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藝術幼兒園 田小梅
從幼兒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主題背景下的幼兒園區域活動是極具機遇和挑戰的活動形式,它是以教學主題內容為背景,立足于幼兒的身心意愿,以主題的形式來開展區域化的實踐活動。它不僅能夠激活幼兒的興趣意識,強化幼兒的自主實踐能力,也在極大程度上滿足了素質教育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要求,順應了幼兒成長的規律,讓區域活動收獲到更為顯著的成效。為此,幼兒教師應當尊重幼兒的主體思想,積極創新主題活動,以豐富多樣的區域活動形式和內容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在自由開放的主題化活動中,大膽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舒展肢體語言,在創新意識和自主能力的推動下實現個性化的健康成長。
環境有著不可忽視的育人價值,而良好的區域環境更是主題背景下開展區域活動的必要前提。在幼兒園開展的區域活動中,幼兒教師應當重視關注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依據他們的日常喜好和情感需求來優化和完善主題區域活動環境,讓區域活動的布置元素都能在最大程度上適應幼兒的實際能力、個性愛好、心理特征以及行為習慣。這不僅能夠讓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環境呈現出個性化的新鮮面貌,也能使幼兒在豐富的主題環境熏陶下感知到溫馨和幸福的體驗,以此來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例如,四季是幼兒園區域活動常用的主題,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都能讓幼兒體驗到不一樣的精彩。因此,針對這個主題背景,幼兒教師可以在不同的區域擺放出表示四個季節各自特點的道具,為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創造出一個極富四季氣息的探索性環境。如,活動區域中,教師可以粘貼小鳥、藍天、白云的圖案,擺放花草樹木的道具,并播放歌曲來渲染出濃郁的春天氣息。而在手工區域中,教師可以鋪撒一些金黃的落葉,并利用稻田、稻草人以及農民伯伯的草帽等道具來呈現出豐收景象。這樣一來,幼兒能夠親身投入到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環境中,感知四季所蘊含的別樣風采,體驗那身臨其境的美好感受,并嘗試模擬四季情境中的動作,用肢體語言來回饋四季環境的個性氛圍。
關注幼兒的年齡特點,無疑是優化主題區域活動環境的必要條件,只有讓幼兒能夠將情感融入環境中,才能使其以較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去探索區域活動中蘊含的奧秘,從而實現自主化和個性化的發展。
區域活動的動態性展現著幼兒對區域活動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對于幼兒這個個性多變的群體,只有讓區域環境始終保持著動態性的變化,使幼兒置身于新鮮的活動氛圍中,時刻接受著生動主題氛圍的熏陶,從而順應著主題活動的變化而不斷創新思維,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行之有效的互動,才能讓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進一步促進幼兒思考活躍性的增強和活動實踐能力的提高。
為了更好地滿足幼兒的動態實踐需求,強化幼兒對日常生活中常見水果的辨別能力,教師可以圍繞主題來設置區域活動。首先,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樹木、果籃、蔬菜、水果和落葉等主題裝飾物來布置生動形象的區域,創設出活靈活現的豐收環境。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來播放采摘水果的視頻動畫,營造起動態的豐收活動,給予幼兒更為豐富的感官體驗。在這個優化環境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給幼兒每人分發一個小果籃,組織幼兒對不同的水果進行辨別和采摘,如蘋果、櫻桃、橙子等,讓幼兒置身于情境中,充分體驗收獲的樂趣。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收集形狀各異的落葉,嘗試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來利用葉子制作藝術作品,這樣一來,幼兒所能收獲到的動態活動體驗,必然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藝術的體驗和成功的喜悅。
生動的主題動態區域活動往往能夠展現出區域活動所蘊含的主題特色,這不僅能夠激活幼兒在科學探索和藝術表達方面的思維和能力,也能讓他們從主題活動中汲取到一定的生活經驗,逐漸實現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優勢不僅體現于幼兒自主探索的能力上,還體現在幼兒合作實踐的過程中。對于幼兒而言,從他們的思想啟蒙階段就重視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令他們感知到合作活動所帶來的無限樂趣,必然能夠讓幼兒在個性化的成長中收獲到友誼的果實。因此,幼兒教師在設計區域活動內容時,可以積極落實合作活動模式,讓幼兒以更強的凝聚力和創新力來合作完成活動的考驗。例如,教師可以圍繞“愛護環境”這一活動主題來開展合作實踐活動,以培養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為目標,為幼兒與環境美化之間搭建起情感溝通的橋梁。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出示視頻,使幼兒正確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讓“愛護環境”主題在幼兒的內心深處扎根。隨后,教師可以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動手能力來選擇和投放低結構材料,如紙盒、奶粉罐、舊報紙等等,用這些環保的材料成為環保主題的素材,引導幼兒在思考和運用中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以合作的形式來設計作品,表達自己對美好環境的構想,可以運用低結構材料來進行手工制作,還可以運用繪畫和粘貼等多種形式來設計主題區域活動元素,以此讓幼兒在合作活動的過程中親身經歷對環境的布置過程,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
在合作區域活動模式中,主題背景往往能夠在合作精神的襯托下彰顯出其鮮明的特點,這不僅能夠營造出和諧友好的氛圍,也能激活幼兒對區域活動的探究欲望,讓幼兒更有自信地參與到區域活動中。
在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中,幼兒也是區域活動開展的主體對象,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將生本理念應用在幼兒園的主題區域活動中,無疑是讓幼兒以個性化的視角來融入活動,從中收獲到更多心理的滿足感和情感的需求。因此,幼兒教師不妨將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作為聯系幼兒實踐活動的紐帶,將目光著眼于對幼兒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幼兒圍繞著主題來自主設計區域活動環境和內容,并提供一定的材料來供幼兒自由選擇,從而給予他們更多個性發展的空間。例如,在“動物世界”的主題中,教師可以在活動區域投放一些低結構材料、繪畫工具、剪裁工具,放置一些動物的玩偶及圖片,鼓勵幼兒運用現有的材料來布置出一個溫馨舒適的動物家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利用信息技術來呈現出生動活潑的小動物形象,為幼兒營造出一個洋溢著小動物們可愛氣息的豐富情境,讓幼兒在和小動物的情感互動交流中收獲到更多實踐設計的靈感。同時,幼兒教師還應當及時關注幼兒的活動過程,做好對幼兒手工操作的指導作用,輔助他們完成對動物形象的設計和創造,推動幼兒動手能力的提高、思維創新的需求和個性發展的滿足,并從中收獲到更多動手實踐的經驗。
在引導幼兒自主創造的過程中,主題活動區域往往能夠呈現出幼兒個性化的自由成長風貌,這不僅在極大程度上落實了生本理念的要求,也為幼兒綜合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堅實基礎。
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應當充滿著多樣性和靈活性的活動氣息,無論是在優化創造環境的過程中,還是在組織區域活動的進程中,幼兒教師都需要關注幼兒身心健康的需求,盡可能滿足他們個性發展的需要,為他們情感的表達和成長的需求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