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
摘要: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中,商業模式創新是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要途徑,而在創新的過程中有助于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和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的實現,因此在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中要進行激勵。在眾多激勵措施中,經濟法的激勵效果更為顯著,但同時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應在發展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充分發揮經濟法的激勵作用,推動我國實現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和網絡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商業模式;經濟法;激勵
互聯網技術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順應了國家的發展戰略,關乎著企業能否抓住機會在互聯網時代占據優勢地位和互聯網是否能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經濟法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全方位保障,對于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激勵作用是推動創新的強大力量。
一、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一)促進消費者福利的提升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消費者的需求是商業模式創新所要重點關注的,而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的是可以讓企業全面獲得消費者需求的相關信息并加以統計分析,針對需求進行創新。創新的模式想要取得成功,消費者的認可十分關鍵,所以推出的產品或者理念若是高出了消費者的期望并且消費者在消費之時可以收獲良好的增值福利,那么該商業模式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得以生存發展。
(二)促進互聯網產業的發展
雖然互聯網產業發展時間不久,但是它的發展前景是被人所看好的,而創新是發展的強大動力,商業模式的創新是促進互聯網發展很好的途徑。任何企業發展的目的都在于盈利,一種商業模式得到很好的收益并且可以長久的發展下去,旁觀企業也會心動進而效仿,促進互聯網行業的良性競爭,使得互聯網產業在競爭中不斷發展,為我國網絡強國的戰略打好基礎。
(三)有利于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
想要是國民經濟長期快速且穩定的發展,就必須要重視轉型升級在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地位,而轉型的本質就是轉向新興技術,增加經濟循環中的技術成分,而互聯網是高新技術中的一個代表,它的發展對于國家的經濟轉型升級有重大的作用。互聯網在我國發展的發展中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推動作用不可忽視。
二、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經濟法激勵的依據
(一)市場的自我激勵失效
市場的自我調節對于傳統的商業模式有實際意義,但是在互聯網商業模式下,企業的風險程度更大,不僅僅是虧損而是時時可能一無所獲。所以一部分人固守傳統的商業模式不肯進行創新,另一些人由于市場環境的自由程度,違背道德甚至是法律進行不正當競爭,而利益的誘惑會使更多的人進入到這樣不健康的模式中,若沒有正確的引導,對有價值的商業模式進行創新的人會越來越少,市場的運行將陷入僵局,經濟發展也會停滯不前。
(二)行政手段激勵的局限性
市場的調節失效就需要政府來激勵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而政府的策略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政府在進行決策時會更加注重國有企業會獲得的利益,產生不公正的市場環境,同時國有企業一直在沒有競爭的環境中會逐漸喪失進行創新的動力,不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更。
(三)經濟法激勵的適合性
經濟法對于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有積極的激勵作用。經濟法對于市場的干預是一種適度的調節,相較于行政干預有一定的優越性,在法律允許的去哪縣內進行干預,在給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自有的空間同時對于過程中出現的不正當行為進行治理,從而調動企業創新的積極性,符合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激勵的要求。法律具有保障公平的訴求,互聯網市場還不夠完善建全,必然存在這一些不公平不正當的現象,這是利用經濟法來治理這些現象,保障互聯網的健康發展。
三、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經濟法激勵的策略
(一)財政法的激勵
財政是經濟法中最有效的一種激勵手段,創新離不開資本的支持,而互聯網產業高新技術和大部分為首次創業的特點,需要大量的資金,財政的支持是最有力且實際的激勵方式。
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看重用戶的需求,而在創立之初,為了吸引大量的消費者投入很大比例的資金,并且不斷增加投入,資金匱乏對于小公司是很大的難題,所以財政支出的作用就顯現出來,當然財政支持的資金應該投在科研方面,同時優化資金的使用方式,正確發揮財政的激勵作用。
(二)稅法的激勵
稅收是國家調控的重要方式,良好的政策會促進市場公平,激發良性競爭,是一種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激勵的手段。
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稅收制度。合理制定商業模式的稅率,助力其發展,良好的發展之后帶來的時稅收的增加,增加財政收入。要發揮稅收的引導作用降低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成本。
(三)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激勵
在制定關于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法律時,確定不正當行為的定義,規范市場環境,為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創造氛圍。在對一些行為進行分析時應該以理性的態度去對待,綜合考慮該競爭行為給消費者、市場帶了的好處和對于競爭者的損失,正面效應大于負面效應的競爭行為不應當認定為不正當競爭。
結束語:
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積極作用是被認可的,在進行政策性激勵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靈活應用,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更正改善,給足互聯網企業創新發展的空間,調動企業創新的主動性,在給予一定的經濟激勵,不斷地進行創新,推動我國互聯網產業健康發展,促進國民經濟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吳太軒,李鑫.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經濟法激勵[J/OL].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王勉,黃穎,楊穎.互聯網平臺下商業模式創新的路徑、經驗和啟示[J].科技和產業,2019,19(04):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