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祥
摘要:舞蹈和雜技都是形體表現藝術,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兩種藝術存在著融合發展的空間。近年來,我國舞蹈與雜技表演表現出融合發展的趨勢,但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存在著一定的融合困境。文章分析了舞蹈和雜技兩種藝術表現形式的融合背景,提出兩種藝術融合發展是時代與自身發展的需求,并探討了兩種藝術融合發展的趨勢。
關鍵詞:雜技;舞蹈;融合發展
舞蹈和雜技表演都是屬于人體藝術,這兩種藝術在特點上存在一定的區別,舞蹈以輕、柔、美為主,而雜技更多的追求驚、奇、險,在實際表演中,通過將兩者進行有效融合,雜技表演中體現舞蹈的節奏,能夠體現表演的厚重感,同時讓雜技在驚險刺激中體現柔美的效果,可以明顯提升雜技的品位,達到剛柔相濟的表演效果。筆者結合自身實際工作經驗,探索舞蹈和雜技融合的路徑,希望對提升兩種藝術的表現效果有積極作用。
一、舞蹈與雜技融合發展的背景
隨著現代藝術的不斷和進步,創新創作形式更加多樣化,舞蹈和雜技要基于自身發展情況,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兩種藝術形式的融合發展。整體而言,舞蹈和雜技融合發展順應了時代潮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作為我國傳統的藝術形式,舞蹈和雜技都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從歷史材料來看,我國舞蹈和雜技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當時的人們對這兩種藝術形式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將兩種藝術形式融合則經歷了很長的時期。在舞蹈和雜技融合過程中,學者關于這融合形式有了深入的研究。可以說,舞蹈與雜技融合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背景,同時也符合了時代發展需求。二是滿足觀賞性,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藝術表現形式的要求也與日俱增。因此,舞蹈和雜技要迎合觀眾的需求,創新和發展表現形式,體現舞蹈和雜技表現的多樣性,滿足觀眾的新鮮感需求,才能符合大眾審美特點。不僅如此,觀眾在欣賞口味上體現個性化的特點,舞蹈和雜技的融合要不斷開拓新的形勢,才能達到良好的融合效果。在現如今舞蹈和雜技的表演藝術中,有不少的基本功的運用都是大同小異,在一些歷史文物文化遺產中,可以看到舞蹈藝術和雜技藝術的融合性,兩者通過交融也散發出藝術的巨大魅力。
二、舞蹈藝術在雜技表演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增強藝術感染力
通過將舞蹈和雜技進行有效融合,能夠明顯增強雜技的藝術形式美,充分展示演員的藝術表現力和節目感染力。例如東北秧歌舞蹈需要運用到手絹,有轉手絹和飛手絹的動作、蒙古舞蹈中的頂碗以及舞蹈藝術中的基本功的展示等等,而縱觀雜技藝術,從形體特征、動作的風格、藝術情景的渲染中都具有舞蹈的特征和共性,這是由于舞蹈藝術和雜技藝術都是依靠人體形體作為載體的藝術,這兩者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是由其自身載體和形式所決定的。又如,雜技表演可以融入《茉莉花》,這對于雜技演員的技巧和舞蹈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表演過程中還可以借助其他表現形式,體現表演的思想和文化內涵。
(二)拓寬雜技題材范圍
舞蹈藝術和雜技藝術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利用人的軀體作為藝術展現的載體,而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則在于其表現的特色和審美。舞蹈藝術是通過塑造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物來反映社會現象,而雜技藝術則是利用人的軀體來達到高超的技能展示,并且以驚心動魄的動作演繹為主,當然,在雜技藝術的表演中,雜技演員也通過塑造了不同性格的人物角色和情感,但對情感的注重沒有像舞蹈那么具體。在現代的芭蕾舞、街舞等的舞種中也有很多高超技巧的演繹,這與雜技藝術有著相同之處。長期以來,雜技藝術工作者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舞蹈藝術的特長,創新了許多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風貌的優秀雜技節目,如“獅子舞”“抖空竹”“頂碗”“轉碟”“滾杯”“蹬板凳”等,通過這些方式,在美化雜技表演的同時也擴展其表現范圍,表現效果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三)促進舞蹈與雜技的交融發展
