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強
(中共廊坊市委黨校基礎理論教研室,河北廊坊 065000)
大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轉折的“特殊時期”,也是學生學習方式全面變化的新階段。因此,對于高校學生來說,無論其個人在成長方面的困擾,還是思維方面的疑慮,都成為當前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點。結合目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狀況看,該平臺的傳播優勢與內容優勢,能夠為當前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提供重要幫助。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想要適應全新時代環境和傳播要求,就必須從傳播體系上予以轉型,通過充分發揮多種媒體的傳播優勢,從而尋求思想傳播、引導與學生行為指引的正確路徑。學生培養要融入其個人內心,特別是要與學生構建暢通及時的溝通方式,輔導員要對學生的思維變化及時了解。相對于傳統面對面溝通方式的局限性,目前利用新媒體的虛擬溝通方式,可以更好的傾聽學生心聲,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讓學生工作更有成效。當然,新媒體平臺所搭建的生動平臺,也能成為學生更好成長的新空間。當前活躍的媒體環境,為學生學習各種知識提供了多種資源,學生可以通過發揮媒體平臺的綜合優勢,自我探尋各種知識。
在媒體融合新環境下,高校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心理特征出現了多樣化、層次性變化。輔導員作為學生成長進程中的重要“引路者”和“監督者”,學會使用新媒體,既能幫助輔導員更好了解學生思維變化,更是融媒體時代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訴求。輔導員用好新媒體平臺,及時使用該平臺為教育發聲,也實現了與學生及時溝通的重要目標。當然,這也是高校學生工作的內在規律,輔導員通過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軌跡和習慣偏好,不難看出新媒體平臺更符合學生特點,更能有效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新媒體時代,輔導員積極向“虛擬空間”延伸,推進思政教育工作創新,也是彌補目前學生工作短板的重要舉措。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重點是學生,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及時關注學生思維心態的變化狀況,并且通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身心處于健康成長的狀態。在新媒體環境下,充分發揮新媒體在思想引導和行為指引等多個領域的具體優勢,綜合發揮各種新媒體工具的優勢,通過打造生動、形象的“新媒體”思政機制,從而引導學生對正確價值觀和行為理念、人文心態等內容形成科學認識和全面理解,進而做好輔導員的各項工作。
以移動智能終端為平臺的新媒體迅猛發展,為學生工作開展提供了新的溝通平臺,也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新的選擇。事實上,新媒體在內容展示方面的多樣化、多類型優勢,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立體的思政教育環境。新媒體在溝通交流與互動方面的優勢,更是方便了輔導員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互動,有利于輔導員傾聽學生的意見,實現師生思想情感的有效互動。
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要注重使用新媒體的思維方式和意識來具體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通過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所具有的廣泛性、互動性等多樣化優勢,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新媒體時代的思想新變化與新思潮,形成全新認識。同時,高校輔導員自身也要合理借助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和影響力,實現正確價值思維傳播的理想目標。
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積極使用新媒體,大大增加了思政教育的途徑,實現了高校學生工作方式的根本創新與優化,更為高校學生教育和培養搭建了廣闊平臺。與傳統媒體不同,新媒體平臺所包含的信息內容極其豐富、且信息傳播的速度極快,在利用新媒體開展學生工作時,不再受時空等各種因素影響,尤其是各種最新時政新聞和社會熱點都能夠通過新媒體平臺第一時間提供給學生,當然這也為目前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提供了立體化的教學方式,這也是傳統高校輔導員工作中所不具有的優勢。
