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正安縣人民醫院 王 娟)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導致腰腿疼痛常見病因,多選擇非手術保守治療,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本次研究觀察組行保守治療同時配合康復護理方式,取得理想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行保守治療的80例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80例研究對象經CT、X線片等檢查均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根據隨機數字法,將80創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28~68歲,平均(40.2±5.7)歲;病程 7天 ~20年,平均病程(11.5±4.8)年;根據腰椎間盤突出癥分型,15例為L3-L4間盤突出,25例為L3-L4間盤突出;根據發病原因分類,10例扭傷,12例負重,11彎腰時間過長,7例其它;觀察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29~68歲,平均(41.6±5.5)歲:病程 7天 ~20年,平均病程(12.0±4.5)年;根據腰椎間盤突出癥分型,16例為L3-L4間盤突出,24例為L4-L5間盤突出;根據發病原因分類,11例扭傷,11例負重,10彎腰時間過長,8例其它;兩組基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行保守治療,保持臥床休息,給予理療、針灸治療、按摩及腰椎牽引、藥物治療等保守治療方式,治療過程中配合護理措施,待患者癥狀好轉出院。其中對照組配合常規護理,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疾病發病原因、治療方案,對產生負面情緒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建立康復的信心,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觀察患者疼痛部位、體位變化等,滿足患者需求,營造良好的休息環境,指導患者多食用營養豐富、高纖維素類食物,避免發生便秘。
觀察組配合康復護理方式,護理人員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患者實施康復護理指導:①腰間盤突出癥會引起患者腰腿疼痛,而且病情容易反復發作,患者易產生負面情緒,使臨床治療受到很大影響。所以,護理人員對患者要加強腰椎間盤知識的普及,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發生、治療和預后,可以有效舒緩心理狀態,利于治療工作順利開展。②患者疼痛會影響正常休息,護理人員可以為患者播放輕音樂,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此利于患者睡眠,減輕疼痛。③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臥床休息要選擇硬板床厚褲子,才能避免體重對椎間益的壓力,減輕肌肉收縮力、椎間褚韌帶緊張力,以此減輕對椎間盤的擠壓力,避免椎間盤處于不負裁狀態下,利于椎間盤營養供應和靜脈回流,使髓核可以及時回納。④牽引護理。指導患者雙膝跪在床上,將臀部坐于足跟,以雙手置于膝前,通過臂上身帶動前神,警部努力后墜,鍛煉時間控制在Smin后休息,反復最煉4次后,能緩解惠者腰背肌肉癌率情況,還能幫助椎聞除增寬,增加患者椎間孔的面積,從而幫助突出物還納。對腰背肌的鍛煉可以歌俯臥位,雙腿交替朝背后伸,上身與兩腿朝背過伸星反馬狀,實際受煉次數要根據患者耐受程度而定。通過鍛煉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炎癥吸收,使惠者脊柱可以保持更穩定的狀態,利于臨床疼痛等癥狀消除。
根據相關標準把本次研究結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其中顯效指治療后腰椎疼痛好轉明顯,各項體征改善明顯;有效指治療后腰椎疼痛有所改善,各項體征有所好轉;無效指治療后各項生命體征未見改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以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P<0.05檢驗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觀察組總有效率100,對照組總有效率82.5%,觀察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
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時患者工作、生活等受到產重的影響。由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病程較長,容易反復發作,保守治療也存在很大局限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退行性病變、外力刺激等因素導致腰椎間盤纖維環發生松弛或者破裂,導致髓核突出,對腰、韌帶等神經根造成壓迫產生疼痛或肌肉萎縮、活動障礙等癥狀。
本次研究與他人研究相符。可見,腰椎間盤突出癥行保守治療過程中,配合康復護理方式具有重要作用,通過護理人員的理療、推拿、功能鍛煉等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利于患者及早康復出院。
總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配合臨床康復護理方式,可以明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效果理想,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