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肖萍
摘 要:數學因其嚴密的邏輯性和抽象的思維而著稱,在整個教育教學體系當中占據及其重要的部分。但正由于其學科特性,導致了數學教學在教育系統中呈現出較為抽象和困難的現象,因而生活元素的加入和應用為教師生動、貼切地授課和學生簡單直觀、輕松地學習提供了可能。
關鍵詞:生活元素;小學;數學
一 生活元素概念界定
生活元素指的是能夠包含、代表一切生活化的一種物質或行為。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存在元素學說思想,這種思想把元素看成是構成自然界中一切實在物體的最簡單的組成部分。元素的思想具有頗深的淵源,早在古巴比倫和古埃及時期,就有把水、空氣和土看成是世界的主要組成元素。而在“生活元素”中,生活應視為形容詞,因而生活元素是自然界中一切能夠表達生活化的元素。此外,人們常常說生活需要加入新元素,這里的新元素指的是要改變那種令人感到乏味的一成不變的生活,而需要新的方式、東西來改變、充實當下的生活。這句話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同樣適用。將生活元素融入到小學教育教學系統中,可以快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師授課效率和質量以及促進學生學習進步。
二 生活元素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必要性分析
眾所周知,小學生對數學內容存在難以理解的現象,同時也比較容易產生錯誤的知識點,尤其是應用題、附加題等中、高難度題目的設置,學生獲取知識困難,學習興趣缺乏,成績難以提高。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重難點,在日常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或通過板書的形式進行呈現,或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等進行講解。但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的教學重難點并未得到學生很好的理解,教師所講授的知識為極少部分學生所理解,大多數學生處于一知半解甚至安全不懂的狀態。其原因在于在很多地區的小學數學課程的設置和結構中,很多教學內容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觸或者在生活中不太會接觸到。另外,還有很多的內容相對較為抽象,難以理解,有些內容和知識點本身邏輯性就非常高,對于邏輯思維有極大的要求。而對于那些缺乏邏輯思維、學習成績中下或者智力相對低下,反應力相對緩慢的學生而言,在整個學習的過程當中,由于邏輯的缺失或遲緩,導致學習困難。因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將生活元素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至關重要。正如前文所述,生活元素是生活元素是自然界中一切能夠表達生活化的元素,它能夠包含、代表一切生活化的一種物質或行為。將日常生活化的東西添加到原本的小學數學教學系統中,將原本晦澀、抽象的數學知識點以日常化、生活化的形式來呈現,既削減了原本數學知識的難度和深度,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同時還使諸多數學知識變得生活化、具像化,可大幅度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人情和興趣。因而,小學數學教育體系非常有必要將生活元素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的進程中。
三 生活元素在小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將生活元素應用于教案的準備
將生活元素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教案的準備工作中,首先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數學教學觀念。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大部分的老師認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任務和基本目標是幫助學生培養數學理論思維和理論基礎,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導致很多學生在生活中面臨相似的數學問題時不能舉一反三,同樣無從下手。因而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將生活元素納入到教學中,通過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充滿生活趣味的數學課堂,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轉變教學觀念是整個生活元素能得以真正滲透和融入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體系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教師在教學素材和資源的時候,盡可能多地諸多的生活元素添加到教案的準備和教學內容當中。
(二)將生活元素應用于課程的講解
生活素材的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非常的直觀和形象,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二年級數學《克與千克》的內容講解中,教師就可以先講述我們在生活當中母親到菜市場買菜稱重的場景,讓學生首先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然后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印有標簽的物品,如薯片、罐裝蜂蜜等帶入課堂,這兩種物品分別用克和千克呈現,因而老師就可以接著這兩個物品向學生講解克和千克這兩者之間的轉化關系,學生在教師所營造的充滿生活氣息的課堂中利用1千克=1000克的數量關系輕松地學會了轉換技巧,使得教師能很好地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再比如五年級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教師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樂高玩具、魔方、快遞紙箱等做具體的講解,這些物品非常的直觀,加深了學生們對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印象,使學生們能夠迅速的了解到什么是正方體、什么是長方體。
(三)將生活元素應用于作業的布置
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中應用不局限于教師的課前教學準備和教學課程的講解,同時也需要應用于整個數學作業的布置中。作業的布置是對這個教學課程知識點的回顧和復習,查漏補缺的過程。能夠激發學生們做作業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們積極主動完成作業,最終達到對數學課程的學習和鞏固。
四 生活元素在小學教學中應用價值與意義
(一)融入生活元素,優化學習素材
數學來源于生活,是客觀世界所抽象概括而成的理論和方法。這種理論或方法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征。正是由于這種高度概括和抽象性,使得學生們上課對知識點理解較為困難,因而也成為了整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重難點。但教師在課前備課,準備教學素材時將生活元素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習的素材不再是枯燥的教師板書和空洞、抽象的數學理論和知識點。而是我們日常中可以接觸到的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的具體物質,這些物質能夠給予學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使學生們對傳統的知識點不再存在畏難情緒,而是對所要學習的知識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以此來,教師完成了教學任務和目標,學生們也完成了對于新的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
(二)融入生活元素,生活鏈接教學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講解過程當中,應積極地將生活元素應用其中,這種生活元素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見、可觸的具體物品,也包日常生活中一年分為四季、一年等于十二個月等常識問題。例如在三年級數學《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識——用電問題進行講解。已知小紅一家一個月要用50度電,一年的總用電量是多少?根據題意,一個月用50度,一年有12個月,則總用電量為50x12=600(度),教師可以舉出諸多類似的數學題目,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靈活地應用。將生活元素充分納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五 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元素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體現,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系統意義非凡。教師要脫離傳統的課堂思維,合理地應用生活元素,將更多的生活元素應用到教學素材的準備中、應用到教學課程的講解中、應用到課后作業的布置中,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化的場景和情境中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獲得知識與實現其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冬梅.關于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 2015(2):46-46.
[2]白彩蓮.淺析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25):114.
[3]王君玲.芻議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2):75-75.
[4]武小琴.分析探討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 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