但是,我們也要以客觀視角來認識新媒體應用的“兩面性”,尤其要看到新媒體對高校學生成長的“負面效應”。新媒體技術的成熟應用是傳播技術成熟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基于新媒體技術應用與大眾推動、社會文化等多種理念共同作用的結果。然而新媒體有“雙刃劍”效應。只有對新媒體予以科學應用,才能使其正確傳遞精神理念。一旦,應用不當,就很容易出現負面影響。尤其是新媒體平臺的內容多元化和傳播開放性極其容易引發“信息失真”等現實問題。因此,在當前輔導員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必須精準把握新媒體時代的應用規律,盡可能降低新媒體應用過程中的風險,創新思政教育策略。
在新媒體廣泛應用環境下,輔導員必須正確認識不同類型媒介的傳播特點,比如對微信微博、有聲電臺等多種新媒體的應用特征進行客觀認識,通過創新學生工作方法,革新思政教育理念,從而實現新媒體傳播應用的最佳效果。借助新媒體教育載體,使輔導員能夠更客觀、全面的了解到學生的心理變化。同時,發揮新媒體的交流溝通優勢,能夠將學生個人的思維表達融入到新媒體之中,從而實現思政工作對新媒體應用的最佳效果。
在新媒體應用加速、程度加深環境下,如今高校輔導員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要充分注重發揮新媒體的技術優勢和平臺意義,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從而構建“新媒體+學生教育”的立體化教學格局。輔導員要及時彌補自身在新媒體平臺應用方面的短板,通過對各類媒介平臺的傳播特征、應用優勢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構建適合學生的新媒體思政平臺。輔導員在選擇思政教育素材時,要打破傳統、單一的文字類型,通過合理利用視頻、圖片等各類展示方式,從而實現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的最佳效果。
針對當前學生參與思政工作的實際訴求,在推進思政工作時,要注重發揮新媒體平臺的溝通優勢,及時收集、傾聽學生的思想需要與價值反饋,并為高校學生積極參與思政提供科學平臺。借助不同新媒體工具的傳播優勢,構建全面、立體的溝通體系。當然,在該溝通機制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及時回饋,確保學生各種疑惑得到有效解決。
在新媒體平臺廣泛應用環境下,高校學生成長氛圍與思維環境也出現了一系列根本性變化。以“雙微平臺”為依托,以智能終端為載體的全新媒體平臺已經發展成為學生了解社會信息、參與學生工作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開展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活動時,要充分發揮多種新媒體途徑的應用優勢,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思維素材,通過創新學生工作體系,讓學生的每一個心理訴求都能得到及時關注,同時也能夠將學生的心理疑惑,予以徹底、有效的解決。
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對學生進行精神上的有效引導,也是提升學生綜合實力的核心要素。思政教育的內在屬性與精神內涵決定了在開展該教學時,要對學生的學習心態和思維困惑進行細分,并對需要學生具備的心態理念進行及時更新與教育引導,從而實現理想的教育效果。當然,高校輔導員想要更好利用新媒體平臺,就需要發揮學生的主導性,打造學生樂于參與,深度融入其中的平臺,真正實現新媒體在學生工作中的綜合應用價值。
新媒體的廣泛應用是基于媒體技術、大眾習慣與傳播方式的多樣性變革。在媒體融合環境下,高校學生對各種媒介載體的價值認同也大大提升。輔導員作為學生學習上的引導者,精神上的引路者,要注重合理使用互聯網、微信平臺等多種新媒體,創新思政工作體系,豐富思政教育形式,完善思政教育內容,使整個思政教育體系更有活力和時代特色。如何用好新媒體技術,對思政教育體系進行優化改造,這既是媒體融合時代的優勢前提,也是創新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機遇。
與傳統媒體時代不同,在互聯網助力下,通過發揮數字技術、智能終端等優勢,從而為廣大用戶提供鮮活的新聞信息和“立體化”的閱讀服務。在媒體技術助力下,如今新媒體與移動智能終端相融合,全面滲透大眾生活。在媒體融合時代的今天,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普及與成熟應用,各類新媒體產品為高校學生管理活動創新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和技術動力。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利用新媒體平臺來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不僅是其積極適應全新時代環境的體現,更是發揮技術優勢,創新思政教育工作的生動展示。將新媒體系統化應用于高校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體系之中,將在有效提升學生新媒體素養的基礎上,實現高校學生培養的最佳效果。
當前活躍的媒體環境為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尤其是新媒體在內容、交流機制等多個方面的優勢,為目前創新思政教育提供了極大便利。但是新媒體的開放性和多元性,也為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時代命題和挑戰。對于專門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而言,更要在自身工作中,理性把握新媒體應用的具體優勢,注重對其應用過程中的風險進行防范,從而真正發揮好新媒體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