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康勇
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東和小學,廣東珠海 519100
眾所周知,小學這一學齡段是學生離開父母的呵護,獨立探尋外界事物的開始。在小階段的任課教師更應當注重引導學生形成獨立的思維觀念,并勇于表達自我的不同見解。而小學數學這一學科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學科通過教師課堂教學不但掌握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套具有自我獨立思維的邏輯體系。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重視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而且在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中都能夠起到舉輕重的作用。因此需要校方以及任課老師充分意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并積極落實。
從當前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雖然絕大部分的小學教師都十分注重對課堂進行高效的組織,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目前小學數學教師在對課堂進行組織的過程中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課堂組織過于松散,而另一類則是課堂組織過于緊張。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喜歡對學生提出十分嚴格的要求,因此會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一旦學生出現注意力分散,開小差的情況,教師就會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提醒。通過這樣的方式,雖然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學生的精神會始終處于一個較為緊繃的狀態,這不利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育。
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應當明確當前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通過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想要達到何種教學目的。眾所周知,進行合作學習更重要的是幫助小組成員內部的獨立思維和組織能力。因此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開始之前,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與此同時在課堂活動組織中最適合運用小組內部學習這一模式的就是難度中等,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復習原有知識的教學內容[1]。不可過難也不可過易讓學生通過自身以及小組成員的協助,能夠有效進行問題的解決,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合作學習開展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有意識的進行小組分配。傳統的學習小組分配通常是根據座位就近原則,4~6 人為一組。也有部分教師根據成績進行排座位,導致成績好的學生一組成績較差的學生一組,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無法取得良好的合作學習效果。在教學改革新形勢下,數學教師應當對合作學習進行小組內部科學劃分,不僅應當考慮到小組內部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還應當考慮到小組成員內部的性格以及活躍度,最大程度的均衡各個小組之間的內部水平。在完成分組之后,可以依據小組編號之間進行兩兩PK。首先教師給出出題范圍,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準備完畢之后教師抽取比賽用題。分為基本題、互選題和搶答題,通過營造出激烈的競爭氛圍,讓小組內部成員在共同努力之下更好的激發學習動力,感受到競爭的樂趣。
在當前新課程教學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學生應當成為課堂的主體。在小學數學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小組成員進行明確分工,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參與感[2]。例如在《圓柱側面積》這一知識的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圓柱的手工制作,通過小組間的分工合作,能夠有效鍛煉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繼而通過教師的引導總結,讓學生理解圓柱底面周長與高和平面圖中的長寬對應關系。通過課堂趣味化,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參與感。
最后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做好鼓勵教育。堅持積極認可的評價,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高度的參與感。在學生進行成果展示之時,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其他小組進行打分,一起討論其優勢和有待提升的地方。在期中或期末點評教師及與小組評價,例如最佳默契組、最佳創意組、最活躍小組等。最大程度的開發小組內部的特點和潛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加油打氣,使其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
總而言之,在當前新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也應當與時俱進開展多樣化教學,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充分調動班級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程度,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