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巴
西藏昌都市江達縣小學,西藏昌都 854100
隨著當代經濟的不斷發展可以看出,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成績好”的學生,而是更加側重于能夠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創新的全面型人才,想要培養這樣的人才就應該從小開始抓起,培養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在將來走上社會以后不斷的完善自己,成為被社會需要的綜合性人才。當今社會的學生處于一個相對復雜的背景之下,教育體制正在不斷的完善和改革,脫離了曾經的“填鴨式”傳統教育模式,就是為了讓學生發揮自主創新能力,更好的服務社會。在家庭方面,二胎時代的到來讓學生的父母面對的壓力更大[1],沒有更多的精力去規范學生的行為,這就迫切需要學生進行自主管理,實現素質教育的需求。
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尤其是低年級,很難約束自己的行為,所以一個班級的管理往往還是以班主任為中心,就算班主任不停的在用一種比較和諧民主的氣氛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結果往往也不盡如人意。因為學生習慣于把班主任當成主體,缺乏應有的自我管理意識,而且有一些班主任缺乏耐心,經常性的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給學生,缺少必要的針對性,導致了學生缺乏自主意識,潛意識中依賴于班主任。
想要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明確管理目標,然后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變化,由淺入深逐漸的去完成,讓學生保持在積極向上的熱情氛圍上,班級的整個風貌都是健康且活潑的,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根據科學研究表明,目標的不斷實現能夠產生強大的心理暗示作用,讓學生朝著下一個目標積極邁進,所以班主任在制定管理目標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可好高騖遠,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要讓學生在心里認為:這個目標我可以完成,而且會比別人完成的還要好。通過這樣不斷的明確管理目標,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團體熱情,為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班級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作為學生的第二個家,班級的環境務必要做到溫暖和民主,讓學生有一定的歸宿感,并愿意為這個集體取得榮譽。小學生的年齡雖然小,但是他們的心里也是渴望被重視、被認可的[2],希望自己能在班級的建設中產生一定作用,所以班主任可以利用這種心理來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一個班集體中,每一個學生的性格都不相同,能力自然也不盡相同,雖然不乏一些天生的管理者,但是大多數學生的能力需要靠后天的不斷培養,這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需要班主任耐心的給予指導。在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過程中,班主任切忌采用傳統的以班主任為中心的集體相處模式,對各個方面都加以改變。比如在班干部的選擇問題上,拋棄原有的以班主任直接任命的方式,而是根據學生的意愿進行提名、投票[3],以一種相對民主的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在制定職責和崗位的時候要注意分工明確,聯系班級實際和學生的個人情況來進行分工,并采取競爭的方式。競爭雖然是一種比較殘酷的方式,意味著優勝劣汰,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可以看出,沒有競爭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也就沒有學生能力的成長,所以教師要把握尺度,通過合理的競爭模式來推動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成長歷程,采取一定的獎懲措施,對于表現好、自主管理能力強的學生進行表揚和實質性獎勵,讓學生不斷的自我完善。
綜上所述,班級的管理是小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班主任應該加以重視,并始終堅持“管理的最終目標是不管”的原則,通過不斷的引導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在這個集體中是被需要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感受到更加民主和和諧的氣息,將集體的榮耀視為自己的榮譽。讓學生在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感受到承擔責任的重要意義,最終實現自我管理,提升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