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瑩 滕飛翔 吳雋松 凌存寶 瑤瑤 成秀梅

[摘? ? ? ? ? ?要]? “教學”是“教”與“學”的結合體,一次高效的知識傳遞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知識輸出,另一方面是學生知識輸入。傳統的教學通常以講課方式為主,重點關注教師知識的輸出,而對學生知識的輸入環節往往關注得較少,通常以提問、測驗、考核等方式進行檢測。傳統教學方式在某些學科知識傳授中有很好的效果,也比較適合目前中國教育體系。但是,傳統教學法在某些專業課程中不能達到滿意的授課效果,比如藥學專業課程中的基礎醫學概論,從內容設置、學時安排、授課形式等方面都沒有體現出綜合性、整合性特別是實用性的教育改革宗旨,這一問題目前受到衛生類高職院校教師的密切關注。作者對藥學專業基礎醫學概論課程進行PBL教學模式的改革,初步提高了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及成績,教學成果較為明顯。
[關? ? 鍵? ?詞]? 基礎醫學概論;藥學專業;PBL教學法;傳統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050-02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與傳統教學法不同,PBL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1]。這種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法的缺陷,為更好地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實用性醫藥專業人才提供了方法[2]。為了突出醫藥學專業特色并為后續專業課程奠定堅實基礎,本校教學團隊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改革內容包括重新整合教學內容、構建授課計劃、創設案例情境、小組進行討論并當堂反饋授課效果。目前這一改進方案已經取得較為顯著的正面效果。
基礎醫學概論課程是藥學專業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相對其他課程,這門課程中的概念較為抽象,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時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吃力,也是歷屆學生認為這門課程難學的重要原因[3]。筆者嘗試使用PBL教學法教學,探索PBL教學模式對本門課程改善效果。每章節授課前一周筆者將課程章節核心問題布置給實驗班級學生,并將學生分組(6~7人一組),每組分配一名組長。要求每組對相應的問題通過瀏覽圖書、查找文獻、咨詢專家、集體討論等方式嘗試解決并形成PPT,要求小組全員參與,群策群力。在第二周的課堂上,各小組派代表輪流匯報,每組匯報結尾筆者對該小組成員進行提問、指導和答疑。現將本次探索性授課過程和結果匯報如下。
一、實驗對象及方法
(一)實驗對象
1.實驗組:江蘇醫藥職業學院,藥學專業,01班,42人。
2.對照組:江蘇醫藥職業學院,藥學專業,02班,45人。
(二)方法
1.教材:《人體解剖生理學》賀偉著,2013版。
2.教學設施:多媒體教學系統,Microsoft Power point。
3.學時:24學時。
4.實驗分組:PBL教學模式組5~6人/組,共6組,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模式。
5.實驗組任務:PBL教學模式組預習基礎解剖學知識和相關臨床案例結合,對照組預習書本知識。
對無法找到答案或不確定答案的問題,鼓勵學生向本專業或其他專業老師尋求答案;組員分別尋求答案后以討論會形式將答案匯總,并指定一名組員完成PPT。對照組采取傳統模式進行課堂教學。
6.授課模式:(1)實驗班級:課堂上6個小組分別進行匯報,匯報結束后,筆者對匯報小組內的其他成員進行提問,并對本章節內容進行總結和指導,在所有小組匯報結束后,當堂進行考核。(2)對照班級:授課重點包括要求實驗班級收集的問題,并舉了多個實例,在授課結束后當堂進行考核。
7.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包括客觀題、主觀題和開放性題目。客觀和主管題目均為大綱要求重點掌握內容,開放性題目為與近年醫藥領域新進展相關的前沿話題。其中客觀題總分40分,主觀題總分40分,開放性題目總分20分,共計100分。試驗班級和對照班級采用相同的試卷進行考核。
(三)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軟件,實驗所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統計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結合LSD檢驗法,多個實驗組與一個對照組之間的比較使用Dunnet t檢驗,實驗組之間的比較采用q檢驗(Newman-keuls test),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試驗結果
基礎醫學概論這門課程共10個重點章節,將每章節考核結果統計如下(P<0.05)(見下表)。
通過試驗性授課的考核結果發現,實驗班級的學生考核中客觀題、主觀題、開放性題目和總分上均高于對照班級學生。其中客觀題的成績相差不大;主觀題的解答,對照班級學生的平均成績與試驗班級相比有一定差距;試驗班級的學生在對開放性題目的解答上明顯優于對照班級學生。
三、討論
