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焦 巧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航空服務學院,湖北武漢 430000)
大力發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我國上至國家層面,下至學生層面都需要共同努力、共同作用的一項重要舉措。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激發青年創新創業基因,大力發展眾創空間,推出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從2015年開始,教育部對全國高校加強創業教育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要充分發揮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在國家發展和青年教育戰略的重要作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逐漸成為高校大學生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和任務。
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優秀傳統文化分支的茶文化已經復蘇,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飲茶,以茶會友、修身養性。茶文化的發展推動茶行業的發展,整個茶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對人才的技能、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因此,在大力發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及對茶藝人才需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對旅游管理專業茶藝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切實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旅游類人才,不僅提高了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也順應了高職教育的的發展趨勢,滿足了茶藝人才的市場需求。
筆者以“茶藝課程”為主題檢索到近五年的文獻有211篇,以“茶藝課程教學改革”為主題檢索到的文獻為78篇,以“茶藝課程”為關鍵詞檢索到文獻31篇,通過對以上文獻進行學習整理,《茶藝》課程教學存在問題與改革現狀如下。
2.1.1 生源弱學時短教學效果不佳
學習《茶藝》課程的生源主要為中職升入高職或高考升入高職,沒有農林相關專業背景,與茶相關的理論基礎知識薄弱,學生特點是不太愛理論學習,但動手能力及好奇心強,導致培養的學生茶藝技巧能掌握,但缺乏理論支撐,少了一分靈氣和內涵。
2.1.2 教學方式與手段缺乏創新
《茶藝》課程教學一般采用講授法和多媒體教學,理論教學部分以講授茶藝知識為主,實訓教學環節機械重復茶藝沖泡流程。冗長乏味的理論知識、重復枯燥的實踐環節,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很難讓學生領略中國悠久的茶文化,體味中國茶藝之美。單一陳舊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不能很好的訓練學生的茶藝技能,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很難培養出優雅氣質和良好舉止的茶藝人才。此外,筆試考試的單一方式,導致課程重理論而輕實踐,學生不能高質量掌握茶藝技能。
2.1.3 教師素質與教學水平亟待提升
《茶藝》課程是一門融合了藝術、美學、表演、音樂和設計等專業的綜合性學科,作為講授茶藝的教師應懂茶、愛茶,比一般的茶人有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師專業背景差別較大,茶學專業的教師稀缺,絕大多數教師只是在社會茶藝培訓機構進行了短時間的培訓,很難系統而深刻地了解茶藝。
2.2.1 強調設置科學的教學目標
有教學改革研究者指出,在《茶藝》課程目標的設置上應科學合理。如:由于《茶藝》課程教學課時短,學生基本都沒有茶藝方面的基礎,導致培養目標相對簡單,本該重點掌握的茶藝編創、茶席設計等核心內容不做要求,反而要求學生對常見茶葉的品質、種類進行辨別,與《茶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混為一談。
2.2.2 強調教學內容應與專業緊密結合
有研究者指出,茶藝課程教學的特點是實踐性較強,總體課時安排較少,所以在進行茶藝知識傳輸的時候要結合旅游專業進行,在進行茶藝知識講解的時候,要重視理論知識和具體實踐相結合,內容設置要具有科學性,要與《茶藝》專業緊密結合,要具體化、個性化,不再扁平單一。
2.2.3 強調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教學
有研究者提出,茶藝課程需重視實踐性,教師應以茶藝技能實踐操作為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以使學生掌握相關的茶藝操作技能為目的,使學生掌握茶文化的基礎知識,掌握茶的沖泡,鑒別,品味等技能,培養學生對于茶道文化的審美情趣。同時,在掌握好茶藝技能、茶藝實踐課程之余,應當具有多層次性,開展外出考察形式的實踐教學,應該教給學生市場分析評估,茶藝服務管理等技能,為學生將來從事專業服務打好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創新創業教育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與創新型個性人才為核心,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為目標。美國現在已有半數以上的美國高等院校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課程,形成了完備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在這種體系中成長起來的青年具有創新思維、創業意識,已經為美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
通過文獻調研和同行訪談發現,關于單一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和茶藝課程的研究很多,但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茶藝課程改革的研究還很少,都是改革先行者的思想火花和嘗試,具體如下:
黃秋鴦老師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茶藝創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從探討構建高職茶藝創業課程體系的瓶頸入手,重點探討高職茶藝創業課程體系應從樹立高職學生茶藝創業價值觀念、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茶藝創業課程校本教材、開設創業實踐模式的茶藝創業人才孵化班、加強高職茶藝創業師資建設四個方面構建,指出以茶藝為主的創業項目具有廣闊的前景,在提倡大學生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茶藝創業課程體系構建是有必要的。
黃亞果老師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背景下茶藝課程的教學改革》結合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實施訴求,提出并非需要老師來直接引導學生自身形成必要的創業智慧和項目認知,更關鍵的是必須通過層次化的教學機制,來全面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創業項目,并且引導學生以不斷創新、不畏失敗的精神來具體參與整個創業活動之中。通過精神理念和人文思維的綜合引導,從而實現學生對創業活動的具體價值認同。
葉娜、王魁老師《互聯網背景下茶藝課程教學融入創新教育初探》,以互聯網為背景,分析出茶藝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的4種途徑:以茶為主,全方面提升學生對茶藝的理解深度;增強課外活動的實踐力度,以實踐推動學生形成創新意識;采用“模糊”教學方式,引領學生自主發現技藝要點;擴充實際思想,充實外部考察資源。
筆者認為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茶藝課程的改革應當以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培養創新人才等為目的,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創新創業教育教材、校園創新創業文化等方面入手,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過程、考核方式,切實加大實踐教學環節,設置更多教學任務模塊,聯合企業,指導學生共同完成,以物化的成果呈現出來,使學生成為茶藝職業崗位的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