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
摘 要:新課改的持續推進給小學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其要求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融入德育教學,培養小學生的優秀人格。素質教育要求小學教學從全方面培養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促進其綜合發展。小學學習是人一生中的啟蒙階段,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重要時期。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德育滲透;有效措施
在小學教學中開展音樂教學,不但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還可以使小學教學變得生動有趣,進而增強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意識,培養其審美能力。開展德育教學是促使小學生建立正確觀念、培養其優秀品格的基礎,將小學音樂教學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可以進一步增強小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所以,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認識到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切實推動小學音樂課堂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實。
一 在歌唱學習中滲透德育教育
音樂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調節情緒的有效方式。教師在歌唱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有助于小學生更深刻的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表現音樂內容,促使其建立正確的三觀。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日常歌唱教學中,應當充分的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學習能力,以學生的心理需求為本,準確地把握音樂所要表現的具體形象,充分向學生展示音樂作品所具有的感染力與表現力,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音樂內涵,敢于表現音樂,在體驗中促進德育教育的落實。
二 在教學歌唱技巧時貫徹德育教育
要想進一步促進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落實,就需要音樂教師認識到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重要性,由自己扮演課堂中的輔助者角色,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學生學習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其德育素養的培養,逐步滲透更多的德育知識。例如在教學《幸福拍手歌》一課時,對于節奏較難掌握的樂句,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以音樂為基礎來創編舞蹈動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段表演,在律動感受中解決該樂句的節奏難點。該種教學模式不僅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參與度,同時也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合作理念,引導其養成尊重他人、善于思考,合理分配以及開拓創新的優秀品質。
三 在教學音樂鑒賞時促進小學生德育素養的提高
音樂的學習,最為重要的就是對音樂作品的感悟和賞析。在小學階段的音樂鑒賞課中,教師應不斷地激發學生的音樂聽賞興趣,促進學生對音樂內容的理解,深入感受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美感,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適時進行情感升華,使學生自發、自覺的抵制庸俗作品,促進其正確三觀的樹立,推進德育教學工作的進行。例如在教學《節日舞曲》音樂鑒賞課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深入體會音樂作品傳遞的快樂與美好情感,進而激發學生對美好節日的向往和期待,同時教導學生對當下生活心懷感恩,增加其幸福感。擁有快樂的身心,學生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學習。
四 通過增加音樂教學內容來落實德育教育
要想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切實落實德育教育,需要音樂教師以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為基礎,選擇并拓展與之對應的音樂教學內容,舉一反三,促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時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例如在教學《好朋友》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班級中選擇自己的好朋友,然后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合作演唱歌曲,也可以選擇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描繪自己的好朋友,促使其進一步理解音樂內容,同時讓小學生明白有好朋友的重要性,引導其珍惜友誼。利用該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增加自身的德育素養,使音樂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利用樂器學習來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提高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單單涉及到對音樂內容的學習,還包括對音樂器材的學習和訓練。學習樂器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培養學生不怕困難、樂于堅持的良好品質。例如在教學《法國號》一課時,音樂教師就需要向學生普及圓號的相關專業知識,并且可以選擇《法國號》中較為簡單的一段由學生表演。在學生進行表演時,常常會出現節奏錯誤、圓號使用不正確的問題,教師此時要及時鼓勵學生并教會其正確的演奏技巧,激勵學生多多進行練習,培養小學生的堅毅品質。
六 結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落實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音樂教師認真執行。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及時滲透德育教學,同時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提高小學生音樂水平的同時促進其德育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梁譯方.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N]. 巴音郭楞日報(漢),2019-11-02(006).
[2]楊文燕.攜德之手,與音同行——小學音樂教學德育滲透解析[J].黃河之聲,2019(17):110.
[3]溫曉堅.德育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的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19,39(16):227+229.
[4]諸葛冰潔.即雕即刻復歸于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J].黃河之聲, 2017 (2)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