學生組織一些有利于培養他們審美能力的活動。比如,在美術教學中,老師可以為學生組織一些書畫展,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欣賞美,使其審美能力得到培養;再比如,在語文學習或者手工制作的課堂上,老師可以給學生開展隨堂欣賞課。對學生的手工藝品、寫作、表演、演講等進行展示。在展示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讓他們說說美在哪里,從而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培養。另外,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一些美術作品展覽活動,或者對畫家、工藝美術家、雕塑家進行訪問,從而增加學生美學知識,強化小學教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只要老師能注意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增長自己的美學知識,并注意發現各學科中的美學元素,在教學中凸顯美、展現美,必然會對小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更加有利,全面提升新時代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生的認識能力和知識基礎有限,直觀形象的內容對他們影響遠勝于抽象內容和事理。所以,作為小學代課老師,要想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不但要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美,還要結合各學科的個性美,融入美學,滲透美育,從而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實現對學生審美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審美能力,升華小學教育教學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萬發瑞,簡輝.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03,21(3):44-45.
[2]靳相文.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J].科技創業家,2011(1):241.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