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志俊 (江蘇鹽城市第八中學)
在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當中,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都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在這四個技能中“聽”是學生的弱項,聽力是對學生重要考查方面之一,在英語的教學過程當中,初中英語的聽力部分備受關注,教師應當通過改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聽力過程中取得較好的提高。
很多學生在聽英語聽力的過程中,不知道聽力材料說了什么,有時候還沒有放聽力材料就會出現一些緊張的情緒,使得學生無法有一定的專注力進行聽取。對于初中生而言,排解在聽英語聽力的過程中帶來的情緒上的緊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及時做出調整將會導致學生聽力能力的下降,無法提高英語水平。在初中聽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針對學生面對聽力的不同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讓學生能夠緩解在聽英語聽力過程當中的緊張情緒。對于聽力材料的選取,教師應當除了教材之外,選取一些其他的聽力資源,如一些有趣的廣播節目或者是影像資料,這些影像資料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讓初中生能夠感覺到親近感。
通過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電影、電視資料,能夠讓學生的積極性也得到提高,在初中英語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必然會使得學生興趣大增,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練習的效果。
在傳統的英語聽力課堂之上,英語教師所采用的檢驗學生聽力情況的練習一般有聽寫和選擇,還有單詞填空等,這些練習方式,往往讓學生在練習時會產生緊張并且忙碌記筆記的情況,無形中讓學生產生緊張情緒。其實,教師可以將聽力與其他的方式相結合。
將聽力與圖畫和視頻進行結合是一種良好的方法。在聽力與繪畫圖片相結合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聽一段錄音,然后再向學生展示多張圖畫,讓學生在以下的圖畫當中進行選擇。這樣一方面降低了聽力材料的難度,另一方面也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聽力的興趣。同時,聽力與圖片的結合讓學生能夠產生一些具體的印象,有利于學生對材料和一些單詞的記憶?;谶@樣的情況,教師還可以進行多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從聽與畫結合到聽力與視頻結合,再到聽力與寫作結合,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能夠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基礎,進而使得自己的聽力能力提高,消極的緊張情緒也隨之消失了。
在實際的英語聽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還應當轉變教學的思路與目標。在傳統的聽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只注重學生對聽力原文的復述以及答案的準確,這樣的目標要求使得學生更加容易造成緊張情緒,當學生在聽一段錄音的過程當中,想的是自己看到的題目,一心想找到正確的答案,卻忽視了在英語聽力過程中認真聽講進行記憶,這樣的方式在初中英語聽力的練習當中效果不佳。因此,教師更應當通過一些聽力的練習和積極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對英語聽力的目標追求有一定的改變,能夠通過英語聽力達到不同的標準。教師在實際的英語聽力課堂當中,應當將追求答案的準確性這一目標降低,而是讓學生盡量能夠專注于聽力材料,去記憶一些自己聽到的單詞,而不是針對聽力材料去做相應的練習。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采用一些間接的方式,將錄音分成幾個小段讓學生進行聽講。教師可以將一大段的聽力材料分為三個部分,聽完一部分之后讓學生能夠講出自己聽到的句子或者是單詞,然后再放下一段的錄音。這樣不追求答案正確性的聽力方式,可以減輕學生在思想上的負擔,讓學生專注于聽力材料的興趣。在對學生聽力效果的評價上,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寬容,能夠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表揚以及心理暗示,讓學生樹立信心,增強對英語聽力的掌握能力。
在英語聽力的課堂當中,教師應當調節好課堂的氛圍,用積極的氛圍調節學生的緊張情緒。情感是人類一種獨有的心理現象,積極的情感會對人的行為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學習者良好的情感狀態將會對學生的聽力效果產生一些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