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巧用電子白板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提出要運用電子白板激趣導入新課、巧妙設計課堂情境、提高字詞教學趣味性、解決教學重難點、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電子白板 語文教學 激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A-0113-02
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逐步推進,農村中小學掀起一股運用電子白板教學的探索熱潮。在運用電子白板教學中,激發學習興趣仍然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所在,也是決定學生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那么,如何巧用電子白板更好地融入小學語文教學,并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成為這股學習熱潮的焦點。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探索,筆者就談談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巧用電子白板的五點做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運用電子白板,激趣導入新課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經驗再豐富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時刻將注意力保持在學習情境中也并非易事。教師通過巧妙利用電子白板制作精美的圖片,或是播放一段與內容有關的視頻、音樂等,能瞬間贏得學生的關注,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順勢導入課堂教學內容。在教學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明天,我們畢業》一課時,筆者利用電子白板制作一本音樂相冊,收集本班學生六年來在學校學習、勞動、活動等照片,在課前導入環節播放給學生看。剛開始,學生看到自己或別人小時候的照片都不禁笑起來,隨著播放推進,加上懷舊校園歌曲的渲染,學生回顧自己在校園生活成長的點點滴滴,一些女生眼中已含著淚花,而男生也安靜地看著屏幕。顯然,學生被激起情感的漣漪,這與課文教學目標“讓學生體會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相融合,接下來的課文學習學生聽得很認真,更積極地回答問題。課后,許多學生在日記中抒寫心情,不少學生寫下了發自內心感謝教師的文字。可見,運用電子白板巧妙地設計導入環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電子白板,巧妙設計課堂情境
在電子白板教學出現之前,教師上課多是“一言堂”,許多教師都有過這種體會:一節課下來已是筋疲力盡、口干舌燥,但學生還是似懂非懂,課上提問回答不積極,回答準確率不高,以致出現教師教得累,教學效果卻不理想的現象。現代電子白板的運用,可以將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有效融合,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圖像、文字、解說、音樂、拍照、截圖等多種功能將語文課本中靜態的圖畫變為動態,也可以把一些比較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問題,通過動畫、圖像、聲音等方式模擬成現實具體的情景展現,更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互動性和生成性,確保學生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學習中,做到寓教于樂,使教學效果達到優化。
如教學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走,我們去植樹》一課時,筆者利用電子白板再現課文情境: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們是怎樣迎著和煦的春風,懷著怎樣的心情,在哪些地方進行植樹,他們的植樹活動怎樣給大地添上綠色,少先隊員們的臉上又流露出什么樣的表情等。學生們回憶起自己參加過植樹活動的種種場面,非常真實、歡快,筆者再把學生參加植樹活動的照片,配上文字說明和動聽悅耳的音樂,讓學生身臨其境之感油然而生,頓時把學習興趣激發起來。又如《九寨溝》是一篇介紹旅游勝地的優美散文,為了讓學生體會文章生動、形象的筆觸,領悟作者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筆者利用電子圖片展示功能,讓學生觀看云霧繚繞的九寨溝美麗風光圖片,接著欣賞各種珍稀野生動物圖片,提出問題“看到這條瀑布,你能用什么詩歌來表達”,喚起學生的求知欲。筆者還設計互動環節:說說九寨溝還可能有哪些野生珍稀動物?筆者先把學生可能想到的動物圖片準備好,再給動物圖片加上音效“恭喜你,答對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挑戰欲望一下子就被點燃了,紛紛舉手回答,升華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這樣的情境設計,大大提高學生對所學習課文內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起來。
三、運用電子白板,提高字詞教學趣味性
