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合肥路小學 劉 悅
在歌唱中下巴放松是很重要的技術,而氣息、喉頭、舌頭等器官也與下巴的放松有著關聯,這些器官的訓練在下巴放松訓練的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它們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小學聲樂教學中非常需要教師重視對下巴放松的關注和研究。這對于整個聲樂學習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要反復練習,但不能急于求成。筆者從下巴放松的作用和意義入手,進而提出下巴放松的方法和途徑,以期望為小學聲樂教學的質量提升奠定理論基礎。
在歌唱中下巴放松是很重要的技巧。在聲樂演唱前為了讓小學生面部表情更加自然,通常會松一松下巴,這樣做我們的聲音自然明亮具有穿透力。唱歌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緊張,那么,我們先要解決下巴緊張的問題。
聲樂是人身的語言音樂,氣息更是重要環節,是歌唱動力的源泉。呼吸是歌唱的載體,氣息就是唱歌的奠基石。我在對聲樂的探索和實踐中,認識到“誰不會呼吸,誰就不會唱歌。”的道理。因此,小學生在歌唱中氣息一定要放下來,就是所謂的氣沉丹田。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搞不清楚丹田在身體的哪里。其實,丹田是一個術語,源于道教修煉精氣神的。而在歌唱中氣息下沉,我們一般是指下丹田。歌唱中能很好地運用丹田氣,可以減小聲帶受損的機會,并且很自然地將下巴自然放松,不用刻意地去放松。而在歌唱中下巴一般容易犯下巴向前或向后的問題。下巴太靠后了喉頭會緊張,下巴伸太前了,喉頭也會很容易緊張。這里我們就要注意喉頭的位置問題了。
簡單地將歌唱基礎敘述為:氣息沖擊閉合的聲帶,使聲帶振動而發出聲音,再和各腔體產生共鳴,從而產生泛音,發出具有語言特征歌唱性的聲音,這些聲音很優美,并且很洪亮。發聲的動力是呼吸,發聲的聲源是聲帶。而下巴影響著喉頭的放松,喉頭這一器官在歌唱中具有非常重要且特殊的意義。因為它既是一個發聲的器官,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共鳴器官,這是歌唱要素中很重要的兩個點。而喉頭的重要是離不開下巴的松弛。歌唱時喉頭負責保持氣息和控制歌唱所需要的氣息釋放,喉頭的活辯機能來自肺部的氣息,使歌者獲得恰好需要來唱出某一特定的音質。簡單地說,就是歌唱時最基礎的是氣息,而喉頭是在氣息足夠足的前提下,下巴的放松又是喉頭位置適當的必要前提。假如喉頭的位置不對,一般會上提,那么我們的氣息就浪費了,發出來的聲音并不是氣息的流動所作用的,而是和平時一樣,全靠喊的。
教學中,音樂教師需要告訴學生,下巴放下的同時,我們的舌頭也是處在一個平放的狀態,而不是卷起。因為人體發聲器官“舌頭”在聲樂發聲與演唱過程中將扮演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體現兩種不同的功能特性。演唱不同歌曲,下巴和舌頭的位置也會有不同,這對歌詞的咬字及民族特色有很大影響。比如唱意大利歌曲,演唱家為了能發出更優秀的聲音,一直努力保持鼻、咽、腹這三個位置能有足夠大的空間,但舌頭至少是平放在口腔里的,下巴也是放松的。在我們學習中,民族歌曲由于是中文的,輔音也是比較少的,所以前半舌必須要非常靈活,而用中文唱美聲歌曲也必須要保持足夠的咽腔空間,又要根據歌詞積極地調好舌頭的狀態才能把美聲中文歌曲唱好。
