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欣
摘要:本文分析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職業素質提升的途徑。并對就業指導提升大學生職業素質方法進行深度探討,技術上重點研究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中,高校教育教學理念的改革方向,幫助解決當代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效率提升困難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素質;校企合作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職業素質
在信息化時代,社會發展不僅要求高校畢業人才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水平,更需要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職業素質。高校教育教學期間,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幫助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并利用在校學習時間加強對社會的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下,增強學生的責任感,進入到就業崗位后,充分發揮個人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大效益。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學生職業素質的有效途徑,在具體開展落實過程中,需要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法來實現。使大學生在學習掌握理論知識基礎上,返躬內省,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職業素質提升的目標。
二、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提升職業素質
(一)全程化就業指導
高校開展大學生全程化的就業指導,可有效幫助提升職業素質。大學生步入高校后,在高校所開展的就業指導教育幫助下,能夠對未來職業生涯做出理性規劃,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具有目標性,并能夠對未來所從事的行業更加了解,以免因對行業缺少了解而產生較強的挫折感。全程化的就業指導能夠根據大學生學習期間表現的不同問題,開展切實有效的心理輔導,并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崗位的精神。進入到就業實訓階段,能夠充分利用所學更好地與崗位工作需求相結合,這也是大學生職業素質提升的有效途徑。
(二)個性化就業指導
由于大學生所學習的專業不同,并且自身專業技術水平之間也存在明顯差異性,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更應該突出個性化,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且適合的行業。就業指導應考慮學生潛力的挖掘,學生能夠在未來從事自身喜歡并且擅長的行業,職業素質提升才能夠得到具體的落實。針對學習期間學生所表現的逆反問題,教育過程中更應該選擇明確且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通過個性化教學創新以及學生專業引導,使學生能夠通過個人努力解決難題。這一精神也是未來進入到工作崗位中所需要的。個性化就業指導中,尊重學生的專業選擇,鼓勵學生通過自己努力來解決問題,從而從根源上解決學生專業素質偏低的問題,也能夠引導學生熱愛自己所選擇的專業。
三、校企合作提升大學生職業素質
開展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能夠幫助大學生營造實訓實踐的環境,課堂中學習的理論知識,如果不經過實踐檢驗,學生很難正視自身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不利于接下來各項學習計劃的深入開展。通過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大學生在企業中實習,不僅能夠對自身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進行檢驗,更是能夠通過這種學習方法幫助提升大學生的職業素質。實訓是最能夠反映問題的途徑,校企合作為大學生構建出了解社會的平臺。學校要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深入農村、工廠、機關搞一些調查研究,使學生更多了解和接觸崗位運轉、社會生產,在實踐中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積累工作經驗。學生在校期間便能夠預測到未來進入到工作崗位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心理承受能力也會隨之增強,從而達到大學生職業素質提升的效果。
四、引導學生增強職業素質提升意識
大學生在校期間普遍會將提升專業成績作為主要任務,卻忽略了職業素質對未來個人發展的影響。高校教育工作開展,應重點引導學生增強提升職業素質的意識,鼓勵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強化個人綜合能力,兼顧心理健康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學生能夠以職業素質要求的標準來嚴格約束自己,進入到工作崗位后更具創造性。形成自我約束意識后學生能夠逐漸產生清晰的價值觀,對于生活學習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也能夠做出理性評判。
結語:
除此之外,大學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全面培養自己適應環境變化,迎接社會挑戰的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和發展能力,培養社會需要的決策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創造性的思維,挖掘創造性發展潛力,以適應變化發展的職場要求。加強溝通和表達能力以及人交往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保證自己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
參考文獻:
[1]莫海菁.?中職生職業素養教學實效性探究——開發職業素養沙盤教學[J].?中國培訓,?2016(2):63-64.
[2]臧娟.?滲透職業素養教育?提高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分析[J].?考試周刊,?2018(23):116-116.
[3]郭茜倩.?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創新途徑探索?——以G大學行動學習法為例[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8(2):085-086.
[4]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不能“走形式”[J].?李保強.??人民論壇.?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