在臨床醫學、藥學等多個教學領域中,PBL教學模式已開展了探索性的實踐[3-5]。吳全娥[6]等在河北中醫學院對方劑學的課程采取了PBL的教學模式,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得到了學生積極的反饋結果,并認為PBL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團隊合作并激發潛能。陳嘯飛[7]等對第二軍醫大學藥學專業學生在中醫藥基礎課程中使用PBL教學模式,通過期末考試成績比對的方法,發現通過PBL教學模式授課的班級平均分升高3.7分。在臨床醫學的教學中,也有一些采取PBL教學模式的探索性的試驗[8-9],這些研究均表明了PBL教學模式很適合臨床醫學的課程教學,對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效果均有明顯改善,但是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采取PB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教師需要更多地去引導和鼓勵學生[10-11]。
在筆者本次對PBL教學模式的探索中,對重點課程教學進行改革,試驗班級和對照班級進行對比,隨堂測試并對考分進行分析的方法進行試驗,兩個班級的考分顯示出明顯差異,并且兩種教學模式在客觀題、主觀題和開放性試題的答題中也表現出了差異。傳統教學模式以“教”為主,教師可以對講課重點進行把握,充分強調學生對重點內容的記憶,因此學生可以在客觀題的答題上有良好表現。主觀題更考驗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本文選擇的課程內容抽象、微觀,不利于理解,沒有做預習的學生很難當堂充分理解,而接受PBL教學模式授課的學生在前期調研了大量資料,因此在對主觀題的答題上明顯優于接受傳統教學法的學生。開放性試題關注對知識點的靈活應用,在筆者對PBL教學班級提前一周分配任務問題時,已經設置了兩個臨床應用相關的問題,雖然與考試題目不同,但是通過學生對文獻的調研,或咨詢臨床同學或老師,對知識點的應用有了成功的思維模式,因此在對此類問題的回答上顯著優于接受傳統教學法的學生。筆者在實驗期間隨機參加了兩組學生的討論會,小組所有成員均積極參加討論,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見解,現場氣氛活躍,通過不同渠道獲得的知識充分融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
本次教學模式探索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于:首先,實驗班級學生相比對照班級學生在本課程中花費了明顯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成績上的提高可能并不完全來自PBL教學模式的優勢。其次,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僅為兩個班級的1門課程,尚需要更多的樣本量以確認該教學模式的優勢。最后,評測方法為隨堂測驗,并不能完全代表接受PBL教學模式授課的學生在長期的工作學習中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接受傳統教學的學生在授課后對知識點進行復習和消化后也有可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在對江蘇醫藥職業學院藥學專業基礎醫學概論課程采取PBL教學模式教學后,學生的隨堂測驗成績明顯優于接受傳統教學法的學生,尤其在對主觀題開放性試題的解答中。說明PBL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值得在本校更多專業的更多課程上進行進一步嘗試和推廣。
參考文獻:
[1]Neve H,Bull S,Lloyd H,et al. Evaluation of an innovative,evidence-guided,PBL approach[J].Clin Teach.2018,15(2):156-162.
[2]Tsigarides J,Wingfield LR,Kulendran M. Does a PBL-based medical curriculum predispose training in specific career path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BMC Res Notes,2017,10(1):24.
[3]馮仙明.婦產科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的體會[J].養生保健指南,2019(19):57.
[4]梁忠秀,鄭長民,劉鵬,等.避免“水課”,成就“金課”:關于基礎醫學概論課程有效教學途徑的思考[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2(1):105-106.
[5]王雁梅.精準醫學模式下PBL教學法在高職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9(8).
[6]吳全娥,劉彥明.PBL教學法在方劑學自主授課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2019,29(1):387-388.
[7]陳嘯飛,季倩.PBL教學法在藥學專業中醫藥學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4):90-91.
[8]張洋娟,陳學華.基于PBL教學法的內科護理教學策略[J].健康之友,2018(12):115.
[9]林智峰,楊曉萍.淺談PBL教學法在臨床見習中的體會[J].吉林醫學,2018,39(12):2399-2400.
[10]于曼麗,徐茂錦,趙仙先.情景式教學結合PBL教學法在癥狀學教學中的應用評價[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8):58-60.
[11]李揚.醫學課程PBL教學探索[J].醫藥前沿,2018,8(36):371-372.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