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柘塘中心小學 范 舒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師的積極引導是關鍵,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是當前教師主要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主管理的意識,挖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適應社會以及個人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品格,自我管理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有利于引導學生明確生活方向,促使學生更全面地發展。
學生的自主管理主體是學生自己,在教師和班主任的指導下,學生依靠自身以及班集體的力量進行自我教育和發展,能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生活鋪墊堅實的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還沒有發展完全,從小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鋪墊了堅實的基礎。陶行知先生說過: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學生做自己的先生。意思就是讓學生養成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習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行和行為習慣。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關鍵,在小學教學中,教授基礎的知識已經不是教學的重點,班主任和教師都需要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著重培養學生們各方面的能力,教師和班主任應該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從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引導學生們發展自主性,同時也促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社會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人才。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尤為關鍵,為整個班級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自主管理是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管控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是管理的核心,班主任管理的理念直接影響著整個班級的質量。要想有效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教師首先得轉變自身的管理理念,積極挖掘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懂得放手,給學生們更多自主發展的空間,同時也要對學生們進行適當的引導,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班級氛圍。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因此班主任要加強與其他學科教師的聯系,尋求他們的幫助,利用不同教師的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學生們在小組中互相交流和討論,營造了更加活躍的數學課堂氛圍,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對學生們進行約束,提出一些具體的學習要求:如不能討論與教學無關的內容,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等,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序地開展。這些學習要求的提出有助于挖掘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促進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一個班級的發展離不開班主任的引導,同時離不開班干部的配合,班干部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助手,班主任要與班干部配合,共同打造高效的班集體。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可以從班干部入手,充分發揮出學生自身的作用。每一個小學生都有自身的潛力和優點,班主任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比如在班干部的選拔中,班主任可以建立公平的選拔制度,通過演講、競選等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選拔,這樣的模式更有助于發揮出學生的能力。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干部首先得具備自主管理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班級進行管理。另外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利用活動來激勵學生。班主任可以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設置“流動小班長”的活動,學生在當小班長的時候就要做好帶頭作用,并做好一定的班級管理記錄與班主任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小班長以身作則,為其他學生做好了帶頭作用,有助于班級的更好發展。在同一個班級中,班干部是少數,要想促使班級其他成員的發展,“流動小班長”這一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的管理,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小學班級管理事務非常瑣碎,實行班級責任制不僅可以減輕班主任的管理負擔,同時也能引導學生自我管理,不斷提升他們的自主管理能力。班級管理事務要責任明確,班級里的各項工作開展和管理分配到人,爭取做到“人人有崗”。在實行班級責任制的過程中,班主任是核心,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管理制度,如在責任管理制度中規定班級中的各項事務以班干部為主,其他班級成員為輔,落實每個學生的責任。在學校組織的清潔大掃除檢查中,整個班級劃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小組長,有小組成員,在清潔委員的帶領下共同完成班級的清掃工作,更好地應對學校組織的檢查。在清潔衛生的保持中,清潔委員和小組長要做好帶頭工作,如發現教室內有垃圾,主動拾起來放進垃圾桶、隨時清理教室垃圾角的垃圾等。班干部的帶頭行為會給班級其他成員造成一定的影響,學生們通過自主控制,共同營造美好的教室環境。實行班級責任制讓學生自主管理的意識得到了滲透,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成為關鍵,教師可以通過同伴結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性,提高他們的自控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發展比較活躍,他們喜歡新鮮的事物,在班級管理中運用合作模式更符合小學生的實際發展。同一個班級中學生們的表現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自控力比較強,在班級表現中非常優秀,但是有一部分學生自控能力弱,上課不認真聽講,甚至會擾亂課堂秩序。采用同伴結對的方法可以激勵學生們共同成長,促使整個班級學生的發展,提升他們的自主管理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小組,保證小組發展的均衡性,在同伴的幫助和帶領下,提升他們的自控能力。班級活動或者學習活動的開展都可以采用同伴結對的模式,比如教師在安排座位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種方式,自控能力好的學生與自控能力差的學生結合在一起,實現兩者的互補,共同營造更好的班級氛圍,端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們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一理念受到了更多的重視,這也是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有效途徑。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各種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又是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因此培養小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非常關鍵的。教師和班主任作為小學班級的主要引導者,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中要著重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積極探索和總結,挖掘小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希望本文的探討能夠給小學教師提供更多的參考,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