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栓
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授課之中,老師一定要深刻奉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語文課程的學習,必須要順應學生心理生理發展的趨勢,結合相關語文課程的特點,盡量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雖然學生與學生之間不同,需求不同,但是語文課程中達到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卻是可以做到的。那么想要提升學生在學習語文時的積極性,就要想辦法調動起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和進取精神,讓他們除了在課堂45分鐘的語文學習之外,更多的還可以在課下自己進行相關的語文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探究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實行,自主教育與素質教育呼聲不斷提高。經過一系列的調查與采訪,我們得出了驚喜的結論。老師們在如今對學生的教育觀念已經開始逐漸科學,逐漸開始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始慢慢凸顯出來。同時,語文學習逐漸也開始對學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這樣的現象是難能可貴的。那么在下面的文章當中,我講簡單分析如何將過去的應試教育變為如今的素質教育,如何實現了這一條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教學長征”。
一、轉變應試教育思想,改變教學觀念
不管一個人想做什么事,如果他尋求進步,那么首先就要從自己的思想思維方式上找起。同樣的,老師想要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必須從這一點上入手。在過去傳統的教學當中,老師對學生的教育都是“趕鴨子上架”式的教育,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進行自主學習,他們只是機械地接受了課堂上老師所教的內容,機械的完成課下的作業,從此就對其他學習不管不顧了。如果一個學生認真的完成了以上的課程任務,那么他可能卷面成績優異,但是卻不一定學習能力很強[1]。學生這樣被動的接受知識,其實只是為了應付每堂科目最后的考試。這樣的教學方法是不適合去進行綜合型人才培養,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將學生的思維方式固定在一個角落之內,同時還讓老師的教學思路局限在狹小的范圍之內。它扼殺了學生與老師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
那么在今天,想要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語文的自主學習能力,就一定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同時讓學生樂意學習,主動學習,積極學習。老師在課堂上起到的作用是引導作用,而不是授課作用,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幫學生們自己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他們反而會因為自己獲得知識而產生成就感與幸福感,進而進一步帶動自己去主動獲取知識,形成這樣一個良性循環。所以,想要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就應該從老師和學生的思想觀念與學習模式上改變。
二、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那么在進行了思想的革命之后,我們進一步的就要開始進行實際的行動。正如前文所說的,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那么老師所要做的就是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自己進行問題的探究,問題的分析,老師在這一過程中起到的是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們梳理思維,給他們解決一些困惑他們的問題。例如:老師可以在語文前半段課堂中將學生分為若干組,讓每個組進行課文不同自然段的解析,在語文后半段的課程中,可以讓每個組來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這樣一來,學生組員與組員之間就會進行相應的語文討論,交流自己對于這一課文的見解與分析,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進行語文知識上的取長補短。這樣的教學方法其實更多的是讓學生像一個小老師一樣,自己對課文進行解讀,鍛煉他們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分析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同時在最后,老師要對那些分析得理的小組進行表揚,對于那些分析的較為偏題的小組也不能批評。在這樣雙管齊下的方法下,學生們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將大幅提升,他們將會更多地自己進行語文的學習,而不僅僅只是拘泥于上課的45分鐘之內。
其次,老師一定要給學生們樹立明確的語文學習目標,讓學生在追尋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一旦學習目標明確,學生們就會更加積極去運用他們的頭腦,運用他們的思維以及手,口,也就是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這個學習活動中去[2]。不能忘記的是,老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給學生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讓他們少走學習上的彎路,即使摒棄錯誤的方向,更加高效地發現真理。由于小學的知識儲量較少,生活經驗也比較缺乏,思維也在成長成熟的階段,所以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讓他們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成功的讓學生們從“想要自學“變為”能夠自學“,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對語文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三、調整師生關系同樣重要
在如今的新時代中,老師已經不再僅僅只是老師的角色,同時他還能夠扮演學生們的朋友,學生們的知己。在過去的教學理念里,老師的地位在課堂上是不容挑釁的,所以這就導致了許多學生對于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時候,雖然帶有疑惑,但是卻不敢在課堂上公開質疑。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性。在如今的課堂里,老師如果能夠和學生們平等對話,更多的成為學生們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那么更多學生們會更加積極活躍提出他們的看法和觀點,從而增強他們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想要提升小學生在語文上的自主學習能力,就一定要從思想層面上開始改變,首先從思維上掃盲。在完成這一前提基礎之后,老師才可以進行下面一系列的步驟,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這些措施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重中之重的是,老師一定要切記學生才是課堂的中心,課堂上一定要圍繞學生進行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的身心,能力都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霞,將自主學習能力融入到語文培養當中。《科技探索》,2012(06)
[2]喬軍民,淺析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育科學》,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