雜技藝術為人體技巧為表演核心,在雜技節目中往往看到的是驚心動魄的高難度動作,讓觀眾賞心悅目,贊嘆不已,但如果在雜技藝術的表演中,只是一貫的展現高難度技巧而忽視了精神層次的表達,那么雜技就會喪失其自身魅力,影響其整體發展。因此,在雜技藝術的發展過程中,要注重舞蹈元素的借鑒和吸收,從視覺效果上分析,舞蹈藝術的融入讓雜技藝術更加的豐富,但由于舞蹈藝術和雜技藝術在審美上相互獨立,兩者之間也有較為明顯的區別,但兩者并不是絕緣的,在很多優秀的雜技作品中,都運用了舞蹈元素,兩者在相互交融中展示一種全新的藝術,給觀眾以美的感受。從目的上來看,雜技借鑒舞蹈主要為了增強表現效果,更好地烘托雜技藝術品格,帶給觀眾良好的視覺體驗。在一切藝術中,對藝術美的感受首先在于藝術創造者自身。一個優秀的演員既要深刻理解雜技的驚險之美,也要感悟舞蹈的溫柔之美,并將這種內在的感悟轉化為外在的動作來展現,才能較好地使自己的形態、動作、體態、技巧與舞蹈美交織于一體,體現出具體情景和表達意圖,表現節目的意境和境界。
三、舞蹈與雜技的融合發展趨勢
從發展趨勢來看,舞蹈與雜技的融合離不開創新,這樣才能體現與時俱進。將舞蹈適當地融入到雜技中,很多地將故事情景展現給觀眾,這種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擴展雜技的空間,增強故事情景的變現力,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從實際效果來看,在雜技中融入舞蹈元素后,提升了舞蹈的表演難度,同時也增強了其精彩程度。在未來的發展中,舞蹈和雜技融合發展會成為重要的趨勢,相關從業人員要對兩種藝術表現形式有明確的認識,著力培養自身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這是舞蹈和雜技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當然,從專業技能來看,舞蹈和雜技融合發展存在較大的難度。比如,雜技動作本身對技巧性要求較高,表演者往往訓練某個動作成千上萬次,舞蹈演員要想達到這種水平是比較困難的。而對于雜技演員來說,一些舞蹈動作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體會,他們舞蹈表演經驗相對不足,在兩種藝術形式融合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難度。因此,舞蹈與雜技融合發展中,對于從業者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兩種藝術形式融合發展中,并不是將兩種藝術完全重合,而是要體現兩者的優勢,達到取長補短,為觀眾奉獻良好的視覺盛宴。
四、結語
當然,舞蹈與雜技的融合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和曲折的過程。當今時代,人們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處于變動之中,藝術表現形式要不斷創新才能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在舞蹈與雜技藝術融合發展中,表演者要積極創新發展思路,體現舞蹈的溫柔之美和雜技的驚險之美,通過演員的體態、形態和技巧展現給觀眾,增加藝術形式的觀賞性和時代感,推動舞蹈與雜技的交融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宏偉.電影領域表演創作方向藝術碩士教學培養探究——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2012級藝術碩士舞臺表演課教學為例[J].四川戲劇,2015(8):134-135.
[2]肖端,李海麗.舞蹈元素與雜技元素的完美融合——淺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甌挑幡[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
[3]劉桂麗.藝術的魅力來源于融合——淺談舞蹈在雜技創作中的作用[J].雜技與魔術,2012(1):37-38.
[4]肖端.舞蹈元素與雜技元素的完美融合——淺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甌挑幡[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4(1):29-32.
[5]李夢穎.試論舞蹈與雜技的“跨界”現象——以大型雜技劇《在那遙遠的地方》為例[J].戲劇之家,2016(19):16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