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克新
【摘 要】深入研究初中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定能促使我校化學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激發我校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誘導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化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33.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5-020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099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Questioning in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FENG Ke-xin
(Haiyuan County Guan Qiao Township,Luoshan Primary School, Haiyuan Ningxia 755299, China)
【Abstract】An in-dept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classroom questioning will sur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stry teachers in our school towards specializatio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hemistry, and induc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more in the classroom,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Chemistry class; Question; Validity; Study
自從校本課題立項以來,為確保課題研究能取得更好的實效性,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課題組成員按照課題研究實施方案要求,攻堅克難、勇于探索,繼續從實踐層面上進行本課題的研究,邊實踐邊總結邊改進,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將本課題的研究工作總結如下,希望得到廣大同仁的指正。
1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當今基礎教育改革的真正走向是,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教育”逐步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向轉變。提問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一環,更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體現。我認為要真正實現以上的轉變,關鍵在于教師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上。國內近年來的研究資料表明,中小學教師平均每堂課的有效提問僅為56%, 我校教師多以中青年教師為主,課堂教學提問中更存在著較大的誤區和低效性,嚴重制約著我校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2 研究目標
調研我校化學教師課堂教學提問的常見誤區和存在的問題,了解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原則,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總結出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方法和途徑,探索出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掌握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候答與理答的機制,能對學生回答問題后進行有效評價。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引領教師在“教中研”、“研中教”,促使我校化學教師學習現代教學理念和新課程改革理論,切實轉變教育觀念,轉變課堂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技能,促使教師走專業發展之路,提高我校化學教師整體教研水平。
3 所做的主要工作
3.1 明確研究方向,選定研究課題
自從我校開展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的校級課題以來,課題組負責人根據我校化學教師的構成和教育教學的實際,本著教研為教學服務的宗旨,從課堂教學入手,以如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積極思考為切入點,選定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為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成立以化學教研組組長為負責人,我校部分化學骨干教師和部分教師為主的課題研究小組。課題組全體成員通過圖書館、上網等途徑,搜集國內外相關資料,研究文獻綜述,對本課題進行論證。課題組負責人撰寫課題申請書,提出課題立項申請。
3.2 舉行課題開題會,啟動課題研究工作
(1)課題組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對課題立項申報書進行了修改,撰寫開題報告。并參加市教研室市級立項課題現場開題會。課題組專家肯定了課題組前期研究中的優點和成績,又指出了課題中的問題和修改建議,進一步明確了研究方向。在開題會結束后,課題組根據自治區專家組的意見,修改、完善開題報告并按要求上傳。課題研究正式啟動,召開了全體課題組成員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每位成員各自的各項任務和目標,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2)在理論研究階段期間,首先課題組成員在開展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分別由郭老師和張老師組織大家學習了《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常用方法和途徑》、《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候答與理答的機制》著作。課題組成員根據自己所帶年級的內容,選擇部分章節作為研究的重要內容,同時對對課題組人員實施分層次的培訓,初步構建有效教學與有效提問的理論與策略。其次,結合我校化學教學情況,針對課堂提問,課題組開展了課堂觀察、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對初中化學教師課堂教學提問的常見誤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進一步討論出一些明確的解決方案,整理出我校《化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使得各課題組成員在各自的教學中都有所收獲。共組織了兩輪課題研討公開課活動,公開課分別由三個年級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承擔,所有上課教師圍繞課題自選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周密安排,課后及時進行了反思(反思自己課堂上有哪些成功之處?還有哪些漏洞或急需改進的地方?特別是課堂提問和課后作業兩個維度)并提出了改進意見。課題組成員全程參課堂觀察,診斷我校課堂教學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4 研究實踐成果
4.1 開展課題研討公開課
全體課題組成員在積極學習理論,分析學生問卷的基礎上,針對問題的癥結,勇于實踐。先后展示了自己的課題研究課,并積極進行了反思和交流,形成教學設計16節和教學反思16篇。進行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的教師、學生的調查問卷”的調查、統計、分析。通過問卷調查,查找到我校化學教師課堂教學提問的常見誤區和存在的問題,了解了學生和教師對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的認識及理解,并形成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課題前期問卷調查報告》。其中本課題負責人的論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存在問題調查之我見》榮獲論文評比二等獎。
4.2 教師學生的變化
通過研究活動,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教學理念有所轉變,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具備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科研能力。通過開展課題研討公開課活動,教師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中,逐漸改正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教學設計問題能力有所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有所增加,思維能力得到訓練,課堂教學的實效有所增加。化學組年輕教師的教學成績明顯有所提升。
5 存在的問題
我校教師理論研究水平不夠高,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深度較淺,不能全面診斷我校化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用所學理論初步進入教學實踐,高質量的有效問題設計、優秀的課堂教學提問案例、論文等較少,能運用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相關理論有效開展各級公開課的教師還不夠多,說明我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還需深入開展研究,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反思、總結,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由于缺少經費支持,聘請專家來校指導或課題組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較少。困惑主要是課題擬解決的最后兩個問題:即“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候答與理答的機制”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回答問題后評價的有效性”的研究應該通過怎樣的方式開展研究。
【參考文獻】
[1]馬桂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藝術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4.02.28.
[2]鹿艷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對話教學的研究和實踐[D].華南師范大學,2010.03.15.
[3]王文利.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快樂學習報,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