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麗
摘要: 在互聯網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國家的電子商務發展趨勢良好,這就為第三方支付業務規模的擴大創造了條件。本文重點探討第三方支付機構洗錢風險的控制舉措。
關鍵詞: 第三方支付 洗錢 風險控制 舉措
電子商務的發展呈現出蓬勃的態勢,第三方支付應運而生,其作為一種新型的支付手段,憑借自身優勢,讓支付變得更加快捷高效,因此備受人們的關注。第三方支付平臺以虛擬的網絡平臺作為依托,具備交易隱蔽的特征,其中也隱藏著較大的洗錢風險。
一、第三方支付洗錢的基本概述
(一)概念
所謂的借助于第三方支付洗錢,重點是指某些不法分子借助于電子商務平臺以及第三方支付的相關特征,掩飾并隱瞞走私販毒及貪污受賄的行為,但是其在法律上看起來是合法的。洗錢重點包含著三個重要的步驟,首先是放置階段,犯罪分子借助于第三方支付模式無法辨明客戶的真實信息,在相應的支付平臺上開設出匿名的賬戶,由此將相應的錢款轉入到虛擬的賬戶之中。其次是處置階段,這個階段重點是借助于網絡上的虛擬購物等交易,使得非法所得可以在買家以及商戶之間實現轉移,借助于第三方交易的基本特征,屏蔽資金的具體流動方向,由此隱蔽一些資金的具體來源。再次是融合階段,這個階段重點是借助形式上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第三方支付交易進行掩護,給犯罪披上合法的外衣,將黑錢及時地洗白,以此投入到相關的使用實踐中[1]。通過上述的分析可知,第三方支付洗錢重點是將網絡視為主要的手段,采取其方便快捷的模式,使得黑錢洗白,然后將其運用至多種領域,這已成為犯罪分子洗錢的重要方式。
(二)特點
1.交易突破時空界限。憑借網絡技術的先天優勢,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使用的過程中,重點利用了網絡技術突破時空界限的優勢,使得用戶們在需要錢的時候,就可隨時在全球任何區域完成相關的交易,通過利用這樣的平臺,在計算機系統的實際運用之下,可在瞬間完成相應的交易服務。這種支付具備快捷方便的特點,因此很容易被洗錢人加以利用,由于網上的交易多是在二十四小時內隨時展開,監管人員無法對于相關的行為做到實時監控,以至于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因交易十分的迅速,對于大量的非法資金,當發現存在著可疑之處時,再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為時已晚,因此監管人員難以保證及時地追蹤到相關的錢款去向。尤其是涉及到跨境交易時,境外的交易方往往不會受到境內干預,這就導致反洗錢的難度大大增加[2]。正是因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具有較為明顯的開放性,同時網絡的瞬時性也讓資金的流動范圍逐步地擴大,流動的速度逐步地加快,給大額的交易造成了巨大挑戰,不法分子洗黑錢也具備了較多便利的條件。
2.及時屏蔽資金流向。從較為直觀的層面上分析,第三方支付企業并不屬于金融機構,因此其所從事的交易活動不會受到較多的限制。當這種支付方式逐漸地介入之后,會對原有的交易模式進行沖擊,交易不再是點對點的線性模式,而是被劃分出兩個階段,首先是客戶發出相應的指令,其次是第三方支付受到指令傳遞給銀行,銀行在接收到相應的指示之后,將客戶實際需要的資金劃分至第三方支付平臺中,這樣完成對客戶的服務。整個過程中,第三方支付平臺擔任著一個中介的角色,將客戶和銀行之間的雙向聯系加以打破,屏蔽了銀行的審核,導致銀行難以確認在實際的交易中是否真實,這就給洗錢創造了可乘之機。
3.交易記錄不完整。用戶在這樣的平臺上將相關的信息填寫并注冊,僅僅只涉及到姓名以及聯系方式等基本的內容,不需要提交較為完整的證明資料,第三方也不會采取何種措施對用戶的真實信息加以核查,這就導致在第三方平臺上出現了較多的虛假賬戶。第三方支付交易重點是借助于認證密鑰完成相關的驗證,雖然可以讓客戶的隱私得以保護,但是還是將部分真實的信息加以掩飾。在落實相關的監測工作時,往往是運用了追蹤交易記錄的手段展開,但是通過第三方采取的加密技術,使得資金的動向仍然不明,導致反洗錢的調查取證仍然無法落到實處。第三方支付平臺并不具備相對完整的交易記錄,監管部門在執行相關的任務時,難以獲取可靠的信息,因此對于資金的流向仍然無法掌控。
