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定
[摘? ? ? ? ? ?要]? 中職德育工作是中職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學生在中職知識與技能學習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重要的意義。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入中職德育之中,能夠極大地豐富德育內容,使學生能夠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學生的個人思想意識和綜合能力。
[關? ? 鍵? ?詞]? 中職德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職衛校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3-0014-0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政治與特征的外在體現,是整個價值觀體系的集中表達和高度凝練。在中職衛校班級德育管理中,教師利用多層次、多方法、多元化的方式來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能夠極大地激發和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和綜合素質,還能提升他們的個人綜合水平,促進其思想、意識以及能力的全面提升。筆者就中職衛校中班主任德育管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的問題以及策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校德育中的地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價值的本質,還引領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其主要內容體現在三個層面,由上到下是國家、社會以及個人層面。其中國家層面的基本內容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而社會層面則是由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組成;公民個人層面則分別為愛國、敬業、誠信與友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教師要想將學生培養成具有高素質、高素養的優秀人才,那么就必須注重其在學校德育中的作用、地位以及融入理念和融入方法的研究,從而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逐步樹立起正確的認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心田,并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德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的現狀
(一)德育尚未完成轉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困難
在當代德育中,中職學校德育依舊延續著傳統的教育方式,主要以課堂教育為主,這種單一死板的方式使德育逐步變得抽象和教條,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教育學家杜威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這樣的觀點,他認為:直觀的道德教學只能使學生形成“關于道德的觀念”,而不能使其具備正確的“道德觀念”,也就是說,德育課程教育只能使學生擁有虛無縹緲的道德觀,卻不能夠使他們具備“影響行為,使行為有所改善與改進的道德觀念”。他認為,有效的道德觀念,一定是要通過具體的學校整體生活才能有所領悟和獲得。而縱觀當下中職德育我們就會發現,中職德育仍然處在德育課程教育的初級階段,尚未完成科學有效的、具有平等自由對話方式特征的轉變。
(二)德育開展方法單一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乏融入環境
在實際的德育中,學校開展德育時多是采用傳統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主張責之、禁之、壓之諸多,即使采取引導等方式,也是徒有其表,理念與方法僵化,效果不是很明顯,只能起到略微的揚湯止沸作用,不能真正使學生的道德知識踐行與內化。
(三)德育工作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缺乏特色,沒有個性,不符合當代學生認知
縱觀當代中職德育工作,主要分為三種類型:(1)模仿型,也就是看同類的其他學校如何去做,如何去開展,那么自己學校也就如此去做。(2)任務型,也就是上面要求布置什么,學校和教師就順應其思想,去做什么,絲毫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創新和統籌安排。(3)集體型,就是所有德育工作都是以組織集體活動、會議、講座為開始,以總結會議為結束。不注重學生自身的認知和發展規律,缺乏針對性。
三、德育管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的方法
(一)通過制度設計引領兩者有效性融合
制度是促進德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學有效的教學與管理制度,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行為的科學有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實踐技能與知識,增強他們的綜合能力,最重要的是還能促進他們價值體系的有效性構建,使他們能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逐步具備科學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以,教師要想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班級德育管理中,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和道德水準,那么學校管理層和相關人員就必須在反復研討和學習的基礎上,深度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進而把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制度之中,在總結研究學校以往德育管理制度與理念的基礎上,勇于創新,開拓奮進,制訂出符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認知需求的德育工作細則,從而為班主任及其他教師開展德育工作明確職責,確定方法,進而促進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通過課堂教學引領兩者有效性融合
課堂教學不僅是中職學生獲得技能與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學生思想與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場所,更是德育與社會主義核心主義價值觀培養的有效性途徑之一。教師要想將學生培養成符合國家與人民需要的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素質優秀人才,就一定要注重課堂教學的開展與實施。
1.豐富教學內容,融入德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內容
在中職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德育以及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從學生日常學習內容中進行有效性滲透。讓學生在技能與知識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接觸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完成道德水平和思想意識的提升。例如在中職衛校的病理學中,教師在教學之初,可以先為學生引入SARS的相關事例,讓學生認識到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進而使他們在明確自己責任意識的基礎上,提升道德水準和思想品質,使其能夠具備正確、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創新教育方法,提升德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效果
在日常德育中,教學方法死板、教學內容單一是德育活動開展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要想科學地開展德育工作,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就一定要注重德育工作開展和學生培養的方式方法,進而在充分理解學生認知能力和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實施德育教學活動,進而增強德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例如在教授學生護理學中的外科護理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進行德育內容的滲透,從而讓學生在技能掌握與知識學習中接受德育,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在教學之初,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本學科的優秀代表人物,展現這些先進人物身上具備的高尚道德品質,使其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并在榜樣力量的推動下,完成心靈的提升以及思想的轉變。另外教師在進行德育知識融入中,選擇使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從而增強德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思想意識以及道德水準的提升。
(三)通過營造文化氛圍引領兩者有效性融合
除了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來促進德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增強學生培養效果以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學校、班級的文化氛圍以及組織各種相關教學活動這三個方面實現兩者有效性融合。
1.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一種隱性課程,校園文化直接影響學生的認知需求和思想道德意識,對學生良性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學校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和學校的校園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其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達到德育的目的。如學校可以在全體師生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通過“廣而告之”的方式讓學生深刻理解和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從而培養他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學校可以在主干道位置設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燈箱,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墻;在學校辦公室、學生自習教室以及公共場所比較適宜大家閱讀的地方張貼核心價值觀內容宣傳畫等來營造氛圍,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進行影響。
2.班級文化熏陶
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利用書法、美術等藝術手段來美化自己的教室,從而利用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有效影響。例如班主任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上墻,以此來對學生進行無形德育塑造,讓他們在追求卓越的班級精神文化指導下,具備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基本道德素質。
3.學校和教師的指導
學校和教師還可以組織各種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內容的課外活動,從而在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順利實現德育以及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如學校可以通過開展傳統經典文化進校園活動,利用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來浸潤和凈化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在活動中受到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通過引進優秀企業文化引領兩者有效性融合
校企合作是當代中職教育學生培養的有效方法之一。學校可以通過引進相關優秀企業文化,在實施企業頂崗實習與校內實訓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勞動紀律、職業道德規范以及創業精神的教育,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加深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如教師可以要求企業“師傅”以及企業文化負責人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職業指導,使其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道德觀,從而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思想意識的形成。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德育融合是一項重要的工程,其科學有效地開展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一定要積極研究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職班主任德育管理融合的模式,從而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有效性,讓學生能夠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素養。
參考文獻:
[1]管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7(25).
[2]劉雪松.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踐路徑探索[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1).
[3]何小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改革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7).
[4]朱景林.尋找公共德育與學科德育相結合的大學德育新路徑:以藝術類大學生德育為例[J].現代大學教育,2010(2).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