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東南中學 楊曉靜
初中數學新課標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要逐步養成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和正確應用數學的良好習慣,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認識現實社會和生活環境”,但由于數學具有嚴密的精確性、高度的抽象性、廣泛的應用性和嚴謹的邏輯性等特征,因而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部分學生甚至出現厭學情緒。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牢固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新理念,千方百計地激勵學生克服各種困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開啟創新思維的閘門,在四十五分鐘內自始至終保持樂觀向上、積極主動地學習狀態,順利完成學習目標。
興趣具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學生最活躍的心理因素,由于初中生活潑好動,往往會對懸念性的問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能使學生頓生懸念,求知欲望同步提升。譬如:我在執教“相似三角形知識”一課時,就從三角形概念、定理和性質等方面創設如下問題情境:當年在汶川大地震救援過程中,解放軍的一個工兵接到命令,迅速奔赴重災區救援,但一條堰塞河擋住了全體官兵的道路,指導員臨危不懼,要求一班戰士搭建應急浮橋,為此,只有測算出這段河的寬度,才能順利搭建浮橋。這些戰士先在河對岸的大樹作為點A,并在河的另一個地方看成B 和點C,使BC⊥AB,然后選擇E點,使EC⊥BC,確定BC和AE的交點為D(如下圖所示),結果測得BD=100 米,DC=60 米,EC=50 米,請你迅速測算出兩岸之間AB 的距離是多少米?

如此懸念性的問題,同學們個個興奮不已,紛紛揮筆測算,于是準確無誤地作了解答,并享受到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
俗話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編出一些隨堂練習題至關重要。當然,教科書上一般有一定數量的練習題,但遠遠不夠學生進行訓練所用,為了讓學生掌握熟練的解題技巧,教師務必適度編設一些隨堂練習題。一般而言,可以采取如下途徑:其一,改編教科書上的習題,力爭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其二,設置開放性的習題,如“比較5x與3x的大小”就屬于一道不錯的開放題。上述題型讓學生通過多向立體思維選擇相應的信息,并在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思考的基礎上完成解答,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當然,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引導學生自己動手編設習題,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數學來源于生活實際,又為現實生活服務。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所謂捕捉生活細節,就是讓學生緊密聯系周圍的生活現象,逐步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從而使數學課堂更多地貼近生活,學生在觸類旁通中學有所獲。譬如,我在執教“線段大小的比較”一課時,先讓學生聯系到車站乘坐公交車的情境,并提問:“當你步入啟東市公交車站的入口處時,一定看到墻壁上用紅色字標注的1.4m、1.1m兩個數字的橫線,那這些紅線派什么用場呢?”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學生經過熱烈的討論后,終于明白一個道理:凡是未成年乘坐公交車時,只要在靠墻紅線標注的地方測量一下,就曉得自己的身高是否屬于半票或者全免票的對象。可見,學生只有善于捕捉生活細節,才能饒有興趣地參與師生互動,學習效果比較顯著。
數學美既不同于藝術美,也有別于自然美,數學應具有結構美、內在美和邏輯美,不僅擁有定理公式的統一美,而且擁有語言符號的簡潔美;不僅擁有解題思路的嚴謹美,而且擁有幾何圖形的對稱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合理滲透人文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善于引入美、挖掘美和創新美,從而使學生學習數學成為一種益智、怡神的審美活動,并輕松地揚起智慧的風帆。如在函數教學中,可以緊密結合函數圖像的形成過程以及變化特征靈活滲透數學的流暢美、對稱美和動態美,并讓學生針對相應的問題逐步認識函數解析式——數學表達的統一美和簡潔美。同時,教師還可以合理滲透科學文化的美學價值,充分挖掘教學過程中蘊含的美,也就是一切為學生著想, 誘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好奇心,學習的動機與學習興趣同步提升,切身感受數學的奇異、芳香的趣味,在美中積極探究,在探究中享受美。
反饋與評價是高效課堂的壓軸戲,教師在反饋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態度的基礎上,采取激勵性評價機制,以利學生深刻反思自己的表現,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與技能,這完全符合新課標所提出的要求:學生掌握有必要、有價值的數學知識,綜合素養全面提升。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首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解決相應的問題;其次,通過激勵性評價,讓每一個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逐步樹立克服各種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譬如,我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千方百計地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把自主探究中新體驗、新認識和盤托出。為了演好“壓軸戲”,我除了通過提問來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外,也鼓勵學生在黑板上來演示自己的解題過程。針對表現比較優秀者,不僅要予以恰如其分的表揚,還要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讓他們真正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針對一些學生的回答以及解答過程中的瑕疵,沒有大聲呵斥或者譏諷,而是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予以適度的肯定,并點評:“憑借你聰穎的天資,只要堅持多角度思考問題,就能更完整地解答問題。”“你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否能結合所學的新原理作出比較完整的闡述呢?”當然,評價不是教師的專利,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從而真正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激勵教學多門徑,循循善誘暖人心,以生為本巧評價,開拓創新主義真。讓我們攜手合作,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繼續推行激勵教學法,想學生所思,給學生所需,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一步提高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