二、第三方支付中洗錢風險的具體分析
(一)極易出現非法轉移資金的風險
因為這種平臺的存在,使得很多的監管機構無法將一些細節性的工作落實到位,在本支付機構中,也難以對客戶們的信息進行詳細的審核,導致交易信息的真實性備受質疑。憑借著相關的操作,銀行對于資金的流向并不知曉,以至于對某些第三方支付平臺存在的異常行為也難以及時的察覺。不法分子利用這樣的機會,在第三方平臺中注冊了多個賬戶,運用賬戶信息實施犯罪行為,比如購買不記名儲值卡、移動充值卡等,以此對賬戶進行充值,整個過程所涉及的均是虛擬的交易,這種情況極易導致資金出現非法轉移的情況,這是當前本支付平臺中較大的風險問題。
(二)極易出現資金的惡意套現問題
信用卡持卡人借助于網絡上的虛假交易,通過第三方平臺使得信用卡出現了透支支付的情況,這種情況就應該考慮是否存在著惡意套現的行為。持卡人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進行刷卡,然后運用信用卡的相關額度進行虛假的購物,交易的資金已經從持卡人的賬戶中轉移到第三方賬戶中。另外,持卡人將支付的信號及時地發布出來,然后第三方支付平臺將款項轉移至虛擬的賣家賬戶中,整個過程就是一種套現的過程。
三、第三方支付機構洗錢風險的規避舉措
(一)積極地完善監管監督體系
應該進一步修訂《反洗錢法》,保證第三方支付被合理地納入到相關的法律條例中,將其基本的責任和義務劃分清楚[3]。將一些細則加以完善,逐步地細化第三方支付在客戶身份識別以及虛假交易識別中的反洗錢操作流程,通過積極地推廣相應的政策規章,使得第三方機構的相關工作逐步地上升至法律的層面,運用較為可靠的監督手段使得相關的行為受到監控。
(二)逐步完善反洗錢監測分析系統
對于第三方支付企業而言,應該積極地構建起相應的監測分析系統,只有將相關的細節工作落實到位,才能保證反洗錢的力度大大提升,彰顯出實際的價值。可以對涉及到的大額交易建立起自動識別系統,設定出相應的指標,對于第三方平臺中涉及到的所有交易,經由監測系統對數據加以分析,實現多層次、多角度的嚴格監控,保證清楚地完成數據共享的基本目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還應該積極地構建客戶風險評級制度,通過合理地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使得客戶的實際交易信息受到監管,由此對相應的風險做出合理的評級。
(三)強化對跨境交易的監管監督力度
依照第三方支付跨境交易洗錢存在的國際化特征,應該重視國家和國家之間建立起的密切聯系,通過積極地完善相應的機制,使得洗錢行為被集中打擊。將第三方跨境支付合理地納入至監測分析系統中,明確在進行大額交易時反映出的問題,將一些異常的情況及時地上報給監管部門。積極地確定可疑交易報告制度,運用這樣的制度體制對資金的具體流向進行密切地監管,保證將交易的真實性做出合理的分析。
四、結語
作為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中介,第三方支付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需要在雙方信任,滿足便捷支付的基本需求,但是其隱藏的風險也較多,需要及時的分析并規避。
參考文獻:
[1]丁佳,封思賢.第三方支付機構洗錢風險的評估方法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8(12):49-56.
[2]劉蕙,姚燕瑩.第三方支付機構洗錢風險控制研究[J].金融經濟,2018(20):7-9.
[3]熊華.第三方支付平臺洗錢犯罪風險防范初探[J].現代金融,2018(10):26-28.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大理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