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夢溪小學 王 瑋
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被稱為新課導入,它是教與學的起點,也是課堂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導入成功將能開明宗義、先聲奪人、引人入勝,起到過渡作用,讓同學在不知不覺中步入數學殿堂,成為整個教學過程中一個良好的開端,“課堂導入”既是一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開始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何巧妙導入新課這個問題存在于各種類型的數學課。
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強烈,求知欲望比平常人要高很多,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把握好小學生這一特點,利用學生的獵奇心理,將學生熟悉的生活知識與新課程相互結合,再對學生進行問題設置,帶動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究,通過這種方式展開課堂導入,學生能夠被教師設計的導入內容深深地吸引,潛移默化地將被動的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狀態,從而積極主動地配合數學教師共同完成相應的學習內容,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都會得到提升。
數學教師要深刻意識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想充分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課堂導入的功效,只有合理融入才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綜合能力,借助生活化的諸多元素進行輔助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加迅速地理解明白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導入內容中所具體闡述的有關信息,這樣的做法能夠加深學生對學習的理解,達到良好的促進效果。
數學教師要始終注意到,在課堂導入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的數學知識都是抽象化的,無法具體的呈現在學生眼中,從而導致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認知能力的限制普遍不能夠快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由此逐漸衍生出了情景導入教學這一方式,數學教師需要在為學生講解相應的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合理地采用情景導入教學模式輔助課堂教學,通過情景導入教學方法,促使學生身臨其境,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提升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縝密的邏輯性關聯是小學教材編寫的一大特征,將每一節課孤立化講解不是數學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所應該做的,而應該把他們放到整體中去比較斟酌,觀察他們在知識中所起到的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找到與其他知識的關聯性,應用在課堂導入教學中,促使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反思與鞏固,同時展開新的教學。
小學生的年紀尚且不大,愛玩是學生的天性,由此可知,在枯燥無味的小學課堂上提及“做游戲”這三個字,多數學生都會不約而同地興奮起來,聚精會神地等待著教師的下一個動作,這種教學方法屢試不爽,用在課堂教學導入設計中最好不過,但是教師人員需要注意在教學中引入游戲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要求教師游戲的選擇要具有含金量,才可以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例如:在數學教師講解“1000以內的數的知識”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事先進行一個游戲,利用軟件幸運轉盤隨機抽取任何一名學生來鞏固一下上節課的知識,再向學生展示一系列數字,在回合過多的情況下,學生都無比緊張生怕有一點懈怠,這種游戲學習法可以避免教師點名提問容易產生的傾向性,無形中將游戲法充分實踐在課堂教學導入設計之中。
相信沒有哪個人是不喜歡故事的,因為每個人都是聽著故事長大的,其實講故事也可以成為一種教學方法,能夠用在數學教學課堂導入設計中,這樣做也是未嘗不可的,能夠起到極大的功效,用具體的例子來說明,“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是一節課,教師為了要消除小學生對于課程的懈怠情緒,可以設計如下小故事的導入教學:瘋狂動物城中的狐貍尼克為了貪小便宜偷偷跑去賣爪爪冰棍,這次它批量生產了99支,可是雷公作怪,狂風暴雨,生意蕭條,一天過去只賣了18根,同學們能幫他算算還剩多少根嗎?學生聽得十分入神,完全沉浸在了故事當中,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把數學學習當成是一種負擔,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在各種小故事當中進入角色主動地研究計算,把數學學習的過程當成了一個極為快樂的活動,如果故事導入得極為精彩的話,也可以讓學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能夠心甘情愿地去做練習題。
綜上所述,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類,無論采用哪一種導入的方法,既有利也有弊,也有其一定的適用條件,教師也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教學內容、學生方面以及課堂實況等多角度對比分析,靈活運用,爭取讓課堂導入發揮最大價值,小學數學教學尚處于入門階段,在這一階段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今后小學生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廣大的小學數學教師能夠重視起來,使小學數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讓小學生對數學學習永遠勁頭十足,熱情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