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燕
廣西柳州市鹿寨縣初級實驗中學,廣西柳州 545600
四步教學法是按照“自主預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拓展實踐”四步驟采取的創新型教學形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過程中運用四步教學法,能夠有效保障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參與程度,激發學生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對于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起到了積極作用。文章以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課程《我國基本制度》作為研究對象,以教學實例深度研究四步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教學目標的設置是開展四步教學法的重中之重。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并按照學生認知規律特點,將總目標細分為不同階段的小目標,采取由易到難的順序依次向學生布置學習目標。學生則根據教師布置的目標,采取自主預習的方式,對教材知識自我學習、獨立思考,對于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記錄、總結,并在教師課堂教學期間,將問題反映至教師。例如,《我國基本制度》這節課程,首先學生會了解到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明確我國是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情況,教師可以將這節課程的講解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了解公有制為主體的相關內容,第二階段了解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相關內容,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探究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作用,并明確其價值。
此環節是培養學生與同學之間交流合作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探究意識。教師通過將班級學生劃分小組,將小組成員預習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收集、梳理,并在小組內進行探討研究,努力探索問題的答案。例如,在學習《我國基本制度》當中的基本經濟制度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探討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形成的條件以及合理性,并明確這一制度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產生的作用。經過該小組的討論,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論調。經過各個小組的交流討論和深入探究,教師可將各個小組中解決的問題和未解決的問題全部收集,為下一步教學環節做好基礎。
教師側重對與課堂知識點相關的問題進行深度解析。通過構建合理的教學情景或者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學,呈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視頻,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教師則在學生模擬過程中適當的為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的講解和點撥,讓學生理解和感悟,最終找到上一環節遺留問題的正確答案。例如,在學習“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則材料,材料是某位員工的致富記,這位員工曾在公有國營紡織廠工作,后轉入到外企做職員,在失敗之后,這位員工進行自主創業,沿街擺攤兒叫賣,隨著生意日漸好轉,其開始雇用小工,并租賃店面,開創了自己的招牌,當上了老板,又開設了服裝廠,員工人數達到百人以上,在其回憶以往的創業經歷時,曾經說到:是國家政策為自身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契機。在播放完材料之后,引導學生分析材料中涉及到的經濟成分,并分析經濟成分所處的地位以及發揮的作用,學生發現材料中涉及了:國有經濟、私營經濟、個體經濟等,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教師重點解析道德與法治知識相關問題,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任何理論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在生活實踐中具體應用。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道德與法治相關理論知識的拓展實踐,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各種問題。例如,針對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的相關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社會上企業的經濟成分,可以從父母就職的企業入手,與父母共同分析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從而對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總之,隨著“四步教學法”融入課程教學環節,為全面實現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優化課程教學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學習起到了促進作用。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交流合作、獨立思考、實踐應用能力,有助于初中生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