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李遂衛生院 李富迪)
糖尿病在全世界范圍的發病率較高,目前該病癥成人患病人數占比約為總人口的10%,在此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約占九成[1]。心血管事件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最多的原因,心血管事件引發患者死亡率約為55%~80%。而心血管事件是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對于低血糖及嚴重低血糖與心血管事件是否存在后續不良影響目前為止還有待探究。有報道認為,低血糖或可使得心血管事件升高;國際三大前瞻實驗組織則表明,并無直接證據證明低血糖可使得患者死亡率上升。所以,有的研究人員表示低血糖或嚴重低血糖可能是一個脆性預測指標,用以表示相關病情現狀和患者的循環功能消退,并不能成為心血管事件的直發原因。為此,我院為研究分析低血糖及嚴重低血糖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響,選取的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現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收納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使用相應分析計算模型,計算查爾斯合并指數以及平均變化值,從而對低血糖及嚴重低血糖與綜合健康關系進行評估;計算低血糖及嚴重低血糖對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影響。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曉同意。其中,患者男62例,女70例,年齡為55~83歲,平均年齡為(64.12±3.18)歲。所選患者糖尿病史為4.5年,對所選患者隨訪2.5年。
1.2 方法
1.2.1 以美國糖尿病協會相關診斷標準為基礎,患者經血糖診斷儀進行檢驗,當血糖水平低于55mg/dl時診斷為低血糖癥狀,以及沒有經血糖診斷儀進行檢驗的低血糖癥狀[2]。低血糖癥狀表現為:頭暈頭痛、心率不正、煩躁易怒、瀑汗、唇舌麻木等;而嚴重低血糖的血糖值低于36mg/dl,或者在患者在服用注射碳水化合物以及葡萄糖后血糖水平得以快速恢復。
1.2.2 查爾森合并癥指數是一種評分系統,包括19中普通疾病積分為基礎[3]。主要分為4個級別:患者表現為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圍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輕微肝臟病等為評分1級;患者表現為腫瘤、白血病、糖尿病器官損傷、淋巴瘤疾病、癱瘓等為評分2級;患者表現為重中度肝臟疾病為評分3級;患者表現為艾滋病以及惡性腫瘤發生轉移的為評分6級[4]。
以查爾森合并癥指數作為標準把患者的病史和新發現的癥狀進行編碼,利用查爾森合并指數將患者病史求和后的平均值作為參考依據進行比較。利用查爾森合并癥指數把新發現的癥狀設立間隔時間進行求和,從隨訪結果記錄中是使用協方差進行分析,對患者的健康情況做出評估。
1.3 統計學分析 將研究所得的最后數據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在數據處理過程中,t值用以檢驗計量資料,卡方用以檢驗計數資料,組間差異經P值判定,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我院研究人員對患者的隨訪調查期間,發現診斷為低血糖的為55例(41.6%),其中心血管事件發生為9例(16.4%),明顯較無低血糖患者(17.5%)低(P<0.05);而在嚴重低血糖且無心血管史的患者中,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為5例,高于無嚴重低血糖患者組。綜合結果說明,低血糖可使得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下降,同時使得血管重建和血管治療手術增加;查爾森合并指數呈遞增趨勢,表明并發癥事件也隨之增多[5]。上述結果顯示低血糖是慢性損害相應的心血管,且可以通過治療來進行控制。
我院為研究分析低血糖及嚴重低血糖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響,選取的患者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結果為:確診低血糖的患者為55例(41.6%),嚴重低血糖患者為16例(12.2%),低血糖患者明顯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P<0.05),平均查爾斯合并指數和呈上升趨勢;無心臟病史的嚴重低血糖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明顯升高(P<0.05),平均查爾斯合并指數和呈上升趨勢。
所以,無心臟病史的嚴重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事件更具聯系性,低血糖與心血管事件并無直接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