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 劉小燕)
對于醫院的感染來說,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特點,首先感染者需要在醫院的這個特點當中獲得感染,并且出現一些典型的臨床癥狀。在醫學領域當中,人們也把醫院改成稱之為醫院獲得性感染。無論是什么類型的感染來說,它都會存在一定的潛伏期,不會立即表現出相應的癥狀,因此患者如果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過程當中,不幸遇到了感染的情況,但是在出院之后再出現發病的現象,那么也會納入到醫院感染的范疇當中。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當前醫院也注重引進一些新型的技術,例如放射治療技術以及化學藥物技術等等,或者使用介入性治療的方式,都已經成為了臨床醫學當中常用的治療手段。這樣的一些治療方法,在醫院當中進行使用,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問題,最為典型的表現就是出現耐藥菌株,同時菌株的數量出現不斷的增長。
在本文的研究當中,選取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448名感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隨機平均分組。在研究組當中,有男性患者116名,女性患者108名,他們的年齡在3到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2歲,患者的住院時間為5到40天,平均住院天數是25.6天。在對照組當中,有男性患者119名,女性患者105名,他們的年齡在4到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1歲。全部的患者對于本次研究均知情,按照相關的規定簽署了知情告知書。
本次研究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盲目性控制感染,且沒有采取微生物檢驗。而研究組患者采取微生物檢驗方式,通過細菌鑒定與藥敏試驗來進行微生物的檢驗,并且通過檢驗結果來為患者選擇合理的藥物治療。在細菌鑒定、藥敏試驗以及操作檢驗當中,都會使用相對應的鑒定手段或者操作儀器來進行操作。超廣譜β-內酰胺酶在使用微生物分析儀進行檢驗期間,可以進行初步的篩查,同時開展確診方面的試驗,在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可以選擇專家系統作為初步篩選的提示。結合微生物檢驗的具體結果,對患者進行合理、針對的用藥治療。
在患者的感染嚴重程度方面,研究組患者的感染嚴重程度明顯要輕于對照組的患者(P<0.05),并且二者之間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感染的控制情況方面,研究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高達89.29%,而對照組僅為78.57%,研究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P<0.05),二者之間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有83名患者的感染情況出現了消失,但是對照組感染情況消失的僅有52人。在有效控制方面,研究組的有效控制為117人,而對照組僅為124人,也就是說研究組中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為24人,對照組中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有48人。
醫學界當中對于微生物檢驗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而微生物檢驗對于臨床感染的診斷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依據。在臨床當中,使用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最首要問題就是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手段,避免患者身體出現抗生素濫用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醫護人員需全面掌握抗生素在藥物方面的確切使用信息,同時在合理的操作情況之下,對患者開展疾病方面的治療。對于醫院感染來說,感染現象的發生會涉及到三方面的環節,首先有易感染的人群,其次是傳播源傳播和傳播源。只有對這三個重要的環節進行處理,才能夠有效的防治醫院感染現象的發生。對于微生物檢驗來說,它本身和這三個環節之間就存在著一些緊密性的聯系。也正是由于在這種因素的作用之下,在對醫院感染進行控制的過程當中,使用抗生素也成了比較常用的一種治療操作手段。
導致醫院感染發生率增高原因是十分多樣化的,除了受到免疫抑制劑以及抗菌藥物濫用的影響之外,在醫院當中所使用的放射治療技術和手段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通過微生物檢驗工作的開展,能夠為臨床的治療工作提供一些準確的病原體診斷方面的一致,同時也能夠充分借助微生物檢驗工作的開展,及時提供相應的診斷信息。通過訓練的一種手段和方式,能夠讓臨床的醫生充分根據檢驗的結果,明確患者出現感染的原因,同時針對不同因素所導致的感染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合理的控制和治療方案。正是從這樣的出發點出發,在醫院感染當中,應用微生物檢驗具有比較理想的現實意義,同時也值得在臨床醫學當中進行全方面的推廣。