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向華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河南鄭州 450046)
近年來,“文化自信”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然而,高校英語教學卻并未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這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無法將英語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相掛鉤,進而使得他們無法使用英語準確地表述傳統(tǒng)文化內容,很顯然這種教學是失敗的。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高校英語應該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這樣學生的文化失語現(xiàn)象才能夠得到真正解決。1 相關概念說明
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了“文化自信”。所謂“文化自信”事實上指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事實上,增強文化自信極為重要,其又被稱為“第四個自信”。文化自信關系到中華民族的自立自強,其不單單只是一句口號而已,我們需要積極踐行文化自信,使我們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感到自豪。文化自信的提出為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提出了正確道路。對于高校學生而言,他們是祖國未來的接班者,他們擔負著建設偉大祖國的重任。文化自信的提出可以使他們認識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彌足珍貴,從而自覺承擔起傳播和推廣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并在跨文化交流中驕傲地傳播我國傳統(tǒng)文化。在這種趨勢下,我國傳統(tǒng)文化才能夠真正走向世界舞臺,得到世界的認可。
我國茶文化是在茶事活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與儒釋道等文化一樣,茶文化同樣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部分。簡單來說,茶文化既可以指茶葉、茶名、茶具等肉眼可見的物質內容,也可以指茶俗、茶禮、茶思想、茶文學等精神層面的內容,同時還可以指茶諺語、茶成語、茶歇后語等語言方面的內容。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茶文化作為我國本土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茶文化作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其傳承與發(fā)展關系到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強弱。對于高校英語教學而言,茶文化的融入不僅是其傳承的需要,同時也是對文化自信號召的響應。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茶文化相對處于較為邊緣的位置。首先,就教材內容來講,其中只有某一單元的某一個小模塊才提到了“下午茶”,更不用說茶文化的涉及了。不難想象,茶文化在高校英語教材中存在缺失現(xiàn)象,這會使得學生無法透過英語對茶文化進行“再認識”,更無法熟練運用英語對中英茶文化進行比較。其次,就教學內容的編排來看,部分教師的教學僅局限于詞匯和語法等基礎內容,很少會拓展到文化領域,茶文化的講解更是少之又少。如果出現(xiàn)“afternoon tea”(下午茶)這一詞組,教師也只是簡單地告訴學生其漢語含義,學生就無法得知下午茶背后的具體內容,比如下午茶的歷史由來、下午茶的制茶方式、下午茶甜點的配置、下午茶的著裝注意事項等。再者,就課后讀物的挑選來講,教師同樣忽視了茶文化以及傳統(tǒng)文化在課后讀物中的比重,很多讀物往往以西方文化為主,其中較少涉及到中國本土文化,這就可能導致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缺少認同感,進而可能出現(xiàn)崇洋媚外的心理。除此之外,教師在安排英語角等活動時也未將茶文化主題考慮在內,其他的課外活動也未涉及茶文化。很顯然,高校英語教學中存在著明顯的文化失語問題,這對于學生自身文化自信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不利的。
對于高校英語教學而言,茶文化的融入是十分重要的。其一,茶文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有助于文化傳承。不少高校學生缺少對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特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少學生還出現(xiàn)了“哈韓”、“哈日”、“哈美”等趨勢。當被問起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問題(比如中國茶文化什么時候形成)時,這些高校學生也是一問三不知。而將茶文化適當?shù)厝谌氲礁咝S⒄Z之中可以增強他們對于包括茶文化在內的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使他們自覺承擔起傳承我國茶文化的重任。其二,茶文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針對茶文化的了解和學習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古代茶人對于天人合一的追求、茶道四諦的內涵等,深入的學習和認識可以使他們?yōu)槲覈栉幕械津湴粒鰪娮陨淼奈幕孕拧F淙栉幕軌蛴行貙拰W生的知識范疇。透過茶文化,高校學生可以了解我國茶葉的種類、產(chǎn)地,同時對茶文化歷史、地理等都能夠深入了解,另外還能夠領略茶詩茶詞茶小說等文學作品,這對于他們知識范疇的拓寬和思想境界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其四,茶文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由于中英文化體系中都存在茶文化,因而在英語教學中講解茶文化可以使學生通過“茶”理解中西方語言、文化背景、思維習慣等的差異,并在此基礎上對中英茶文化加以對比,這樣他們自身的跨文化意識也會相應提高。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當前高校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傳統(tǒng)文化缺失的問題,這對于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等來講是極為不利的。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更多的思考如何解決“文化失語”問題,提高學生對于母語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基于此,高校英語教學中茶文化的滲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實現(xiàn):
教學內容的調整應該分為這樣幾個方面。首先,可以對教材進行重新編撰,融入更多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模塊或內容,增設傳統(tǒng)文化單元等(比如茶文化主題單元)。其次,教學大綱也需要進行調整,對“文化自信”與英語教材的結合應該加以明確和重視,這樣師生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定位并擬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最后,教師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教學內容不僅要包含茶文化在內,還應該將其作為獨立單元設置。比如可以用“tea culture”(茶文化)來設置一個單元模塊,并在其中融入聽力、閱讀等內容。當然閱讀既可以安排英語母語人士所寫的短文,也可以采用與茶文化相關的漢譯英文章,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中西方的茶文化,從而加深對于茶文化的理解。
高校英語教學可以分為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兩個部分。針對課內教學來講,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同時多使用多媒體開展教學,使學生結合圖片、視頻以及音頻等對茶文化構成更為生動直觀的認識。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與中國茶文化相關的視頻,當然也刻意搜集一些介紹中國茶文化的英文視頻,幫助學生了解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茶文化。針對于課外教學,教師可以運用網(wǎng)絡教學的方式。教師事先通過網(wǎng)絡平臺布置學習內容,比如“中國茶道思想是什么”、“中國茶文化與儒釋道的淵源”等,學生在閱覽完平臺上的視頻資源后就可以根據(jù)教師的安排開展自主學習,并在此過程中提高自己對于傳統(tǒng)茶文化的認識。
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同樣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說課堂是理論知識傳授的場所,那么教學活動就是學生實踐的場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組織茶文化英語角,同時邀請外教加入其中,師生在純英文的環(huán)境下就中西方的茶文化進行交流探討,這樣學生會加深對于茶文化的認識,同時增強對于本土茶文化的自信和認同。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辯論賽、演講賽等活動,讓學生能夠學會“活學活用”,真正將學到的茶短語、茶文化知識都運用到口語交流中。當然,教師還可以邀請留學生與本班級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給學生提供更多用英語表達茶文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