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民興實驗中學 張 敏
同英語和語文的學習不同,數學學習是比較靈活的,同時也是比較容易讓學生陷入思維困境的。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可能無法直接運用到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而是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變形。所以,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就是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思路,讓學生能夠從案例中得到靈感去解決眼前的難題。另外,在采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教師一定要進行更加深入的講解,讓學生從解題的過程中能夠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盲目跟從,真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數學水平。
教師在采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于案例的選擇。選擇一個好的案例不僅能夠給學生更多的啟發,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若案例選取的難度過高或者過低,不僅會讓學生的學習時間無法得到高效的利用,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打擊,容易喪失對于初中數學的信心。所以,教師在選擇案例的時候,可以將班級里面的學生進行簡單的分類,為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準備一些比較有挑戰性的案例,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則選擇普通的教學案例,而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就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案例,從而幫助這些學生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例如,在初中數學課本《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這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運用自己學會的關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將學生分組,讓其他學生先來學習,給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講解一些簡單的案例,讓這些學生能夠清楚其中的關系,然后再給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講解,之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可以跟著聽講,也算是對于自己學習能力的一次小小的挑戰。到了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講解一些拓展提升的例題,讓學生能夠根據這些例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時間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也給了學生可以挑戰自己的機會,一點點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只是一味地在講臺上講解書本上的知識,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很少的,而學生也只是一味地學習,只有很少數的學生愿意將自己在學習中的疑惑說出來,這種缺乏互動的學習模式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無法讓教師知道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所以,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對于學生不會的知識點進行反復的講解,對于學生都認為比較簡單的知識點就可以一句話帶過,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也讓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初中數學課本《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這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從圖形中根據位置關系以及角的度數來發現這些角,當教師開始案例講解的時候,可以停下來問學生:你們知道為什么這兩個角是同位角嗎?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方便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學生想要說出自己的問題或者是答案的時候,可以不站起來,在自己的位置上回答。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也可以將一些簡單的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嘗試和教師合作講解,并且也可以對臺下的學生進行提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創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也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在案例教學中,案例的作用只是作為一個啟發,給學生提供一種新的思路,最重要的還是能夠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否則案例就只是案例,也無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所以,教師在對案例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思考案例的出題技巧或者是從解答步驟中得到了哪些啟發,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為了能夠讓學生將自己的思維方式真正記住,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案例本,將教師講解的案例記錄下來,并且在旁邊寫上解答的思路和自己的感悟。
例如,在初中數學課本《用坐標表示平移》這個章節中,主要就是給學生一個固定的坐標,讓這個圖形作平移,讓學生推測平移后圖形的坐標。其實要求出一個坐標有很多種方法,而且針對不同的形狀,所對應的方法也都是不一樣的,若是正規圖形,便可以只讓該圖形的一個點作平移,其余的點就可以很簡單地推測出來,但是若是異形圖形,就只能一個點一個點地進行推測。所以,教師可以以這兩個方面為例各講解一個案例,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去思考還有沒有新的解題思路,可以更好地解答同樣的問題。讓學生將舉一反三這種思維方式牢記在自己的心中,不被現有的思維固化。
在初中數學學習階段,案例教學法給了學生一個啟發,當學生在拿到一個題目不知道從哪里入手的時候,案例就是給學生提供了一條思路。同時,在教師實行案例教學法的時候,也應該注意要結合學生的特征,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最終目標,以全新的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