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外海麻園中學 禹 濤
為什么數學教學要回歸原生態?數學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數學教學就要回歸原生態。
數學教學如何回歸原生態教學?“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是用來傳授知識、教授學業、解答疑惑的人。數學教學要回歸原生態教學,就要多解答疑惑。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教學要回歸原生態,數學課要講數學史、數學知識是怎么來的。
首先,家長、教育管理者和教師過于重視短期考試成績,忽視九年后的中考和十二年后的高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都是欠缺的。
由于升學考試的壓力,許多學校和大多數家長將中考、高考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價值的標準無可厚非,教師和家長也沒有忽視當今社會最為重視的綜合素質能力,而是學生教學評價制度綁架了教師和家長。現在的數學課堂中,許多家長和教師也是以眼前成績來定奪一個學生的各個方面,根本認識不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對九年后的中考和十二年后的高考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同時也存在這樣的情況,許多教師雖然深知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但由于要進行考試,教師卻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避開這樣的認識,走為考試服務的捷徑,把培養能力晾在一邊。這種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也讓許多教師身不由己,也讓這一問題成為許多教師無法解決的難題。
例如:我在初一新生第一節數學課上提出了兩個問題:(1)為什么1+1=2?(2)為什么現在數學都是在用10進制,而不是二進制?結果沒有一個能回答出來,要學生們回去問家長,也沒有人能回答出來。
提出“為什么1+1等于2”的問題最早記載是源自少年愛因斯坦在上數學課的時候對數學老師的提問!由于他的堅持追問,使得老師因為此事將他開除,也正因為愛因斯坦后來的成就,引起了學術界和很多數學家的深入研究,最后德國著名的數學家哥德巴赫終于破解了1+1為什么等于2,創立了影響世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人從出生落地,對周邊事物充滿好奇和求解,總是會問為什么。而數學教學從一開始就沒有解答為什么1+1=2,而是告訴學生一加一就是等于二,沒有為什么。孩子們從一接觸到數學就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是一接觸到數學就帶著疑惑去學習下一個數學知識。
其次,學生學習較為被動,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
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不僅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學生在以后的人生中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也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能力。然而,縱觀當下的小學數學教育,卻恰恰忽視了對這一能力的培養。許多教師認為小學生沒有獨立自主的思想,自然更談不上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教師往往采取“滿堂灌”的方式讓學生接受被動式的學習,沒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能力的培養。這種現象的后果就是當學生離開教師的安排后就無所適從,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會運用所“灌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這對于自身學習興趣以及各種能力的培養有非常大的危害。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主要從兩個方面實現:首先,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以“引導者”的姿態倡導學生主動探索,合作討論,享受重塑知識的形成過程帶來的樂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培養學生個性化的創造思維。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問題,把生活的實際問題和數學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開動腦筋去討論交流,最后運用數學知識為學生們解答,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可以幫助解決許多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學習的態度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我想學”。
平衡好考試與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是解決“過于重視考試成績,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一問題的關鍵,而小學數學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大致從兩個方面去實現:首先,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應用題或者證明題這類題型嚴格規范解題步驟,并且因果合理,從而讓學生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其次,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源于現實、寓于現實并服務于現實。只有具備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把數學知識學明白、學透徹。在數學課堂中,我們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相聯系。在數學習題中,我們可以出一些與實際相關的數學問題,從而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多樣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保持高漲的學習興趣、建立較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具有很大的幫助。本人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出兩種教學模式:首先,將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合理地融入數學課堂中。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最主要體現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上。多媒體課件以其圖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不生動立體的不足,不僅大大降低了數學教師教學的難度,更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其次,將情境教學法融入數學課堂中。把數學知識融入現實的情境當中,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讓學生在情境中準確地把握數學信息,準確地建立數學模型。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時刻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為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數學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