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陜西漢中支隊衛生隊 李 軍)
近些年來,全球呼吸系統疾病呈現高發態勢。呼吸系統疾病對于現代人而言是一種常見病。呼吸系統疾病的病變點主要集中在患者的氣管,支氣管和肺部,胸腔。呼吸系統疾病的病變患者輕則出現咳嗽,胸悶,胸痛等癥狀,重則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
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對于呼吸系統疾病的預防和診治措施手段提升,已經可以從生理學,免疫,藥理,超生等方面做出診斷,但呼吸系統疾病多屬于慢性病,治療起來需要一定的周期,可能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對于呼吸系統疾病應當本著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方針,盡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們所說的呼吸系統,通常是指人的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以及肺泡。呼吸系統長期暴露在外部環境當中,正常人每天大約呼吸一萬立升的空氣。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與我們的呼吸系統常年接觸外界的各種細菌,病毒,粉塵等有直接的關系,除此之外,人的內在機體因素也是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的誘因之一。綜合起來,呼吸系統疾病大致有以下幾個影響因素:
在諸多呼吸系統疾病中,呼吸道以及肺部的感染是主要成因。我國結核病患者位居全球第二,統計數據顯示,肺結核患者有五百多萬,這其中具有傳染性的大致是一百五十多萬。這些患者中,多大百分之十七的人感染了耐多藥的結核分枝桿菌,直到目前尚未找到科學的治愈方法。目前,抗生素的廣泛應用雖然有效降低了細菌性肺炎等病的死亡率,但其發病率未得到根本性的控制,老年患者的死亡率依然很高。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適宜的環境。近些年來,在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傳統發展理念引領下,我們的工農業生產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由此帶來的社會和環境問題卻日益突出。流行病學的調研數據顯示,呼吸系統疾病與外在環境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當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達到一定的門限時,人的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顯著提高。二氧化碳,粉塵,煤塵,棉絮等,都會導致我們身體的不適。這其中尤以工業污染的有害性最強,不少工業生產的煙塵排放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是誘發腫瘤的罪魁禍首。吸煙是小環境污染的重要源頭,吸煙者將大量的致癌物質和固體顆粒吸入肺部,他們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是非吸煙者的四倍左右。令人不樂觀的是,我國吸煙人數還呈遞增勢頭,煙草的消耗量位居世界第一。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生活質量總體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人類的壽命呈現穩步延長的趨勢。聯合國權威調查數據顯示,到2025年左右,全球六十歲以上的人口將占世界人口的14%左右,達到12億的規模。發達國家對于人口的老齡化問題重視較早,與之配套的老齡化醫療條件也非常成熟。但對于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而言,老齡化的社會必然會占據大量的醫療資源,加之呼吸系統疾病在老年人當中更加普遍,這就對呼吸系統疾病相關的醫療資源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
呼吸系統疾病的誘發有一個過程,因此,如何做好呼吸系統疾病的預防和監測工作是我們最應當重視的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自身的健康狀況越來越重視,但由于醫療知識的普及程度有限,很多人對于如何預防和監測呼吸系統疾病還較為生疏。一些無良廠商利用大眾的認識盲區,炒作一些莫須有的概念,一些所謂的高科技醫療產品一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要讓大眾真正有效的了解到呼吸系統疾病的預防措施和監測手段,我們的媒體應當在其中發揮領頭羊和主力軍的作用。我們要讓大眾熟悉科學的預防和監測手段,要讓大眾了解相關疾病的危害。
不可否認,當代社會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人們在這種節奏下會有明顯的壓迫感。如今,工作壓力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熱點問題,不但在醫學領域被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甚至被提升到了社會問題的高度。人在高壓狀態下,身體機能會發生微妙的變化。高壓之下人的免疫系統會變得脆弱,這就為病毒的入侵創造了條件。同時,現代人似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加班,熬夜等似乎成了家常便飯。這些因素導致現代人的身體素質普遍不高,抵抗力差,面對一些呼吸系統疾病毫無招架之力。
呼吸系統疾病對人們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會產生嚴重的影響。我們對于可能誘發呼吸系統疾病的因素要加以重視,強化宣傳效應,讓社會了解到相應的預防和監測措施,提高人們抵御呼吸系統疾病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