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巍
摘要: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與實踐聯系非常緊密的專業,隨著人居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該專業人才需求的質量和數量都顯著提升。當前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要求較高,但是對于學生創意性思維方面的訓練則相對薄弱,嚴重影響了藝術教育層面對學生潛能的挖掘。本文淺析如何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推進職業教育與藝術教育的雙軌運行。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創新;藝術教育;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TU238-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27-0227-01
一、引言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所涵蓋的課程和知識比較復雜,而高職階段學校開設的專業課程授課時間有限,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技能教學層面,忽略了藝術教育層面對學生潛能的開發,使得學生的藝術造詣有待提升。這不僅不適應當前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的綜合需求,更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下一步教學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推進職業教育與藝術教育的雙軌運行。
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政策的不斷傾斜,近年來高職院校的招生人數屢創新高,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在讀生數量也逐步增加。但由于課程體系復雜,教學推進不均衡等原因,導致很多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建設重理論輕創意,使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遇到很多瓶頸,不能勝任核心設計工作,因此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必須要進一步改革。設計是一項非常主觀的工作,不是生硬的線條拼接和光色變化,而是要把設計者自身的文化修養、眼界、情懷、對世界的溫度巧妙融合其中,一幅完整的作品不在于技術多么扎實,而在于設計者的文化和素質,這樣才能夠喚醒觀者共鳴。當前很多學生之所以熱愛本專業是因為它的就業前景比較廣泛,對其缺乏真正的理解與熱愛。所以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課程改革必須要圍繞提升學生的藝術涵養而努力,這樣才可以為教學注入更多創意和活力。
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創新探索
環境藝術設計課程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廣泛,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釋放學生的創意與熱情,讓環境藝術設計課程可以更好實現職業教育與藝術教育的雙軌并行。
(一)任務引導,調動興趣
環境藝術設計課程與實踐的聯系非常緊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實踐任務,為學生營造真實、具體的實踐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色彩構成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己為不同的房間進行色彩設計工作,讓學生們在實物展示與視覺對比的過程中,對色彩的層次感和漸變方式產生更加直觀的理解。讓學生可以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時,頭腦中建立對設計的親密感,促進創作意識萌芽。
(二)小組合作,互動探究
除了教師主導下的任務引導外,教師還可以把任務以小組的形式,下放給學生,讓學生們自主對設計素材進行搜集,大家集體討論設計風格、設計細節等,課上課下學生之間的匯報與討論,交流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而日在信息整理過程中,開闊了視野,充實了個人素材庫,同時又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對一些專業性強的內容,教師還可以作為擴充內容,為學生講解和分析一些設計大師的著名作品,讓學生們借鑒其精華,整合為自我的全新創意,并投入后續的創作實踐中。
(三)廣納博采,跨界創新
藝術的相通的,歌者可以從一幅畫中獲得靈感,舞者可以從一件雕塑中感受到力量,跨界相融催生創意已經是當前設計界廣泛存在的一種現象,因此在對學生開展創意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帶著發現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優秀創意。
以影視作品為例,從很多影視大片中學生都可以學習到很好的光影色處理方式。而且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走出去瀏覽各地建筑物的室內外建筑風格所需要耗費的時間、金錢成本都比較高,但是通過欣賞影視作品,它的鏡頭可以生動逼真為我們展示琳瑯滿目的場景資源,風格多樣、類型多種,涵蓋面廣是任何一本專業書籍無法給予我們的。
四、結語
環境藝術設計課程涵蓋的內容非常多,在課堂上我們能夠教會學生的技法和理論非常全面,但是能夠結合不同的藝術創意將它們消化吸收這才是課程的重點所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創新探索,要從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性價值出發,讓學生們在個人創作、小組合作、跨界融合的過程中,提高理論修養,重視創意實踐,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設計動力,讓學生成為高素質環境藝術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宋玉姍.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環境設計專業需求的《構成Ⅱ》課程教學改革創新探索[J].藝術品鑒,2018(02).
[2]郭建偉.獨立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大眾文藝,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