小學生在學習聲樂時,經常會出現氣息不夠用的問題,這是因為氣息在出來的時候受到了阻礙,導致不能更好地運用氣息來發聲。我們都知道舌肌是阻礙氣流的主要障礙物,在聲帶的下面,我們呼吸是沒有阻礙物的。歌唱中,要想更好地發揮通道的作用,就要使氣息和聲音的運動自如,并且避免其他器官的僵硬。對于小學生來說舌頭的正確位置應該是將舌頭扁平地舒展在口腔內,舌頭的中間部分的兩側蓋住下面牙齒側面的部分。這樣下巴才不會緊張,如果下巴越緊張,那么整個舌頭也是緊縮的,很難平放在口腔。
方法一:用手指按住下巴,然后嘴巴做打哈欠的姿勢,上顎向上抬,有一種抬額頭的意識,往回吸氣的時喉頭就是放下來的狀態,并對著鏡子努力提起上顎,使上顎感覺很涼,盡量往鼻腔的位置提起來,這時候舌頭會自動往下放平,用元音字母e帶出氣息,氣息一定要飽滿,這就是聲樂中的面罩。
比如,在《鳥兒在風中歌唱》這首歌的演唱時,下巴一直處在非常放松的狀態,特別是“歌唱”這兩個字的時候會很明顯地發現這種訓練方法的重要性。7、5、3是從高音到低音,往往從高音到低音氣息很容易松懈,就會導致下巴緊張。首先要注重氣息的練習:(1)先慢慢地深深吸一口氣,記得要腹部用力,感覺腹部在脹大;(2)當無法再吸入時,閉住口中的氣,注意力集中在肚臍那里,要感覺丹田周圍的肌肉在用力支撐著;(3)只利用丹田周圍的肌肉用力支撐著,其他部位放松,并緩緩地將氣吐出來;(4)先將氣完全吐完,使全身放松,準備再吸一口氣。由于歌唱時的氣息的運用和我們平時的氣息是相反的。正常呼吸都是吸氣腹部會漲大,吐氣腹部會縮小。所以在歌唱時呼氣時要感覺腹部一直在漲大,感覺腹部肌肉慢慢變硬,腰的兩側在慢慢變硬,這才是正確的呼氣。呼氣有長呼和短呼:(1)長呼:吸氣后先閉氣幾秒鐘,然后慢慢呼,等呼到感覺體內已經沒氣了,再吸氣;(2)短呼:也是吸氣并閉氣幾秒鐘,快速吐氣,但是要注意,不能一下子就吐完氣,我們這里要做的是把氣息分三四次快吐。在唱“鳥兒啊在風中歌唱”這句時用的是長呼,要求氣息的連貫性和穩定性,這樣才能表達出歌曲的感情,表達出鳥兒的悲傷,這更加體現了下巴放松的作用。如果下巴不放松,即使氣息再穩定、再飽滿,都會發出很擠的聲音。因為下巴僵硬會使喉頭緊張,發出來的聲音就很死、很白。
方法二:用手指按住下巴,但不是壓喉,努力抬上牙齒,打開口腔;用練聲音節帶著元音字母a,e,i,o,u慢慢唱,下巴處在一個放松狀態。比如,發聲練習:1232|1232|1---||;1353|1---||;1234|5432|1---||;123 4|5432|1234|5432|1---||,在幾個樂句中都需要利用元音進行放松練習。
方法三:在平時練習歌曲的時候,如果有下巴緊張的現象,可以左右晃動下巴,同時放松脖子。在我們平時上課前老師都會讓我們活動一下身體,并且會找話題聊聊。唱歌前一定要使身體完全放松,包括我們身體的每個器官。歌唱是讓人愉悅的,所以要越唱身體越放松,如果下巴太緊張,字會咬得太死,聲音沒有美感,這個時候就可以活動一下脖子,使身體放松,下巴也就不會很緊張。
總之,小學聲樂教學中下巴的放松這一基礎訓練是特別容易犯錯誤的,因為在一首歌的演唱中絕對不允許下巴緊張,稍有緊張,聲音的位置就不統一。而聲音的位置是很關鍵的,如果演唱者的位置不夠,是很容易唱跑音、唱跑調。特別是在換聲區,如果位置不統一,會導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所以在平時音節的練習中,我們就要特別注重位置統一,只要位置統一,音色自然就會統一,那么演唱歌曲時,聲音才會進入腔體,才會掛住面罩,這就是為什么一定要松下巴唱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