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第十中學 張士亮
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嚴謹性等特點,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要求,更是學生提升數學能力的需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們,應該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靈活地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獲得深刻的體驗,進而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
優秀的數學課堂就如同一部懸疑小說,環環相扣,引人深思。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結合生活經驗,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求解題思路,發散邏輯思維,自主構建解決數學問題的新模型,是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升的有效教學方式。
比如:在教學《絕對值》這節課時,我先利用PPT為學生呈現了一張圖片,圖片中大象和小狗分別在數軸的兩端,大象在原點的左邊-3處,小狗在原點的右邊3處。我向學生提問:“大象和小狗分別距離原點有多遠?”由此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得出絕對值的概念:“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作該數的絕對值。”再比如:在教學《無理數》這節課時,為了使學生理解無理數的概念,我準備了兩個全等的邊長為1cm的正方形硬紙片,向學生提問:“誰可以將這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大的正方形呢?”這時,學生紛紛主動剪了兩個一模一樣的紙片,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過了一會兒,學生提出解決方法:將兩個小正方形沿對角線剪開,形成四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將這四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以直角為頂點,拼接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為邊長的大正方形。這時,我會通過“假設這個大正方形的邊長為a,那a具體是幾呢”這個問題,引出“由于小正方形的面積為1,大正方形是小正方形拼接而成的,因此大正方形的面積為2。又因為大正方形的邊長為a,所以a2=2”這個思路,然后接著由“因為a不是整數,不是分數,所以a不是有理數”,得出無理數的概念是無限不循環的小數。
數學分為兩部分,分別為幾何和代數,幾何內容相對抽象,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具體思維轉變的時期,對于抽象性較強的內容不能深刻理解,這時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組織學生動手實踐,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發展學生的直觀思維,讓學生通過親自操作,掌握數學的知識技能,體驗數學的學習樂趣。
比如:《從三個方向看物體的形狀》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能識別并會畫簡單物體的三視圖,還要學會由三視圖判斷滿足條件的幾何體。但是,通過教學實踐,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可以快速且準確地畫出簡單物體的三視圖,卻不能通過三視圖來判斷滿足條件的幾何體。針對這種教學現狀,我將學生按照學習層次分為了三人一組的多個小組,然后為每個小組發了6個一模一樣的正方形體,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PPT上的三視圖來拼出滿足條件的幾何體。這樣,學生一方面可以通過動手操作掌握三視圖判斷幾何體的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小組交流,獲得一定的學習經驗和技巧,對于提高學生解決幾何問題的能力有重要的幫助。
雖然數學答案是固定的,但是解題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中學生正處于思維靈活發展的年紀,他們不應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而局限自己的思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設計一題多解,既可以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又可以促進學生掌握更多的解題方法,對于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教學直角三角形時,有一條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在證明這個命題時,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尋求命題的證明方法。方法一:我們可以將直角三角形用虛線補成一個矩形,然后利用矩形的對角線進行處理。方法二:我們可以在直角三角形內部切出一個矩形,證明矩形的對角線與大三角形的斜邊相等。方法三:我們可以在方法二的基礎上,通過證明三角形的相似來推導出正確結論。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推導出“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是一個真命題。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出發,豐富數學課堂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一個思維發展的空間和平臺,這樣才能使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進而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目標,深化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