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 周艷虹

開展互文閱讀,要求教師要有廣闊的閱讀視野和整體的課程意識,有步驟地把教材文本和一些相關聯的文本放在一起,讓學生在比較、聯系、反思和表達中深度閱讀,不斷提升閱讀素養。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作家筆下的動物》(四年級上冊)這個單元安排了兩篇狀物散文,這兩篇課文盡管寫作內容和表達方式有所不同,但表達的情感是相同的,那就是對動物的熱愛之情。所以,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比較閱讀這兩篇課文,實施互文閱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設計一個表格,引導學生圍繞文本思路、情感抒發、寫作方法、語言風格等四個方面,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多角度深入品讀文本。
學生通過比較聯系,不難發現兩篇散文在文本思路、情感抒發、寫作方法、語言風格方面有許多相近的地方。比如,在行文思路上,兩篇散文的條理十分清晰?!敦垺愤@篇課文從性格古怪與淘氣可愛兩個角度來狀物,《母雞》一文則從孵雞雛前與孵雞雛后展開描寫。在刻畫動物特點上,兩篇散文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特點。兩篇散文的構段方式都是總分結構,并通過具體事例來細膩呈現;不同的地方是《貓》這篇文章洋溢著作者對貓的喜愛,《母雞》則采用了欲揚先抑的對比寫法。
把相同作家相同素材的文本集中一起,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深入品讀,比較聯系,不但可以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和主旨情感,還可以在閱讀中習得狀物的寫作方法,可以順勢遷移到習作表達中去。
唐代著名詩人柳宗元謫居永州時曾作一首膾炙人口的五言絕句《江雪》。在詩中,作者寥寥幾筆,就刻畫了一幅耐人尋味的漁翁獨釣圖。大雪紛飛、冰天雪地、江面寥廓,一個孤獨的漁翁獨自在釣魚。在這里,漁翁形象寄寓著作者不屈不撓、高潔自傲的情懷。
在我國的古詩詞寶庫中,有許多篇章都是描寫漁翁形象的,比如唐朝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和《江雪》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江雪》一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向學生介紹張志和的《漁歌子》一詞,指導學生開展互文閱讀:“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透過千古傳誦的名詩《江雪》,讀到了一個清高孤傲、堅貞不屈的漁翁形象。其實,在中國古詩詞寶庫中還有許多描寫漁翁形象的詩詞。接下來我們來看另外一首,這首詞里又有怎樣不同的風景呢?這里漁翁的心情如何呢?”教師通過問題激趣,鼓勵學生學法遷移,采用《江雪》一詩的學習方法,通過聯系注釋、發揮想象等方法體會詩歌蘊藏的情感,不斷建構和豐富“漁翁”的意象。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入了許多古代著名詩人的作品。教師要在主題統整下,將不同詩人相同題材的作品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開展互文閱讀。
《冬陽·童年·駱駝隊》一文(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節選自《城南舊事》一書。在這篇散文中,作者林海音深情地回憶了自己和駱駝有關的四幅童年畫面,文章處處洋溢著林海音對童年時光的懷念、向往和悵惋之情。這篇散文的主旨也是《城南舊事》一書所要凸顯的文化主題和情感因素。所以,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幫助學生鏈接和課文相關的原著,尋找《城南舊事》一書中相似的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其內在聯系。
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這段話時,為了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林海音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可以相機引入《城南舊事》一書中“畢業時唱《送別》”的場景片段,引導學生理解欣賞,并順勢介紹:“這段話選自《城南舊事》一書中的一篇文章,題目是《爸爸的花落了》。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到了蘭姨娘,她也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之一,你想了解她的故事嗎?課后去讀一讀林海音先生的《城南舊事》吧?!?/p>
教師通過單篇課文的教學,順勢引導學生鏈接整本書的閱讀,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通過任務驅動學習策略,引導學生在課外廣泛閱讀中鞏固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實現了教學的增值。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在文體和內容方面非常相似。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整體教學意識,把這些相似的文本勾連起來,引導學生開展互文閱讀。
比如,豐子愷先生寫的《白鵝》是四年級的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教學時,可以適時引入葉索諾夫的《白公鵝》一文,兩者內容相近,可以引導學生對照兩文進行閱讀:“在這兩篇文章中,哪只白鵝令人喜愛?兩篇文章的寫作方法有什么異同?”再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了馮驥才的《挑山工》一文之后,不妨向學生推介《黃山挑夫》一文,激勵學生開展比較閱讀,深入感受挑山工和挑夫身上蘊藏的人格魅力。在這樣的互文閱讀中,閱讀由點到面,層層深入,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閱讀感受,而且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互文閱讀時,要立足學情選擇合適的文本,要在適當的時機引入拓展文本,防止閱讀教學目標的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