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嶺 黃永紅 段艷欣 王永章
摘要? ? 微課概念的引進,為果樹概論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時機。將微課教學融入果樹概論的課堂教學,創建了“傳統教學—微課教學—實踐教學”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和應用能力,顯著提高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 ? 微課;果樹概論;新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 G64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24-0248-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微課”這一概念是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微課具有短小、知識點集中的特點,主要是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將相關知識點以視頻的方式傳播出來,微課又可以稱為“微視頻教學課程”[1]。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是我國最早引入微課概念的部門,微課是目前解決教育信息資源低效利用的新型教學方式。微課具有完整的教學結構,可對某個知識點和教學活動資源進行有機組合[2]。目前,微課的研究是國內較為新穎的研究課題,但其設計、開發和應用仍然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3]。
1? ? 果樹概論微課建立的必要性
果樹概論是青島農業大學為全校學生開設的一門選修課程,主要目的是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對果樹的認識和了解,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及操作性均很強的課程。傳統的板書和PPT等單一教學方式和模式很難形象地展示果樹的生物學特性及生長過程,而且果樹的季節性特別強,受教學時數、場地及經費等限制,學生不能在果樹整個生長發育時期進行實訓,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目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不僅要牢固掌握理論知識,還能夠進行實際操作。為了讓果樹概論這門課更加符合社會需求,有必要在原來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將新的前沿知識引入課堂,為培養社會需求型人才打下基礎。
2? ? 微課教學在果樹概論教學中的應用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微課概念的引進,為果樹概論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利時機。果樹概論微課的建立,使教學方式由傳統的灌輸式向引導式與啟發式轉變,課堂主導也由教師轉變為學生[4]。將微課教學在果樹概論實際教學活動中進行了初步探索和實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
2.1? ? 微課的錄制
微課的設置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故對于微課的錄制,一是選擇了操作技術性比較強的知識點,比如果樹苗木的繁殖技術(嫁接、扦插等)、果樹的整形修剪技術(長枝修剪、拉枝等);二是將教師自身的科研活動、最新文獻報道及會議報道內容整合進微課,為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奠定基礎。
2.2? ? 微課教學的組織實施
在微課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大綱有選擇性地從微課知識庫中抽取相關內容,給予學生一定時間消化,然后分組討論,選取代表發言;通過學生的發言,教師評估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程度,對于發現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通過這一過程,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活躍了課程氛圍,提高了學習效率。
2.3? ? 構建“傳統教學—微課教學—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果樹概論是一門應用性強的課程,傳統教學—微課教學—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了解原理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微課視頻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具體實施方案,然后在后續實驗課或實驗基地進行實地操作;例如果樹的嫁接知識點,相比傳統教學方法,測評時學生理論知識得分率提高了25%,實際操作嫁接成活率提高了35%。
2.4? ? 更新考核方式
隨著果樹概論微課的實施,課程考試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傳統考核分為考勤、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各占10%、20%和70%。而在傳統教學—微課教學—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下,考核指標為考勤占10%,微課小組討論發言占30%,期末成績占60%。考核方式的改變增強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3? ? 結語
果樹概論是一門重要的文化素質修養課程,具有廣闊的應用價值,是果樹栽培學系列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果樹的栽培管理技術,能夠解決果樹生產問題[5-6]。微課視頻取之于果樹管理前沿的管理技術,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點,提高了教學效果。因此,果樹概論微課改革十分必要。
4? ? 參考文獻
[1] 攀潔,歐陽思維.微課在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科學進展,2018,24(1):109-110.
[2] 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 李井會,鞠野飛,王暉,等.微課在園藝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7,33(5):217-218.
[4] 劉艷艷.高校微課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10):82-85.
[5] 張鵬飛,牛鐵泉,張小軍,等.果樹生理生態核心課程群教學內容分配與調整[J].教育教學論壇,2019(35):76-78.
[6] 張彥蘋,婁曉鳴,王鵬凱.高職果樹生產技術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3):26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