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燕 (江蘇鎮江第一中學)
調查發現,當前依然有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課堂教學方式陳舊、缺乏創新,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激發,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把先進的微課教學模式引入高中生物課堂,極大地發揮了微課所具有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學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特點,使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高中生物課程內容的復雜抽象使學生認識理解難度增強,影響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導致學習質量下降,因此把微課引入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意義重大。為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在備課時要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充分的了解,針對具體情況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優化處理。
教師在運用微課授課前,要深入研讀本節課知識內容,組織學生提前預習,然后課堂上教師幫助學生對本節知識內容提煉出清晰的知識架構。學生對知識內容形成網絡式認知后,更能發揮微課效能,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興趣,形成強烈知識探究欲望是高質量完成知識內容學習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引入環節,在學習開始就把學生的思維調整到最佳狀態,為本節課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基礎。為增強微課教學引入環節效果,教師利用媒體出示一段切入本節知識內容的生動微型視頻來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思維,激發探究學習興趣。
如在進行“基因性質”教學時,在導入環節教師播放《阿波羅基因計劃》短片,使學生在感受人類探索發現生命歷程、揭示生命起源的場景中思緒飛揚,產生濃厚的學習和探究意識,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高中生物課程內容以微觀生物學為主。對一些關于生命現象和起源的知識,教師很難單憑語言描述。為實現教學突破,教師借助微視頻技能優勢采用聲光電技術,把靜止的圖片變得直觀形象、活靈活現。使學生在獲得生動有趣感官效應中拓展思維,降低知識學習難度,實現知識重難點的突破,有效完成教學任務。
如在學習“細胞的生命歷程”時,學生對細胞分化過程理解難度較大,如果單憑課文閱讀和教師的講解很難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直觀的認識。這時教師通過微課視頻播放來向學生展示微觀世界里細胞增殖分化的動態過程,就可使他們形象地觀察到細微的細胞分化過程,形成深刻印象。
高中生物課程有很多需要學生通過實驗操作進行體驗學習的內容。但由于受課時分散、資源不足等現實條件的制約,影響了課堂實驗的開展。如果課堂上教師采用講述的形式來進行教學,這樣就沒有了學生現場實際觀察體驗的熱烈氛圍,影響了知識學習效果。這時教師采用微課教學,根據實際情況把教材中需要通過實驗操作完成的知識內容,制作成簡短的微視頻在課堂上播放,真實生動地呈現出實驗過程,就會起到增強學習效果的作用。
生物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因此在運用微課輔助教學時要善于啟發學生運用觀察發現來解決書本上的現象,并且在思考中對知識問題深化理解。如課堂教學中果酒的制作原理,教師根據實際需要把網上搜集的視頻剪輯成重點突出、參考性強的微視頻,在課堂上播放,不但激發了學生知識學習興趣,還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總之,在微課輔助生物學科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及時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深入了解,針對學生能力差異現狀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巧妙地把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融入課堂教學環節中,充分發揮微課輔助教學的突出優勢,做好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這樣做不但能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有效認識,而且能促進微課教學在學科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研究,最終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獲得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