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英
摘? ? 要: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小學階段的語文口語交際課程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究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內涵、特點、現狀及改進,以供參考。
關鍵詞: 語文教學? ? 口語交際? ? 小學階段
引言
小學階段的教育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小學生基本學習方法的養成,還是集體生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育教學活動都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對學生有著非凡的意義。語文教學活動是小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語交際教學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版塊,因此,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淺析
(一)口語交際的內涵。
口語交際具有綜合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從發展歷史來看,既具有歷史性又有新鮮度。所謂歷史性指口語交際在漢語中的發展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對口語交際進行解釋的是孔字和孟子。除此之外,歷史上諸如“張良”和“蘇秦”這樣的游說家層出不窮,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論影響他人,甚至改變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口語交際的特點體現在充滿新鮮感。例如:時下非常流行的網絡用語,在年輕一代的日常交流中使用十分頻繁。
(二)小學口語交際課程的特點。
教師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時,主要表現出以下三方面特點:首先,口語交際教學的普遍性,不論是課程內容的設置還是教學對象,口語交際教學都表現出普遍性特征;其次,口語交際教學的持續性,口語的學習和運用是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口語交際教學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需要教師長期不斷地探索與堅持;最后,口語交際教學的交互性,在口語學習到使用這一個過程中,必須是“對應”式模式,無論是自身的輸出還是對方的反饋,世界上沒有一種口語是可以獨自獲取和提升的,至少是兩人的互動,這也是口語交際課程和聽說課程的最大區別。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
(一)對于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實踐決定理論,理論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當前,我國小學低年級小學口語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教師與學生的認知問題。教師與學生包括家長對口語交際的重要性和專業性沒有引起重視,甚至部分人認為口語交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說話、聊天,對口語交際從思想上沒有引起重視,表現在行為上,造成我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難以開展。
(二)教學手段單一。
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而言,教師在教學口語交際時,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但是,在目前的口語交際教學中,一些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都較為傳統。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以往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與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評價體系亟待完善。
教學評價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個完善的、系統的評價體系尤為重要。但在,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并沒有完整的評價體系,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間的課程交流、問題探討與經驗分享,同時阻礙了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及語文課程整體的發展。
三、如何做好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
(一)轉變意識觀念。
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教學活動而言,認識不到位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此,教師想要解決此問題,具體要做到以下四個準確:一是對口語交際課程定位的準確性,即對口語交際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準確的認識;二是任務準確,即明白開發這門課程的意義和目的;三是策略準確,對現有教學策略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整理,找出當前教學方法的優勢和劣勢,為下一步教學活動提供準確的依據;四是設計,針對前期歸納整理出的問題,依據新時代學科發展方向不斷建完善與更新,設計出新的教學藍圖。
(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國家對教學活動及教材改革越發重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已經從主體變為指導者。隨著角色的轉換,教師需要不斷提高專業素養。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充電”,確保自身專業素養緊跟時代腳步。例如:在部編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一個單元的口語交際課時中,主要內容是“注意說話的語氣”。針對這個課題教學活動,教師在對低年級段小學生進行教學活動時需要找準切入點,尤其要考慮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畢竟低年級段小學生對于“說話語氣”這一概念不能具體領悟,教師的切入點非常關鍵。除此之外,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逐漸趨于多元化,不能以傳統思維看待小學低年級段學生,要用“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1]的哲學思維看待這一群體。
(三)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在低年級段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學方法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工具與手段。在以往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看圖書畫、講故事、同學交流等手段。隨著網絡教學這個新型理念的出現,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途徑隨著網絡的發展日益多元化。基于此,教學方法應隨之而變。例如,在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長大以后做什么”口語交際話題的教學活動時,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這一手段,讓學生對“長大”這個抽象概念有具體的認識,推動話題的開展。
(四)將口語交際帶入生活中,課上與課下相結合。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要考慮學生的方方面面,對于學生的愛好與學習狀態要有精確的規劃。除此之外,還應該將課堂教學與學生課下活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提高口語教學質量。在口語交際系統中培養學生的生活感是教學重難點,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設日常生活情境,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真實地進行日常對話,最終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斷提高。
(五)激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對口語交際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想說、樂說。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為學生營造愉悅的良好氛圍。除此之外,由于小學生的特殊性,教師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在與學生互動交流中,使學生對口語交際提高興趣,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六)加強示范引導,鍛煉口語交際技巧。
小學生處于低年齡段,社會閱歷較淺,但是模仿能力十分強。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時,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對學生樹立榜樣,使學生以模仿為動力,逐漸強化語言交際能力,鍛煉教師的語言技巧。在學生模仿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對學生進行引導與指正,使學生朝向正確的學習方向前進,實現教學目標。
結語
本文主要介紹了小學口語交際的內涵及意義,以及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具體解決措施。個人發展離不開時代,小學生也是如此,好的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帶來無窮益處。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不斷完善與更新方式方法,確保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何新花.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青年時代,2017(7):175.
[2]胡月忠.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與指導的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6(9).
[3]費琳琳.小學低年級“情境式”口語交際教學研究[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7(z2):28-29.
[4]賴兆妮[1].多維引領,靈性提升口語交際能力——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提升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15):31.
[5]王軼鳳.想說愛你不容易——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的嘗試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2016(32):51-53.
[6]曹文紅.關于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思考[J].情感讀本,2016(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