由于缺乏教學資源,大多數教師,特別是在農村一線教學的教師,都知道教學字詞多采用講授的方法,要么采用形近字記憶法,要么采用音近字記憶法,引導學生聽、讀、寫練習,以鞏固和掌握字詞方面的知識。然而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僅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還可以把所教的生字詞通過課件編輯后,在電子白板上展示出來,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聽到生字的音、形、意,更容易激活學生的記憶。此外,交互式電子白板讓原本靜止的生字詞通過課件中的“自定義動畫”,呈現多種顏色、帶上聲音,讓原本靜止的生字詞變得色彩斑斕、生動活潑,極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便于學生專注地學習和記憶。學生在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的課堂中學習中,學習語文的興趣更濃。在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凸顯、聚光燈、放大鏡、遮屏等功能,使原來靜態的資源變成具有互動性的資源,進而誘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比如在象形字的教學中,筆者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利用電子白板將漢字的變化過程動畫般簡單呈現,就可以很快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火”字給學生展示燃燒的火苗動畫,然后展示火苗變成漢字“火”的動畫,學生看完動畫知道“火”字的讀音,并聯想到燃燒的火苗,一舉兩得。
又如,在教學“晴”和“睛”這兩個字的區別時,為了解決學生容易混淆的這個問題,筆者利用電子白板的凸顯功能,把這兩個字的偏旁變紅,從偏旁入手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學習生字,“晴”是陽光明媚的天氣,但是離不開太陽公公的幫忙,所以“晴”是“日”字旁;而“睛”是眼晴的意思,眼珠和眼晴有一種親切的關系,所以“睛”是“目”字旁;又如教學“蚯、蚓、蜻、蜓、蜘、蛛”等漢字時,為了解決漢字筆畫較多、難辨認的難題,筆者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將光束投射到所學漢字之中,通過電子筆對漢字結構進行剖析,讓學生發現漢字偏旁相同的規律。“蟲”字旁代表動物,這些漢字的發音全部由右側部件決定,分別為“丘、引、青、廷、知、朱”,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很快認識生字,大大降低學習的難度。
四、運用電子白板,逐步解決教學重難點
要實現最優化的語文課堂教學,取得優質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就不能忽視突破教學重難點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電子白板可以充分發揮其再現性的特點,將一些抽象的概念或是難以觀察清楚的現象,以及一些跨越時空的事物,不易演示的實景實驗等,在顯示屏上進行微觀放大或宏觀縮小、動靜結合、聲色兼備、圖文并茂的操作,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活動。
例如,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課文《司馬光》中有個詞語“一不小心”,如果光用語言解釋顯得不夠形象具體,但運用電子白板演示文中的小朋友爬假山時掉進水缸的場景,學生立刻就明白了,教師再引導學生通過聽課文朗讀,體會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在朗讀時學生應讀出急切、意外的語氣,如果僅靠教師解釋是很難達到這個程度的。
五、運用電子白板,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
語文是一門人類交際工具的學科,如何更好地培養和發展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能力,以往總會出現“啟而不發”“導而不說”“重復地說”的現象。電子白板具有直觀、形象、情感性強等優點,能使交際內容中各種美的因素被直觀而有效地呈現出來,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語言表達力及豐富的想象力,同時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加上畫面的色彩美、構圖美、音樂的抑揚頓挫等因素,使得每名學生身臨其境,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感知,激發寫作的靈感。運用電子白板的書寫、圈畫、標注、修改、涂擦等功能進行簡單的操作,學生更有興致參與自我展現,促進師生之間互動交流,使寫話訓練更加有效。
看圖寫話教學中,讀圖識圖是基礎、前提和鋪墊。素材圖所表現的內容具有一定的跳躍性,圖與圖、圖的各部分之間都有一些省略外在獨特、內在聯系等內容。而利用電子白板相關的資源和功能,填補圖畫中的思維片段,即把所需要的內容用動畫形式展現出來,還可以調用資源庫豐富想象空間使畫面活起來,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也能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
電子白板中的頁面轉換功能能讓互動賞析更富有意義。學生寫完文章,經過教師修改后,對如何進行添加、修改還是感到比較困難。而利用白板的投影頁面出示修改后的文章,有針對性的說明、認識修改符號,然后再轉換到白板頁面,指導學生看懂教師的批改,學會自己修改,再各挑選書寫比較糟糕和書寫最好的一份習作展示出來,師生一起探討,對文章進行修改、評價。
總之,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運用必將給新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注入新鮮的活力,白板就像一塊有著更大容量的黑板,它作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交互的界面,為語文課堂增加無窮魅力,也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精彩。教師要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各項功能,想方設法從學生學習的興趣入手,提高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更大程度收獲語文課堂教學成果。
作者簡介:盧泳燕(1981— ),女,廣西昭平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農村小學語文教學。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